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先育己,家长你做到了吗?

如题所述

虽然,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是,我们能够生活在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家,处在和平的年代,这真的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小编在给咱《母婴和育儿》公众号找资料时,经常看到一些很可怕的新闻:在落后的非洲,少女要承受着割礼这个非人的习俗;在可怕的印度,25个月大婴儿被强奸,竟被指责是婴儿穿着过于暴露……虽然,我们的生活也都还不容易,要为柴米油盐的生计而奔波,要为养娃带娃而伤透脑筋,可相比于非洲,相比于印度,我们还是很幸福的。

  而且,我们的国家还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国度。前几日,在成都地铁2号线上,一个小男孩先是主动给带宝宝的阿姨让座,之后妈妈说好困,靠着挡板休息,小男孩就过来用手为妈妈垫着,还帮妈妈背包。

  

  小男孩的暖心举动,在网络上爆红了。事后,小男孩的母亲说:“娃娃成绩好不如品德好就行啦。”她还向记者表示:孩子还小,不想曝光太多,而且孩子因为此事,获得了他学校老师的表扬、获得了同学的赞扬、获得了家里亲戚朋友的称赞,对于他来讲已经够了,谢谢大家关心。

  网友们纷纷展开了讨论,大部分人的看法是: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的,爸爸肯定也这么对妈妈的,在充满爱的家庭里成长都孩子都会有爱和暖心。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每一个孩子的模样,都是原生家庭的教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有着强大的潜移默化作用,你怎么教孩子的,孩子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每个孩子到这个世界上,最初不过如一台复印机,父母给他是什么样的样式,他就是以样式呈现给这个世界。

  就像每个人拿筷子的姿势大都都跟自己的父母一致一样,年幼的孩子由于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着最亲近的父母,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们的一举一动。

  因此,你在孩子面前呈现的是好的一面,那么孩子也得到好的效仿,如果你呈现的是坏的一面,那么孩子将得到的是坏的效仿,而这些坏的效仿一旦形成习惯,再像改过来就是难的了。

  有的人在小时候怨恨自己有个脾气暴躁的父母,动不动就拳打脚踢。可当自己也为人父母,却发现自己在无意识中也成了脾气暴躁的父母;有的人小时候对父母的小心眼耿耿于怀,可当自己长大后,却发现自己会不自觉地喜欢贪小便宜;有的人小时候很伤心父母对自己的不管不顾,可现在却自己成了宁愿刷手机,也不愿意陪孩子游戏的家长……

  托尔斯泰曾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便是:

  你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长成什么样。

  诚然,凡事没有绝对。我们也不时在新闻app里头,看到有这样那样的励志故事:《父母吸毒双亡,她却成了哈佛大学的一员》、《9岁男孩卖唱养家 汪峰捐助》、《父母突然离世 孤儿捡破烂为父还债》……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或许正能量满满,却没有父母来做很好的榜样。可是,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新闻的主角,能得到我们的关注,正是因为,这样的人实在太少太少了!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不看那些极端的例子,站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你能给予孩子的,就是:育人先育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6
作为家长确实应当育人先育己,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才能影响孩子,才能够教育出更优秀的孩子,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2个回答  2020-05-26
我觉得家长就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我觉得我是做到了的,因为我觉得我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妈妈
第3个回答  2020-05-26
是的,想要教育孩子一定要做好自己,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很好的榜样。
第4个回答  2020-05-26
没做到,没有足够的耐心对待孩子的学习,自己的修为还不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