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十四岁有自残行为,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帮助她

如题所述

女儿十四岁有自残行为,作为家长应该通过: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心态理智对待、态度温和禁忌体罚、预知疏导这些方式来进行帮助。详细介绍如下:

1、及时发现问题:行为也是沟通表达的一种,当无语言的自闭症孩子表现出暴力或自残行为时,作为家长最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责备、惩罚孩子。而是要第一时间弄清楚其此类行为发生的原因。

2、调整心态理智对待:当自闭症孩子发生暴力、自残行为时,作为家长,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因愤怒而责骂孩子,应当理智并有耐心的去处理。

3、态度温和禁忌体罚:处理自闭症孩子暴力、自残行为时家长的态度要尽量温和,切忌一定不能把孩子独自关进一个房间,不理睬孩子。

4、预知疏导:针对同一性固定行为,如果能事先预知,可以减少他面对固定行为突然被打扰时所引起的不安和情绪行为反应,可以减少暴力行为的出现。

注意事项:

1、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对自闭症孩子的惩罚措施一定要合理并且有节制。

2、孩子还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来表达自己需求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善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多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想想,或许问题很容易解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1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情绪躁动,更喜欢别人多注意她。
到了青春期,受身体内激素分泌的影响,女孩的身心处于急速成长变化的矛盾状态里,导致性格变得更加敏感、暴躁、自闭,如果我们不够耐心、不够尊重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觉得特别孤独、无助,有的孩子就会以过激、不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当然,如果我们充分地尊重孩子,满足孩子心理上的需要,那么,孩子就能以积极的态度化解心中的矛盾,形成与自己个性特点相一致的自我认识,达到身心和谐。
要想尊重孩子,我们先要了解孩子。青春期孩子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青春期孩子是个矛盾体,最大的矛盾就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斗争。因为身体的快速成长,他们有了成人的感觉,也渴望大人把他们当作成人看,但是由于心理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他们的依赖性还比较强。所以,当大人真的把他们当独立的人看了,他们又承受不了,又渴望被父母呵护。
其次,就是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矛盾。他们渴望交往,希望在群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他们又十分闭锁、含蓄、内隐,心理活动开始走向自己的内部世界,加之独立性与自尊心的相应发展,便失去了儿童时期的外露、直爽、单纯、天真,出现了心理活动的闭锁性。闭锁心理出现后,他们不再轻易向别人吐露真情,交往中要求较高,选择条件苛刻。因此,他们不仅与父母、老师之间不易达到心灵相通,在同辈人中也不易找到可以产生心灵共鸣的知音。所以,他们常常会感到不被别人理解,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化的要求,他们又强烈地想与人交往,不仅想交往得多,还想交往得深,想得到理解,想向能理解自己的人敞开心扉。这一矛盾常常不被人理解,甚至他们自己也不能理解,因而情绪常常不能平静,个别人甚至发展为性情孤僻。
再次,性道德与性渴望的矛盾。由于体内激素开始大量分泌,女孩的身体有了变化,每个月要来月经,她们会因为不知道痛经是怎么回事而恐惧。因为乳房发育,她们又会担心校外活动的时候、上体育课的时候会有尴尬的情况发生。
这个时候的孩子有了青春的萌动和好奇,她们渴望了解性、渴望接触异性,但是受到道德意识的限制,又不得不压抑自己。
最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个阶段正是做梦的季节,女孩对未来会有各种各样的梦想,但是,她们的梦想可能受外部环境影响比较多,比较浮华、时髦,而脱离了自身的实际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客观评价。当她们察觉到自己的梦想不容易实现的时候,就会有自卑感,觉得现实世界太残酷。可以说,在女孩了解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未来要有什么样的人生之前,都会被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折磨着。
第2个回答  2017-05-21
你们可能给他了什么压力,或者会恐惧,有可能不是你们给的,你们要打开他的这个压力和恐惧的结,之后如果还是不行,哎,看看心理医生吧。
第3个回答  2021-04-01

第4个回答  2020-06-16
对她表示出一些温暖的举动 关心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