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怎么合理节税?

如题所述

企业节税方法5个节税技巧,欢迎关注,点赞,下业务办理请私信,1、企业节税方法-赠得巧来送得妙 一件2000元的电器,送一件400元的小家电,合计2400元实际收2000元。如果当赠送,要按2400元缴纳增值税。现在我们重新涉及方案:将两件产品卖给顾客,给予顾客400元的折扣,其中,2000元的按15%折扣以后出售,400元的按折扣25%以后出售,这样,对顾客而言,实际支付2000元,与买一件送一件的效果是一样的,对于商场而言,由于是价格折扣,实际上没有赠送的行为,只要按2000元实际营业额缴纳增值税即可 有些营销人员认为这样做很无聊。改变方式就符合税法,不改变就要多交68元的增值税,对企业的纳税而言,这不是一件无聊的事情。 2、依法而签可节税 一家设备公司,生产设备以后,需要为客户在大厦中提供安装服务,财务人员很清楚:这是一条龙服务,销售产品再安装,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合同中如果分别注明设备价款和建筑安装价款,可以分别适用增值税率。财务人员因为出差外出,回来时合同已经签好,合同只写了一个总价,没有分开金额。财务人员说明道理,要求对方一定配合重签。对方的财务经理也是个人物,提出条件:重新签订,你可以节税接近20万元,既然如此,合同价格要降低5万元,企业财务人员明知是乘人之危也无可奈何,最后商量让利3万元,重新签订合同。如果事先提出要求,对方也就无法乘机“讹诈”了 推荐阅读《广州公司税收筹划,广州公司记账报税必学必看》 3、合同作废也纳税 有些企业的领导喜欢签合同,也喜欢变来变去,签了以后发现不行就作废以后重新来过。签了合同要缴印花税,即使合同作废。例如:公司本月签订了合同,申报的时候缴了印花税。领导作废了该合同,不签了,由于印花税已经缴纳,并且不能退还,因此,由于作废合同导致多缴了税。还有一个是变更合同,如果合同金额增加了,就要补缴印花税,如果合同金额减少了,不退印花税。所以,如果合同金额一时不能确定,应该先签订金额未定的合同,等到金额确定以后再补充进去,这样就可以避免多缴税 4、代理还是非代理 现在很多企业都与事务所签订税务代理合同,大家都认为属于代理业务,既然是代理业务,那就应该按差额缴税。其实,税务代理合同应该按服务业中的其他服务缴纳税金,应该按全额纳税。税务上对代理的认定不是看合同的名称,而是看经济实质。税务代理实质上是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与代理不同,代理有第三方出现,例如:企业委托一家公司采购一批产品,业务中有卖方,买方还有中间方,因此属于代理,而税务代理是中介机构直接为企业服务,没有出现第三方,因此,不属于代理合同,在执行合同中发生的垫付、代收都需要计入应税收入纳税,不能按差额纳税。税务上的代理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有差异 5、企业节税方法-对方违法对方陪 签订合同是对双方的一个法律约束,现在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方履行了合同,但对方提供的发票存在问题,例如:有一些提供的是从第三方购买的发票、有些是请其他单位开发票、有些购买失控发票、有些直接使用假发票。税务机关查出发票有问题,购货方就要承担责任。对方违规提供发票,购货者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想追究对方的责任,还难以找到合适的法律依据。所以建议企业在合同中加上保护条款:由于对方提供的发票不符合税法规定,给甲方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保护条款一方面可以给对方施加压力,一方面如果真出问题了,可以根据合同条款直接找对方赔偿,无需为法律依据烦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15

企业所得税怎么合理节税?

一定要学会利用返税政策合理节税!

不同地区、不同园区,企业进行落户就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税收返还奖励政策。

例如:浙江的一家商务服务公司,去年营业额在4000万,利润总额在3000万,税负压力较大,通过入驻税收洼地享受了财政扶持政策。

在节税前

营业额:4000万

利润总额:3000万

增值税:4000/1.06*6%=226.42元

企业所得税:3000万*25%=750万元

附加税以及个税先忽略不计

总计缴税:976.42万元

但是经过入驻园区,享受了税收返还奖励之后得到了增值税返还和 企业所得税返还 ,据笔者了解,目前园区给到的增值税地方留存50%,园区次月返还地方留存的75%-85%,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40%,园区次月返还地方留存的75%-85%。

增值税:226.42*50%*85%=96.23万元  

企业所得税:750*40%*85%=255万元

附加税以及个税先忽略不计

总计缴税:351.23万元  

节省税收:976.42-351.23=625.19万

节税率:608.91/948.11=64.03%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得到您的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24
企业所得税是对利润征税,利润是企业经营的财务成果,影响利润的因素是很多的,这就决定了企业所得税筹划方案的复杂性和难度,同时也说明了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重要性。下面结合我们十一年避税与反避税的实践,要面言之: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要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政策性原则,纳税筹划本身就是研究政策、利用政策的过程,因而其每一个筹划方案都应是政策的应用实践或试验。主要是:扣除项目的合性法;扣除项目的真实性;扣除项目的合理性;扣除项目的相关性。掌握好此原则可以减除纳税筹划的风险。
二是时间性原则。由于企业所得税政策的时间性强,尽管企业所得税基本法规没有变,但新政策经常出台是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特点之一。不要照搬照用从前的成功筹划案例。
三是因地制宜原则。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城市群、大都市、经济圈、自贸区、开发区、试验区、先行区、边贸区等新的经济形态层出,新经济每每有新政策配套扶持。政策的地区差异性必然存在,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和因地制宜很重要。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要讲究方法。下面例举几种常用的筹划方法,供参考。
1、利用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进行筹划。存货成本的计算,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要恰当地选择一种有利于企业经营和财务目标的存货计价方法。
2、利用产品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纳税筹划。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直接影响企业的当期纳税所得,合理选择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可以获取财务效益,这与上面阐述的合理利用存货计价方法可以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只不过利用成本核算方法其技术性更强、隐蔽性更好、效果也更好。
3、恰当地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处理税前扣除项目也是达到合理避税或节税的一种途径。例如:合理地处理坏账损失;合理地选择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的摊销期限;合理地选择折旧方法,获得节税效益;
正确确认资产和处理资产。
三、做好日常纳税筹划很重要
1、销售收入实现时间的确认和选择。日常的纳税筹划,容易忽略销售收入实现时间这一问题,销售收入实现时间的确认和选择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第一环节。特别要指出,销售收入实现的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与不同行业、不同收入形式、不同结算方式相联系的,会计核算上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税法上是兼顾收付制原则的。税法对不同行业的销售收入确认(如,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行业)有特别的规定。
2,会计分录是全部会计核算的基础,会计人员要全面了解正确理解“会计确认和税法确认”方面的差异,如何合理而恰当地利用两者的差异进行纳税筹划既是基本功又是日常纳税筹划中较为重要的方面。会计确认与税法确认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如果处理得好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节税效益。例如,以下差异,就需要正确处理:
1)工资及相关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工资支出只要合理、真实,在会计上都是允许税前列支,但在税法上,可能会对合理作出量限。
2)捐赠支出,包括公益性捐赠和非公益性捐赠,在会计上只要真实发生了,是可以在税前支出的,但税法对一般性捐赠有量限。
3)有些支出只要真实发生了,在会计上可以税前支出,但税法规定不得在税前扣除。
4)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5)无形资产摊销,包括外购商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摊销及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也不一致。
6)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和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也不一致。
7)存货计价方法的运用,会计上是可以按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和成本管理需要进行选择的,但税法可能有所限制或规定一些前置条件,不是企业可以任意选择的。
8)转让资产的估价或者说价值确认,会计上是可以按照双方实际交易或协议价确认入账,但有时税法则不认可,譬如实际交易价偏离市场价时,税法可能给你核定一个计税价格。
9)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借款费用、保险费用等在会计上都是可以按实列支成本费用的,但是税法上几乎都有规定的比例或标准限定。如何处理也都是需要认真思考与筹划的。
10)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在会计上也是可以按实列支成本费用的,而税法上另有规定和要求。
4、在日常工作中财会人员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处理要有节税的意识,每次的纳税申报要认真慎重反复审核,有疑问的务必要搞清楚,不要轻易地做出处理。
四、企业重组等重大的经济活动要进行专项纳税筹划,企业自身没有胜任的人才应当聘请外部专家或专业机构进行策划。
第3个回答  2021-07-08
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营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利润都是需要纳税的,而且纳税率都是一样的。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均为25%,然后加上6%、9%、13%不同级的增值税。当然,有些企业是可以享受到部分的政策,对企业所得税进行减免,只要缴纳10%或者15%就可以。但是,这类企业基本上都是央企、国企或者大型民企,平常的中小型企业,基本上都享受不到这类政策的。
  像一般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商贸行业,所面临的税收压力多大,那真的是不能去细算,真要细算,利润的一半都还不够纳税的。可还别不信,我来列举下商贸行业需要面临哪些税哈,看完之后希望不要惊讶。
  企业所得税:25%(商贸商业基本上享受不到一些降税的大政策的)
  增值税:13%(目前最高档的增值税率,谁让别人认为商贸行业赚的多呢)
  附加税:增值税的12%(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7%、教育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2%)
  分红税:20%(有股东、有分红就会涉及到这个)
  不说其他小类税种了,就但是这几种税,算下来是不是就接近一半了?当然,每个公司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抵扣的,但是,即使抵扣之后,该面临的税负依然是很高的。
  那么,作为民企,该怎样才能合理的降低税负呢?一般纳税人核定征收政策了解下?
  利用总部经济招商,在园区内成立一家新公司,即可享受一般纳税人核定征收和奖励返税政策。核定企业开票额的4%为利润,再乘以25%的企业所得应税率,实际企业所得税为1%
  增值税正常缴纳,享受地方留存部分的奖励扶持返还,地方留存41%,奖励企业50%-80%。这样下来,可直接将企业的综合税负降低80%左右。至于效果如何,享受过的企业都说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7-08
企业所得税的节税方法主要有两种:1 通过比安财穗让公司享受核定的税收优惠政策;2 通过利益或者其他费用输送的方式,将高利润以收入的方式转移到税率洼地设立的新公司中;如果满意我的回答,请采纳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