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间断地发生说明了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⑴经济危机通常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⑵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⑶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产能过剩。

⑷在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

⑸再生产的周期性。

中文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实质
生产相对过剩、工人失业
可能性理论
消费不足;工资压缩理论
表现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
快速
导航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

相关理论

本质特征

参考书目
定义
⑴经济危机通常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⑵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⑶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产能过剩。
⑷在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财产私有之间的矛盾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厂商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消费者有效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经济危机爆发。
⑸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再生产的循环进行,使经济危机的过程具有周期性。典型的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准备。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高涨又使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产更新。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
1825年
英国的第一次经济危机
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是1825年发生在英国的经济危机.1825年7月,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始的。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初,股票跌价造成的损失约达一千四百万英镑。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1825~1826年间,英国有七十多家银行破产。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年底的1070万镑降至120万镑。1826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据统计,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产的工商企业达到三千五百多家。1824~1826年间,英国当时重要的出口产品棉布出口从3.45亿码降为2.67亿码,即减少了23%。机器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其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遭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经济的产能过剩,只是相对过剩,指相对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而言是过剩了。当时,一方面,市场上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业,在职的工人工资也大幅度降低,工人无钱购买商品。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9
经济危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通货膨胀、商店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生产锐减等。
1、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
2、商店倒闭
生产下降和失业激增,商店就倒闭了。
3、银行破产
如果有银行破产了,储户的存款是否会血本无归。银行市场化,老百姓的钱靠谁来保障。简介银行破产,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北大经济国富论坛上表示,银监会正在酝酿加快推出银行破产条例,一石激起千层浪。
4、工人失业
商品没办法销售工人就会没有工作,就变成是事业状态。
5、生产锐减
商品滞销,利润减少,导致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急剧下降
第2个回答  2020-10-19
陈主义的经济危机不间断的发生,说明了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问题,所以说还是要走共产主义道路
第3个回答  2020-10-1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地发射,说明了哪些问题?说明资本主义经济不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还是社会主义,经济,现代社会要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