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952年院系调整的时候南开大学没有太大动作?

如题所述

因为南开大学教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的工学院并入天津大学。

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并入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NKU),简称“南开”,是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的综合性大学,正式成立于1919年。南开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入选首批“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被誉为“学府北辰”。 1937年,南开大学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湖南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迁往云南昆明,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1946年,回天津复校并改为国立。1949年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之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光荣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正在向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03
复旦大学当然是最受益的学校之一。从解放前一所上海滩的野鸡大学(实事求是,并没有褒贬)一跃成为名牌大学。其实还有人大和解放后成立大部分工科大学,如北航,哈工大,哈工程,中科大等等。

清华大学等后来的工科大学有进有出,虽然剥离了文科,但并入了工科,综合实力有增无减。

受损最大的是一些老牌院校,如中大武大厦大南大浙大,号称是院系调整中的“五大母校”,工科基本被剥离,文商管法医各科也大大受损,尤其是厦大,纯粹的有出无进。

其他老牌大学如河南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大学重庆大学更是一蹶不振,至于各个教会大学和私立大学,如岭南燕京圣约翰东吴等等,更是已经成为历史名词......

【资料】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全宗
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全宗
一、中国共产党建政初期对高等院校的接管
二、按照“苏联模式”实施院系调整
三、院系调整及“苏联模式”的长期后果
【注释】

1952年6月至9月[1],中国政府大规模调整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把民国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了服务于集权体制的“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系。这些措施虽然能缓解当时的技术人才短缺,但也对20世纪后半期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社会进步产生了不利影响,使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走了很长的弯路。目前,中国虽然正试图通过增设院系与合并院校来重新改造这种“苏联式”高等教育系统,但并未反思50年前高校院系调整政策的深刻教训。本文试图分析1952年院系调整的缘起、过程与后果,以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之镜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