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的一段话

如题所述

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的一段话如下:

1、下半场比赛开始了,看球吧。人生如球,怎么滚都会滚到终点。

2、如果说40年代的那些作家还存在一个把野猪驯化成家猪的过程,那么现在的一些作家生下来就生活在猪圈里,而不是野猪林。投机和拍马已变成了本能。

3、我一直认为,只要什么东西放到听证会上,这事基本上就算定了——这是一个不可以讨论的问题。

4、问题是,从来人们就没有耐心去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

5、信息时代人们捆绑得更紧密了,让本来无关的人都联系在了一起,但是心里的屏障却越来越厚了。以前不认识你,就当这世界上没有你。现在我认识了你,就当这世界上多了一个更不认识的你。

6、这个社会让我们活的挺无奈的。原来以为他们的“脸皮”就是一毫米厚,现在发现是三厘米厚,已经到了“刀枪不入”的地步,所以我也不再去“扎”他们了。

7、每个人对他人的理解和解释最终都会变成马赛克中的一块,它越多越清晰,但永远不会变成最真实的一个具象。

8、有时候人并没有立场,只是因为别人有了立场,自己才有了反立场。

9、从医学的角度看,所谓幼稚,就是既憋不住尿又憋不住话;所谓不够成熟,就是能憋得住尿,却憋不住话;所谓成熟,就是既憋得住尿,又憋得住话;所谓衰老,就是只憋得住话,却憋不住尿。

10、从来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误解,这个误解来自人们都习惯先入为主凭借自己的经验去判断。

11、一个人采取什么样的抗议方式,完全取决于他的性格,而不是他的权利。比如有人抗议于丹的方式很温和,那也只能说明这个人颇知孔孟之道,算是个知书达礼的人,用T恤衫上“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方式抗议。

12、我从来就不通过文字去判断人,因为我是写字的,文字的欺骗性太大。而且现在是一个做事不过脑子的年代,人们都喜欢下结论或作分析。

13、当一个人创作的时候,他的思维方式与平常和另外一个人交流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人创作作品时和生活中的气质一模一样了,我觉得这反而有点不正常。

14、知识有时候带给人的不是智慧,而是让人习惯并坚信对一种共性东西的认同。而人们有时候太相信知识和经验了。

15、情人节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变得越来越忽视感情了,都憋着在这一天赎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