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企上班的你迷茫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8
国企上班,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绝望。最让你绝望的不是薪酬、不是人际关系,而是晋升无望。国企最喜欢提的就是: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可是,事业留人就难以做到,主要有两个绝望:

一是国企职位实行职数化管理。比如,一家国企1000人,给你核定50个中层职数,多一个都不行的,那是严重违规,超职数配备干部。职数化管理本意是好的,但是别忘了这个管理两头堵。国企人员不流动,更不能“下去”,关系户又多,都在抢固定的职数,他们占满了坑,不到退休就不给你腾出来位置,你再有本事也活活憋死。

二是职数化管理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职数固定,老同志不退休,就没有空缺职位,那么,中青年只能活活地憋死。于是,又搞年轻化。搞年轻化也是对的,但是搞一刀切就让一部分群体寒心了。比如说,有些国企让中层人员55岁就退二线,这部分人怨声载道,正是年富力强、家庭负担小的时候,让他回家养鱼去。55岁退二线,要提拔年轻人,就搞层层递减。45岁以上原则就不再提拔为中层副职,35岁以上原则不再提拔为基层副职。所以,出现了很多年龄绝望现象,高层职位49岁现象,中层职位44岁现象,基层职位39岁现象,甚至蔓延到34岁现象。也就是说,你34岁没有提到基层副职岗位,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末班车开走了,你再有本事再努力,也不会上车了。为什么说,有些人一眼就望到头了,就是这个意思。

前不久,一家国企推荐后备人员,明确规定45岁以上的基层正职就没有资格推荐为中层副职的后备资格了。这批45岁以上的基层正职非常绝望,离退休还有15年,就宣布的职业生涯“死亡”,比 社会 性死亡还狠,就明确告诉你,你超龄了,不要再指望提拔了。结果呢,年轻人上位之后,都在管理他们的老上司,你们45岁以上的人绝望不绝望。

三是年轻化也走向了一个阶段。有些国企强制性规定,34岁提拔基层正职,39岁提拔中层副职,层层优化年轻结构。好了,他们不想象一下未来。35岁提拔为中层副职,39岁提拔为中层正职,他们要坐在一个位置上20年之久,堵住了30岁这批人的晋升之路,把30岁的人熬到55岁,他们退休时,这批30岁的人也55岁了,失去了晋升资格。活活了错了一代有一代的人。这种晋升的绝望才是最寒心的。

相对来说,私企民企就没有这种困扰,一是人员流动性大,很多人在35岁之前就能达到中层职位。二是没有职数限制,只要公司发展,晋升机会多多。三是职位与薪酬可以挂钩,也可以不挂钩,比如,技术专家收入比部门管理人员要高,销售人员的收入比管理人员要高,等等。让人感到付出与回报是对等的。国企里的绝望是,付出与回报不对等,个人发展是中心化的,你的命运掌握在上司这个中心化的手里,掌握在一堆一堆的内部土政策的手里。

七十年代初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当个兵怕打仗,当个干部怕下放;当个工人最稳当。那个年代,讲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工人最吃香。工人里面又分为几个挡次:部级国营企业;地方国营企业;大集体企业和小集体单位;工资待遇也不一样,同样的级别相差几块钱。仅管在国企工作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工作紧张有序,大家都很满足,工资不高几十块钱,住房费用一两块钱,八年工龄看病不要钱,人与人之间,干部与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小;在国企工作的确有一种主人的感觉。大家都自觉的工作着,共同维护着企业的荣誉;没有奖金,没有红利,唱着红歌,念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出万难,去争取胜利!没有完不成的任务,人人都有一颗为企业献身,为企业干一辈子的誓言和精神。那里还有什么迷茫?

虽然那个时候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什么东西都凭证凭票购买;但人的思想没有现在人那么复杂,险恶。真正工人阶级主人感受的时代,所以过来的人都十分怀念那个时代。

社会 主义生产力, 社会 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 主义经济基础, 社会 主义上层建筑。应深刻研究,要不然会迷茫下去!

这个问题出的很好,许多人都是在国企工作过,尤其是在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年代在国企工作确实让人很迷茫。

我在七十年代后期参加工作,那个时候就是政府统一分配,让你去那个工厂就得去那个工厂,没有个人自由挑选的权力,根本不考虑个人的特长爱好,当时的口号是干一行爱一行!为这个行业奉献一切。

我到的是天津市郊一个破旧的外贸工厂,感到很压抑,当时的革命委员会领导们都是低文化低技能的文革闯将们,这些人善于抓革命,不懂得促生产,不懂得经济,不懂得管理,工人们生产没有定额,没有质量管理,没有责任制,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人们就是说说笑笑,消极怠工混日子。人们普遍爱厂如家,工厂里有什么都拿回家使用,木材煤球报纸也拿回家使用。

只有我们装卸工人有定额,计件工资,因为不计件人们就更消极怠工了。当时人们贴大字报搞大批判,如果你一天能贴出五张大字报就可以不劳动了。我们厂还是全国群众 体育 运动先进单位,如果工人工作时间打篮球,踢足球,游泳都可以不劳动了,也就是说谁革命,谁贴大字报多,谁天天跑步打球,谁就是先进的革命者。

最有讽刺的一件事情,有一个女工平时就是唠唠叨叨的人,她结婚那天是一个人推着旧自行车,带着被褥尿盆去男方家里。于是被树立为破四旧,移风易俗的先进,她入党提干了,成为风光无限的先进模范人物,领导让她去兄弟单位演讲先进事迹,可是她基本就是个文盲,精神压力很大,就真的疯了,被送到精神病院,这场闹剧才散场。

当时我是很迷茫,后来我自己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入团入党,到了党政机关工作,那个工厂也被那帮人干黄了,可是我对年轻时候的国企经历还是难忘的。

前几天,单位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爬上办公楼顶层,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刚刚步入国有企业,本科生一般除了六险两金外,吃饭住宿不花钱,本科生还能拿到5万块钱的安家费,我想不通,他为什么会跳楼,可能他很迷茫吧。

自从09年毕业后一直在国企上班,至于说在国企上班迷茫吗?我想说无论在哪上班,如果没有明确的自我定位,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都会很迷茫。

首先,我们试着分析下,题主为什么会提出在国企上班会迷茫,国企裙带关系、大锅饭、人际关系复杂的情况可能比较普遍,有志青年呆久了会认为英雄无用武之地,一身才华不被赏识;久而久之抱怨 社会 不公平,吐槽企业不能唯才是举,感伤自己无晋升之路。但 社会 就是 社会 ,成人的世界里没有绝对公平而言,人之情多矫,世之俗多伪。你认为这是可耻的,但是他一直存在,不会因为你的不喜欢就消失,只能学会适应并为己所用;

其次,你认为民营企业就不存在裙带关系、人际关系复杂的情况吗?我想不是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矛盾,所以我非常认同这句话:进入 社会 先要学做人,再学做事。做人我想不仅仅是诚信、宽厚、善良这些美德,我想更应该清楚人心的险恶、世俗的虚伪,要懂得察言观色,要学会隐藏自己最真实的 情感 ,我们不想主动伤害人,但是也不想被他人伤害。

最后,无论我们成功与否,只要心里释然,能坦然面对生活的得与失,活出自我就好了。

说迷茫吧?有点亏心,因为不能吃娘喝娘再骂娘。因为我觉得还是自己能力不济,所以才焦虑犹豫看不清未来的路,跳出体制自己另辟新路或独自创业吧自己没有本事没有勇气。呆在体制内吧,又觉得怀才不遇,自己很委屈。
说不迷茫吧?有点虚伪,因为缺乏像私企那种紧迫感,压力感,还有成就感。在国企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程序化工作,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它的事似乎都和自己没有关系。很多的荣誉和职称,都是和自己的人缘情况与领导的关系,以及自己的情商高低有一定的联系。而在私企,只要你有能力,你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你提升的机会和跨入好平台的频率极大。但是私企也很现实,你曾经无论有过再大的贡献,一旦不能继续刷新和超越曾经的工作,有新人突出刷新你的记录,你便意味着淘汰或者是降级留用。
所以,我觉得无论在任何时候,只有平庸的人没有真正能力的人才会迷茫。那些有实力有能力的人很清晰地知道自己每走的一步,即使走错了一步,他们也会当做经验而已,还会马上纠正,很有底气,勇气十足的面对未来的。就好比那些在大学里混了个文凭,家里托关系或赶上好时机进去体制内的,他们来了单位大多数都很迷茫,得过且过。而那些在大学里努力学习的学生,在大学里就知道自己未来的路,他们又奋斗目标,他们不想安于现状,不想平庸一生,他们怎么会迷茫?

我是七十年代初进国有公路客运企业工作的,当时的国有企业是没有自主权的,除完成当地政府下达的任务外:政府可随时任意抽调、借调国企职工代干、支农。九十年代前,企业的收入都由当地政府掌控,职工的工资也是由政府因人定资,记得八几年,丛大城市调回来一个矿工,当年五十左右,他的工资当时每月67元,(当时的政策是:城市调县城工资不减,县城调城市不加)因他既无技术,又无文化,在我们单位无事可做,后来安排做门卫。而我们有技术的年轻人才三十几元工资!你说大家心里可茫然?!

好在九十年代后,企业自主经营,大破老一套工资制,有技术、有能力的人,各显身手,虽我们老了,我还是支持现在企业一些改革措施的。

很迷茫。

我90年出生农村,今年三十一了。自从大学毕业,一直在国企上班,2013年7月进入到中国移动县区公司,岗位是政企客户部客户经理,每月拿到手工资有四千多,年终奖拿到手两万多,每年下来能挣个六七万块钱,跟大部分同学们相比,我的收入还是可以的。当然,这跟中国移动各种任务压力是有一定关系的,任务完成的好,办卡,办宽带,卖手机等等,收入也就高,任务完成的差,一个月工资很有可能就是两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我发现这种国有企业的晋升难度很大,当时的中国移动,还没有说要大力培养年轻人,所以,很多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大家都过着一种一眼能看到自己的未来的生活。

2015年,国家推行国企改革试点,我毅然决然跳槽到国企改革试点企业,待遇与中国移动相当,只是特别忙,毕竟是创业期的新单位,但大家都心情好,毕竟没有那么大任务的压力。直到今天,我还在这个单位。随着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国企的弊病也逐步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人浮于事,同事之间为了上位,勾心斗角,相互拆台。整个企业处于一种不看业绩看口才的状态,谁能说,谁会说,谁说的好,提拔的可能性越大。

在这个新单位,我再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目前的收入跟之前相比有所提升,但,我属于异地上班,无法顾家,申请调回去公司不同意,所以很迷茫,去年以来,很多次我都想辞职卖烧烤去,一个月挣的不比现在上班少,虽说辛苦一点,但起码跟家人团聚了,也没有这么多糟心事了。

曾经迷茫过。大学毕业进入国企工作,在老爸的眼里,这就是铁饭碗,无论如何也要熬下去。06年进厂,工资扣完五险一金,拿到手里仅仅670多块钱。当时失望过,没有办法,硬熬过了那段时间。自己孤身一人来到陌生城市,究竟以后路怎么走,当时真的是一头雾水,想着先学学技术沉淀下,总是无法静下心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适应国企生活的节奏,一起毕业来到公司的两个同学接连辞职,去其他地方就职,再次怀疑自己坚持下去是不是正确的选择。

国企是论资排辈的地方,很多都是子弟进厂,自己作为一个外来人,想要扎根,难得很,没有关系。本身性格也玩不转那套,就没往那方面想。做好自己吧,有一段时间就跟着师傅跑现场,慢慢积累经验,经营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慢慢感觉不再那么窘困,迷茫。想着,只要自己够努力,就一定有机会。后来想想想法就是太天真。有成绩了,不一定是你的。你稍微有点怨言,说你不团结同志。

不管怎么说,你只要没站好队,不是都是你的。成果全是别人的。那时我才明白我先前的不解。原来工作可以这样做。抱歉,我真的做不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