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应届生求职?

如题所述

应届生求职其实在一年四季都在发生,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一生中可能作为应届生的机会只有那一次,所以看起来似乎是并不常见。最近身边几个小朋友在求职,问到了我一些情况,在这儿简单说下自己的浅显看法。

首先,你要考虑你的承受能力,特别是家庭承受能力。

上海东方卫视推出的《极限挑战4》节目中有一组测试:人生起跑线。当学生们在做测试时,一直留在原地的孩子让人心痛。主持人每问完一个问题总会有一批学生前进6步,随着别的同学不断地领先,始终留在原地的学生明显的局促不安,这个游戏对留在原地的学生实在很残酷。

在2015年之前,很多清北学生是看不上内陆以及偏远省份的体制内工作的。但是现在已经不一样了,特别是疫情来了以后。某些国家一年制的硕士,已经不太被大单位、大公司认可了。对于一些家庭条件并不见得特别好的同学,选择的空间其实很有限。要先解决生存问题,再去考虑生活问题。不要打太美好的算盘,先求最稳,不要冒险求胜。

例如,手上已经拿到了一家银行的offer,同时又有一家互联网公司可能会给offer。互联网公司给的收入多一些,但是你要考虑当前的大环境下,互联网行业并不是5年前那个风口期,公司为了达到资本方的要求,往往会砍掉一些不赚钱或者赚钱少的业务板块,势必带来裁员。裁员是现实的,也是残酷的。

其次,你要尽量选择性价比高的,而不是看着光鲜的。

一个留学回来的同学告诉我,她拿到了3个offer,正在犹豫选择钱多的那个银行,还是选择钱少但是稳定的央企。如果你不是一个喜欢社交的人,而是喜欢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所钻研建树,就尽量不要去做那些面向各行各业的工作。

比如在银行工作,事务性工作比较多,除了总行职能部门动脑筋比较多,基层行可能更多做的是体力活,根本用不到你学到的那些高深、系统的专业知识,这实际上造成了专业积累的极大浪费。虽然进银行的门槛很高,现在基本上大行都要求硕士以上,但是实际上投入产出并不高。每天在工作上占用的时间计算时薪,实际上比不上钱少但是稳定的工作。

越是看起来薪水高的行业,越要求具有综合能力:专业的积累、业务的精通、良好的沟通、广泛的交际。这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如果综合能力有欠缺,特别是在一段时间内难以补齐,就不要逼着自己去尝试这种类型的工作。否则,即便进去了,也会在压力中迷失自己。

最后,你要保持学习能力,保持求知欲,保持动手能力。
应届生毕业后的前三年,就像学徒一样,一定要打好基础。这个基础并不只是行业的业务知识,也包括做事的习惯、做人的态度、待人的技巧。基础打好以后,就可以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自己看好的领域继续深耕。如果个人的目标已经与所在单位的安排不再重合,就不一定要按照所在单位的安排路线继续走远。

至于学习这件事,也不一定是死读书,模仿别人也是学习,借鉴别人更是学习。向前辈求教,向朋友倾诉,都可能被影响、被感染。一名同学告诉我,他计划从事期货行业。“未来能力够了的话,还是要回到买方做投资的,这两年只是想先去现货端修炼两年,增加对行业的理解,也提高一下背景,方便未来去买方。所以我确实要不停学习,无论编程还是对市场的思考,不忘初心未来我尽可能多产出一些报告,也驱动自己学习。”

需要牢记的是,一定要保持学习能力,保持求知欲、保持动手实践、大胆尝试的能力。见得越多,看的就会比身边人更远、更深、更广一些。你的选择就更靠谱,运气也会更多一些。这时候,机会的橄榄枝又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02
1.如果有机会,尽可能的先选择规模大一些的公司(这里不是指人数多,可以是某股上市公司、融资中、行业标杆等,查询方法可问度娘或与业内人士打听),千万不要觉得宁当鸡头不做凤尾,等你跳槽的时候就知道痛苦了 ‍️

2.优先考虑自己专业对口的行业,面试通过率相对于非对口专业要高一些(前提专业知识要认真学)

3.千万不要因为跟同学攀比或拖延症等无意义的原因,而错过了最佳求职机会(从你拿到毕业证后半年,无论你是否工作,你求职就不算应届生校招了);

4.考研的小伙伴一定要想好,自己考研究生是为什么,千万不要舍本逐末(有疑问的详聊)

5.踏出校园以后不论做的什么选择都要对自己负责,要慎重+果敢+坚持,切忌什么都想要,世间安得两全法?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