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之乱,为什么感觉人们都喜欢刘备、诸葛亮一方?

如题所述

因为他姓刘啊,汉末毕竟还是汉室天下,三国乱世诸侯争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怎样智勇双全都只能是枭雄,孙权是自立为王,只有刘备一人打着汉室宗亲的旗号,算得是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中山靖王刘胜为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喜好酒色,生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和刘备的时代差不多隔了三百多年,传了十五代以上,就算当时有人怀疑也无从正确去考证,也只好你说是就是了,机智。

更碰到当时被曹操控制的傀儡皇帝汉献帝,也想借助刘备的力量来夺回权利,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称他皇叔,这是对他身份最直接的一种助力,当今皇帝都认他为叔了,皇亲国戚得到有力佐证,而他本人又以仁义著称,也就更让天下义士信任归附。

儒家主流思想是为正统服务的,也讲究以德配位、忠义诚信、君子礼法等等,作者尊刘抑曹的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价值观在带队,所以很多人就在不经意间把刘备和诸葛亮看成是主角了,而刘备的手下大将也被我们民间立庙,成为一种文化传承,其实都是为了弘扬儒学中正向的传统价值观。

记得有老师说,一个班级能让老师记忆深刻的学生,要不就是成绩特别优秀,要不就是特别调皮机灵的。曹操司马家族应该就算是调皮一类,而他们手下也出了很多干将谋士,如果不是作者拉偏架,那些人的能力才华应该也不输刘备一方的。

对刘备一方的感觉是有点矛盾的,只能说这种感觉更多源于他一方事业最后的草草收场,在那么多将士为他抛头颅洒热血后,只留下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可惜可叹。

正如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跑个题,对比同样的历史人物宋江来讲,刘备的印象又是积极的,所以谈不上有多少触动,但也不至于讨厌。

宋江在浔阳楼提反诗:“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用这样的豪气干云连哄带骗、威逼利诱拉了108好汉上梁山,很多人都以为他会大干一场,没想到最后是选择招安,故事很精彩,但这个转折实在出乎所料。

这其实是降低了理想,带着众弟兄去臣服昏君,以追求忠孝两全,美其名曰为兄弟们的身份正名,博个功名流芳百世。

这点在历史整个洪流中来看似乎显得高大上,但仔细回头去想,像卢俊义、徐宁、安道全这些名仕,本来就没到要落草为寇的地步,完全是被裹挟着,成了不被自己选择的人生。

卢俊义更是家大业大,武艺高强,江湖名声远扬,如果不上梁山,在民间的名气也不会差,得个善终应该更没问题的,最后却被蔡京等奸臣把水银放在其御赐饭菜中,坐船回庐州途中在船上吐血,落水溺死。而其他好汉的结局也同样令人唏嘘。

人们任何时候都需要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英雄,但施耐庵把水浒英雄的最后下场写成了悲剧,也是对当时政权的一个莫大的嘲讽。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我们需要英雄,和英雄的勇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8
因为刘备和诸葛亮两个人是非常善于使用心机的,而且在历史当中一直表现为弱势地位。
第2个回答  2020-09-10
首先刘备在外招兵买马,招揽天下英才一直打着汉室正统的旗号来宣传自己,虽然东汉末年三国之乱,但天下臣民都还是心向汉室的,刘备正好以汉室正统自居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天下人都喜欢刘备一方。此外三国演义的描写也把刘备描写的非常正派也非常仁德,把曹操描写的阴险狡诈所以后世人也都喜欢刘备,诸葛亮一方。
第3个回答  2020-09-04
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把蜀汉塑造成了正义的一方,人们对三国的了解大多是通过演义来的,所以喜欢他们这方。
第4个回答  2020-09-04
因为三国演义美化了刘备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一书中,贬低了曹操,夸赞了刘备一方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