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小知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2
1.节气农事常识:为什么说大雪兆丰年
“大雪兆丰年”是一句流传很广的农谚,意思是说冬天下几场大雪,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

为什么呢?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是保暖土壤,积水利田。

“大雪兆丰年”在于积雪层对越冬作物的防冻保暖作用。冬季天气冷,下的雪往往不易融化,盖在土壤上的雪是比较松软的,里面藏了许多不流动的空气,空气是不传热的,大雪可以防止土壤中的热量向外散发,又可阻止外界冷空气的侵入。

这样就像给庄稼盖了一条棉被,外面天气再冷,下面的温度也不会降得很低。等到寒潮过去以后,天气渐渐回暖,雪慢慢融化,这样,非但保住了庄稼不受冻害,而且雪融下去的水留在土壤里,给庄稼积蓄了很多水,对春耕播种以及庄稼的生长发育都很有利。

其二是为土壤增添肥料。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

据观测,如果1升雨水中能含1.5毫克的氮化物,那么1升雪中所含的氮化物能达7.5毫克。在融雪时,这些氮化物被融雪水带到土壤中,成为最好的肥料。

这就是大雪的增墒肥田作用。 其三是冻死害虫。

雪盖在土壤上起了保温作用,这对钻到地下过冬的害虫暂时有利。但化雪的时候,要从土壤中吸收许多热量,这时土壤会突然变得非常寒冷,温度降低许多,害虫就会冻死。
2.求几条农谚及其物候知识
一、农谚的起源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

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等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见之于明末的《天工开物》;“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见之于16世纪初的《便民图纂》;“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等见之于14世纪初的《田家五行》;“若要麦,见三白”,“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见之于8世纪初唐朝的《朝野佥载》;“欲知五谷,但视五木”,“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见之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古书中引用的农谚,还往往冠以“谚云”或“古人云”字样,说明被引用的该句农谚起源更早,到底早在何时,就不一定都能在文献上找到。

至少目前所知,有些农谚可以远溯至数千年前,如浙江农谚:“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一句,同样见之于西汉(公元前1世纪桓宽的《盐铁论》轻重第十四:“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骤雨不终日,飓风不终朝”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相似。

由于农谚的来源可以不断地追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谚的起源是与农业起源一致的。而农业的起源远早于文字记载,所以农谚的起源也一定在有文字以前了。

如果说,音乐、舞蹈、歌谣都起源于劳动,那么,农谚实在是农业劳动中从歌谣分化出来的一支重要分支。歌谣与农谚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倾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即着重社会关系方面的;而农谚则描写劳动人民与自然斗争,即着重生产方面的。

这种区分是后来逐渐发展的结果,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截然划分的界限。因为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的音律和谐,合辙押韵,形式动人,富有生活气息,也难与歌谣截然划分。

古代农业社会更是如此。例如《诗经》的“七月”、“甫田”、“大田”、“臣工”等等,既是歌唱农事操作的,又是农民抒发感情的。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谚才从歌谣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同时,属于纯粹生产经验的农谚,也不断增加、丰富起来,成为指导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编辑本段]二、农谚在生产上的作用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例如,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同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在指导播种期方面,有许多反映物候学的谚语,如“梨花白,种大豆”;“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以及“青蛙叫,落谷子”等等。

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等。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能掌握适时播种。

另外如“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等谚语,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如果我们把作物生产的全部过程分成几个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农谚。

例如水稻从播种起,选用良种有“种好稻好,娘好囡好”等;培育壮秧有“秧好半年稻”等;插秧技术有“会插不会插,看你两只脚”,“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等,施肥有“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中间轻,两头重”等;田间管理有“处暑根头摸,一把烂泥一把谷”等等。拿水稻一项来说,浙江就有500条左右农谚。

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像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手册一样,曾经起过很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老农民中都还保留有这种习惯。

1959年我们在丽水县向一位老农了解当地播种粟的经验,他就举出“红粟头上一枚针,只怕浅来不怕深”的农谚,并且拿粟和芝麻相比,说:“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我们在平阳县总结当地种植龙爪稷(当地称粟)的经验时,农民又举出“稻倒收一半,麦倒没得看,粟倒一箩收箩半”的农谚,说明龙爪稷的特点是不怕倒伏。

诸如此类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足以证明农谚对指导农业生产起着很大的作用。 [编辑本段]三、农谚内容的特点 【农谚内容概述】 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

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

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解放前费洁心所收集的《中国农谚》,是由时令、气象、作物、。
3.一年四季的农事有哪些
1、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翻松田土,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一般在春季新年后。2、施肥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

一般在耕地之后进行施肥。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培肥地力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合理和科学施肥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3、播种播撒种子,播种要及时,才会有好收成。 一般农作物都是在春天播种,在土地翻松、施肥之后,播撒种子种植好农作物,细心管理,到收获的时候就会大丰收,有好收成。

4、田间管理指大田生产中,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栽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管理措施的总称。即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的劳动过程。

种好农作物后,要对农作物进行护理管理,包括除草、防倒伏、喷洒农药、病虫害防治、防寒、防冻、防旱、浇水、防涝、排灌等一系列管理方法,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作物生长发育的特征 ,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秋收指秋季收获农作物。

秋收作物是当年春夏和夏秋播种当年秋季收获的作物,主要是稻谷、玉米、棉花、烟叶、芝麻等。秋收时节一般在农历秋分前后。
4.关于节气都有哪些小知识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搜索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5.春天农事有哪些二年级
春天的农事活动主要有:耕地、播种,施肥,除草,浇水,育苗,插秧,等等。

春天里是农民们最为忙碌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他们要为一年能够有好的收成做好准备。这个时候农民不仅要把种子植入土里,而且在这之前要把地翻好,这样更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有些农作物的必须要提前培育好苗,这样才能保证种出来农作物的有好的质量。

然而想长出好的农作物土地必须要有养分,这个季节很多农户就会往地里送农家肥,大多送的都是鸡、鸭、鹅、牛粪等以保证土地的营养充足。春季里能够看到很多整修河道的人,夏季是雨水频发的季节,所以在夏季来临之前,必须要整修河道以保证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
6.农谚所包含的物候学知识
物候谚语

蚯蚓路上爬,出门要赤脚。

蚱蜢扑脸,大雨不远。

泥鳅疯癫,大风暴雨在眼前。

蜘蛛添丝天放晴,蜘蛛结网大风起。

久雨鸟鸣,天空会转晴。

腊梅花向下开,大风卷雪登门来。

燕低飞,披蓑衣。

蚂蚁搬家,蛇过道,不久雨就到。

蜻蜓高,晒得焦,晴蜓低,带蓑衣。

蚂蝗不安,预兆有雨,泥鳅暴跳,雷雨快到。

水缸穿裙,大雨将临。

盐缸还潮,大雨将到。

蚊子成群嗡嗡叫,大雨就要到。

烟不出屋,滴滴笃笃。

雨后知了叫,晴天便到。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16岁时,写了一苜脍炙人口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又吹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开头两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

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

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着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

郭沫若《玉兰和红杏》一诗,朴实无涩,也是写物候南北差异: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天,你才到了京华。

物候不但有纬度、经度和高度的差异,而且还有古今差异。在周代的黄河流域,梅树无处不有,在《诗经》中多次咏到梅,到了两晋南北朝的寒冷时期,梅树在那里消失了。

隋唐以后气候转暖,梅树又重新走进入黄河流域,唐代诗人元稹《和乐天秋题曲江诗》咏梅,说明当时长安南郊的曲江池还种有梅花,到了宋代,梅树又在关中消失,苏轼曾为此叹惜过,他在一首咏杏花诗中有"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
7.有哪些农事谚语
1,麦吃三月雨,还得二月下。

2,枣芽发,种棉花。3,三月清明榆不名.二月清明老了榆。

(榆:指榆钱)4,春雨来得早,粮食吃不了。5,一年两头春,带角贵似金。

6,春雨贵如油,有雨人不愁。7,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8,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以后刨红薯。9,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10,小满耩花(棉花),十年九瞎。11,四月芒种前熟麦,五月芒种麦不熟。

12,五月端午雨生虫.六月六日雨灭灾。13,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14,夜里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15,交了六月节,龙王不得歇。

16,七月十三,枣红半边。17,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个净。

18,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19,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

20,锄头扒得勤,棉花白如银。21,深耕加一寸,顶上一茬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