淮海战役国军营长王世江如何结局?

如题所述

淮海战役营长王世江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卢沟桥事变的见证人。
国民革命军第29军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中唯一一个军区指挥官。后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牡丹江军司令。

淮海战役背景

1948年下半年,国内形势对国民军越来越不利。 

8月初,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军事审查会议,提出了稳定东北,寻求华北地区整合,阻止西北扩张,加强华东地区发展的战略。

从下半年开始,国民军开始实施关键防御,重型军队坚持战略要点,编制了强大的机动部队,使共产党人在战略要点上“不输”,和“咀嚼”增援。

扩展资料

战争结果

此次战役,战略之失败多于战术,战术之失败多于战斗。主要有:对进退大计,迟疑不决,结果临时应战,而不是有计划、有准备的会战,以致形成兵力、态势上的劣势;顾虑长江与淮河防务,结果处处顾虑,处处薄弱,以致分散了兵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海战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18
淮海战役上败双方都有不少的胜败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大会战中的协同与配合,各位请看:
国民党在大陆的败亡,真正决定性的还是淮海会战上惨重失败,国民党虽然输掉了辽沈会战和平津会战,但只要能在淮海战役中获胜,基本还能够维持江南半壁江山,淮海之战的失败则注定了它在中国大陆的彻底溃败,所以,淮海战役应该称得上国共内战决战中的决战。
在这场决定双方命运的最大战役里,国军进入该战场有8个兵团和大批地方和特种部队(国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人民解放军进入该战场的是最能作战的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参战部队达60万人),以及大批地方武装和数已百万计的支前民兵,国共双方都极尽全力拚博,历史已作了定论:历时65天、国军失败了,被歼兵团5个,被歼部队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这样一场大战,胜与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民解放军参战将士团结一心、合力死拚、配合协同极为到位是取胜根本;而国军参战将士分心、各自死拚、配合协同被打乱效果极差是其失败的根源。
双方的统帅高层,都可以用一句概括,“都没有想到”。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团的人们都说是这一仗一锅夹生饭,硬是我军一口一口地吃掉了(换言之就是没有想到有这么大、而且也能吃下去),充分证明此战事之前没有进行如此规模大打的计划和一场吃掉对方如此多的能力,中共的军事思想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仗”,由于淮海战役前人民解放军还没有达到优势兵力,自然也就没这样大的打算。在mm的 著作里“淮海战役总方针”一文里,也只是提到的第一阶段打法设想,第二阶段如何打根本没有方略,也说明没有想到。
而蒋介石为首的国军高层更是没有想到,他们也在进行布置调整,将连云港海洲一线的44军编入黄百韬兵团并放弃这一线,就是调整兵力,组成徐州国军战略防线的右翼,但还未完成,就被共军包围歼打。
蒋公虽然也还是想到了此战很大,但无论如何也想不会仗会打到如此的规模,从国军逐渐增添部队投入战场的态势看,中国国民党一方根本上没有想到此战的规模会大到如此的程度。直到大战已经开始,国军在这一极为重要战略区的军事指挥核心还未有效形成,刘峙无此能、杜聿明为付职(虽有一定能耐)但资格不够、且在东北有败绩,难以在南线的国军精锐部队的官长前发号施令;国军里有此能的白崇禧上将一说要出任指挥一职、但又时儿反悔不来,最后,只蒋公自已亲自统督全局。蒋介石是国民党全局的首脑、在一个战场里的应变应战的能力是不高的。
再说说双方参战的部队。淮海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国共两军伤亡最大、战斗最为残酷的一个。
国民革命军在淮海战役上拼得最狠的一仗,超过那两大战役。整个战役中虽然也有个别部队的成建制叛变,但至多也只是军一级,而且还基本都是杂牌部队,基本上所有参战的蒋介石嫡系部队都战斗到了最后,即使在战局最不利的情况下,也没有出现辽沈战役中的长春郑洞国部、沈阳周福成部成兵团建制的缴械投降的情况,而平津战役中傅作义守北平,一次性就不战而降二十五多万。 国民革命军在淮海一战中有两个兵团司令官战死(2兵团司令邱清泉、7兵团司令黄伯滔),军长、师长以下战死者数十计(部队死伤达30多万人),其作战的坚决程度是整个国共内战中绝无仅有的。
人民解放军方面为了胜利也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淮海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伤亡最大的一个,其伤亡人数比其他两个战役(辽沈死伤6万多、平津死伤3万多)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达到惊人的14多万人)。
而双方在战区里的战场总指挥,人民解放军一方成立了总前委,人民解放军中最优秀军事领导人刘伯承陈毅粟裕等都在其中,指挥系统强大有力,战役战术措施整合有力,各方的配合协同发挥了巨大、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而国军一方则指挥系统迟缓无力,配合协调作用力太小,虽空军奋勇参战,但各部始终无法强大合力,形成各部拚死争斗无法有效配合,失败的命运无法避免。
该会战的第一阶段,是最紧张、最能体现双方部队的战斗意志和配合水平的。在国民党军中的何基沣、张克侠两将军即将率部在台儿庄、贾汪地区起义后,华东野战军部队通过其防区迅速切断黄百韬兵团的退路,黄百韬兵团拚命抵抗,奋力死战,而邱清泉、李弥、两大国军兵团从徐州向东出援,华东野战军在以主力打黄百韬的同时,必须要以有力部队将援敌阻隔开,面临国军巨大的夹击危险,而黄维兵团奔驰来援,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也在蚌埠向北增援,形势对人民解放军很是不利。而中原野战军全力从徐州的西边(即徐州的左翼战线)发起凶狠猛烈攻击,以一部支援在蚌埠阻击前线抵挡李、刘两兵团北进的华野部队,又要以一部抵阻黄维兵团快速推进,并以主力猛攻张公店、和陇海线的开封至徐州段铁路沿线威逼徐州,迫使国军调防守战略枢纽宿县地区的孙元良兵团增防徐州,而中野部队则趁势强攻占领了国军的战略枢纽宿县,将国军的战略配合一举打乱,把国军一下子逼入死胡同(分成几大块,形不成合力),扼杀到淮海国军的命门上,各支参战的解放军部队的战术配合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显示了人民解放军在总前委的领导指挥下发挥了极高的作战能力和协同能力。
而国军在则从开始黄百韬兵团被围时,采取的救援措施也不错:分进合击,以徐州的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向东救援黄百韬兵团,并以孙元良兵团进防徐州,以黄维的机械化兵团中间突援,以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从蚌埠向北增援攻击支援黄维和支援徐州,其整体作战态势很是不错,有变被动为主动趋势。
但是,国军的战场指挥和配合协同却很有问题,向东救援的邱、李两兵团作战未尽全力,其救援国军的尾部紧挨着徐州,不敢大胆地全力向东攻击;而从蚌埠向北增援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也未全力北攻,致使国军救援战略无法形成合力,只有中间突击支援的黄维兵团强攻到了宿县附近,形成对中原野战军的强大压力,并形成了逼近徐州的态势,使华野的粟裕将军感到十分紧张。
实际上仅凭黄维的国军12兵团的力量是不可能突破中原野战军防线而进抵徐州,但黄维兵团勇猛进攻却达到了一个重要战略目的:逼使中野部队全力阻击应战而再也不能从西边威逼徐州,使得杜聿明有可能动用邱、李和孙元良等三个兵团全力东援黄百韬兵团。
但国军的少壮派名将杜聿明却未能这样作,失去了极为难得的机会,若国军这样作,就可能救出黄百韬兵团,改写失败命运。由于国军东援部队担心从徐州西边来的军事压力,始终未能向东发起强有力的攻击、无法突破华东野战军的阻击,最后眼睁睁地看着黄百韬战死。 --未尽全力救援、使黄百韬兵团被歼,这就是国军在这个会战中的第一个败点。又由于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也未全力从蚌埠向北增援攻击、以支援黄维兵团与黄维会合,就使得黄维兵团成为孤军,若黄百韬兵团一旦被歼,黄维兵团极容易被打被包围。这是国军在这个会战中的第二个败点。
后来的情况果真如此,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歼灭了黄百韬兵团后,立即全力发起了对黄维兵团的围歼攻击,黄维兵团果然被中原野战军包围。
从很多当时相关人物的回忆录上都可以看到,黄维兵团被围死,是黄维自己一手造成的,本来在中野部队包围黄维兵团的初期,四面包围黄维的强力包围圈阵地未形成,以黄维兵团的能力,全力死拚突围是做得到的,但黄维听信风水迷算,认为双堆集好,坚守不走,要等别国军的部队来向他靠拢来救他,作为一个统率12万精锐机械国军部队的军事主官,竟是如此拿国家大事和部队将士的生命开玩笑,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而且黄维兵团在强力突围时,北方的杜聿明集团和而从蚌埠向北增援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几乎没有什么象样的协同配合,黄维兵团怎么能够突得出去呢?
人民解放军在该会战的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不同,那就是互换了角色,第一阶段是华东野战军主攻,中原野战军全力配合协同阻击、箝制,分几个方向扼杀国军,起到了极为关键战略配合作用;而第二阶段则是中原野战军主攻,华东野战军全力配合协同阻击、分割包围国军,同样起到了决定性的战略配合协同作用。在这两个阶段的角色转换中,总前委五大领导作用巨大,建立了不朽功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28
淮海战役国军营长王世江在1938年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王世江是卢沟桥事变的亲历者,是唯一一位从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士兵,又到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任职到军区司令的人物。王世江后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牡丹江军分区的司令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6-28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810457044787945812.html
这里解答的非常详细,没必要再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