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喝稀饭有什么讲究吗

如题所述

按照民俗禁忌,大年初一不能吃稀饭。下面说一下我国大年初一的民俗禁忌。
1.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过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意指着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媳妇要帮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2.早餐忌吃稀饭、荤食及药品:过去的传统穷人家才吃稀饭,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饭,表示家里整年度都会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万神盛会,表示所有的神出来拜年,因此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荤,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补品补药初一最好不要吃。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表示对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年初一时对方还在睡梦中不要跟对方拜年,等对方起床再拜年,因为这样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12

大年初一可以喝粥。

大年初一一般是处于春节,通常情况下,大家可能不会愿意在这样的时候吃的特别的素净。逢年过节的时候都喜欢用大鱼大肉来庆祝丰收和带来喜庆热闹。喝粥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在节假日的话,大家为了能够有一个更喜庆更热闹的情况,是不会选择清汤寡水的方式来度过节假日。

白粥容易消化。而且比较简单,可以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选择这个方式,不仅对身体好也对自己的状态好。白米熬煮温度超过60摄氏度就会产生糊化作用,熬煮软熟的稀饭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适合肠胃不适的人食用。

大年初一全国各地吃什么

山东大年初一吃饺子。山东是典型的北方省份,过春节的习俗也比较有代表性。有人说,从山东的过年习俗,可以看到北方大部分省份是如何过年的。山东人有大年初一吃饺子的习俗,这绝对是家家户户春节期间不能少的东西。就山东各地而言,没有太大差距,济南人大年初一吃饺子,其余的十六个地市也是如此。

湖南大年初一吃年糕。湖南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群众,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湖北大年初一喝鸡汤。湖北有的地方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

江西大年初一吃饺子和鱼。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广东大年初一吃“万年粮”。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3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带,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芡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生活甜美,源远流长”之意。

广西大年初一吃甜食。广西壮族人春节第一餐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福建大年初一吃面条。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江苏浙江大年初一吃“春盘”。江苏、浙江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由芹菜、韭菜、竹笋等组成的“春盘”,寓意“勤劳长久”。

安徽大年初一吃“咬春”。安徽一些地方春节第一餐时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河南大年初一吃饺子面。关中、河南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饺子与面条同煮的饭,叫“金丝穿元宝”、“银线吊葫芦”。

台湾大年初一吃“长年菜”。台湾春节第一餐吃“长年菜”,是一种长茎叶,有苦味的芥莱。有的还在菜里加细长粉丝,意即“绵绵不断,长生不老”。

四川习俗,正月初一早上吃汤圆,即元宵,又叫汤圆、粉果子、浮圆于,这是春节食俗的一种。北方过春节普遍吃水饺,南方各地普遍吃元宵、年糕和面条。这和元宵节是两码事。初一早上吃元宵,意在祝全家团圆和睦,并借以表达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的心愿。宋朝时把元宵叫做圆子,后来南方称作汤圆,北方称作元宵。

闽南和广东潮州一带,初一早上主食面条。福建漳州居民初一早上吃香肠、松花蛋和生蒜。广东一些地区初一早上则吃“腐圆”  (当地特产,用米粉和萝卜油炸而成),然后喝营养丰富的“五果汤”(即薏米、芡实、豆粉、龙眼和莲子)。广西春节则吃年糕、糯米饼、米花等。新年食俗,并非大年初一早上都吃元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