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传说50字

如题所述

清明节的传说:春秋时期,晋文公落难时,又饿又累晕倒。情急之时,臣子介子推割下大腿肉煮汤喂他。后误会被烧死。晋文公将这天定为清明节。

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虽与介子推有关,但寒食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周礼》中有明确记载。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

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

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汉代的寒食节,很多地方要禁火一个月。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1

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

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清明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扩展资料: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13
第3个回答  2018-04-05
京津冀好看
第4个回答  2019-04-05
第二年,重耳带领群臣去绵山祭奠,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身穿素服,登山致哀。重耳来到坟前,发现那棵柳树复活了。重耳望着这棵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他恭敬地折下一根柳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还把那棵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名为“清明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