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失衡是如何传导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吗?

如题所述

一个国家的经济失衡,是因为他们管理方面的混乱,导致有一些供应失调,这种供应的失调以后肯定就会因此而影响到周边国家,所以其他国家也会受到影响
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的扩散。过程如下:
泡沫形成期:2004到2006。在一个债务周期的早期,债务增长速度基本上和收入增速一致,大部分债务进入实体经济,产生了快速的收入增长。这个阶段美国经济看上去非常不错。经济增速保持在3%到4%,失业率低于长期平均值,在4%到5%之间,通货膨胀在2%都爱3.5%之间。美联储的目标是增长和通胀,而非债务增速。这一段时间联邦利率从2004年的1%提高到了2006年的5%。在这三年中,标普500回报率35%,和32%的盈利增速几乎一致。经济处于Goldilocks的最舒服状态,不冷也不热,资产价格的泡沫也不大。央行的增长和通胀目标能很好完成,也不太会关注债务水平。
与此同时,2004到2006年之间,房屋价格上涨了30%,并且相比2000年上涨了80%,这是二战之后房屋价格涨幅最大的十年。在房地产泡沫形成中,开始了一轮自我循环。假设一个家庭用5万美元支付了一个价值25万美元房子的首付,然后放假从25万上涨到了35万。这个家庭的投资翻倍。这也带来更高的借贷比例,更多的人进入房地产市场。下图我们看到2000年以来开启了一轮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这时候家庭债务比例从2000年的85%上升到了2006年的120%。信贷标准被降低了,各个层级收入人群都加大了债务比例。其实收入最低人群的债务比例是增加最快的。随着买房带来的财富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房地产进行再融资,增加杠杆来投机。房屋贷款和房屋再融资金额在2005年达到了5000亿美元,比1998年上升了5倍。推动了美国债务比例达到了GDP的300%。在这个自我循环的游戏中,借款人和贷款人都得到了短期利益。信贷标准越低,房价涨幅越高。投机者入场导致房价开始加速上行。这是经典泡沫的形成。
泡沫的全面扩大:整个经济开始出现泡沫特征,存款利率一降再降,大量海外热钱涌入美国。美国制造业就业下滑,美国大量失去全球出口市场份额,特别是对中国。然而房地产相关的泡沫带来了经济的一轮景气周期。建筑相关的就业人数上升,抵消了出口下滑带来的就业数据下降。海外资金的流入,带来了美国人民持续加杠杆消费。美国人的过度消费是一个泡沫典型特征。经济结构失衡。
2007年见顶:在2007年时,股市波动率走低,大家依然在歌舞升平中。我们在3月13日的Daily Obversations中提出了次贷问题。我们认为过去几年投资银行创造的大量金融创新产品CDS,CMO等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金融创新导致信贷去了更加危险的借款人。这些看似没有太大风险的资产,其实隐藏了巨大风险。2006年12月,第二大的次贷贷款机构新世纪,披露他们2.5%的贷款,连第一笔贷款都还不出来。当银行和投资者要求新世纪还钱时,这个机构拿不出钱。当然,大家都认为次贷问题可控。3月28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发表声明,认为次贷对于市场的影响已经被控制住了。美国股票在4月到5月继续上涨,创了历史新高。6月中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了2002年最高点,达到了5.3%。到了7月中旬,90天国债利率达到了5%。当利率开始上升时,债务支付也开始上升,推动了新增贷款人逐渐消失,因为借钱变得昂贵了。由于借钱的人少了,能花的钱也少了,导致消费开始下滑。一个人的开支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开支减少后,收入也开始减少。当人们减少支出后,价格下跌,经济开始下行。由于短端利率水平上行,导致持有短周期的资产吸引力变大,类似于现金资产。而持有长周期的资产吸引力变小,类似于股票,房子,债券等。资金从金融资产中撤出,导致他们的价值出现下滑。资产价格下跌,带来了财富效应的负反馈!
2008年的开年就很糟糕,花旗和美林分别计提222亿和141亿美元的坏账损失,经济数据也在恶化。到了2008年1月20日,标普500指数年内跌幅已经达到10%,全球其他国家的指数表现更差。显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1月22日的紧急会议上,美联储发表声明说,虽然股票市场的表现并非其职责,但目前的下跌意味着美国经济可能进入衰退阶段。1月22日,美联储临时降息75个基点,一周之后再次降息50个基点。这是1987年以来单月最大的降息幅度。国会也通过了1600亿美元的刺激方案,通过税收返还来拉动消费。
到了2008年3月,违约接二连三开始发生。凯雷集团在欧洲的两个基金出现了违约,他们都是大量持有MBS房地产贷款抵押证券的基金。投资者开始担心出现问题,开始将资金从里面撤出。这也导致CDS的价格在3月出现大幅飙升。我们都知道银行间信用的问题,一旦有问题,银行的流动性会快速枯竭。当时的贝尔斯登是问题最严重的,折价全美第五大投行大约有4000亿为处理掉的垃圾资产,对应5000个交易对手,75万张衍生品合同。一旦贝尔斯登垮台,可能引发价值2.8万亿美元,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祸不单行的是,在经济基本面糟糕的同时,原油价格却不断创新高,在2008年5月创了130美元的历史新高。这让美联储进退两难,持续放松会带来更高的通胀,但不放松,经济基本面又很差。2008年的夏天,美国开始出现了滞涨。下图我们看到,在标普500一路回调的同时,通胀水平不断提高。
2008年金融危机的最“高潮”当然要数雷曼兄弟的倒闭。在2008年9月初的时候,纽约时报还专门写了几篇文章,说抄底便宜货(bargain hunters)正在进入市场。当时就专门提到了雷曼兄弟。作为一家有着160年历史的投行,雷曼还是享受非常高的声誉。而这家投行的股价从高位已经下跌了80%。然而,抄底资金没有想到的是,在此之后雷曼的下跌开始加速。在单日出现了50%的巨大跌幅,这时候市场才意识到雷曼是否要倒闭了。下图我们看到各大投行的CDS价格都出现了大幅攀升。
最终雷曼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金融企业倒闭事件,倒闭时持有的资产超过6000亿美元。这时候大家会担心规模更大的高盛以及JP Morgan出现问题。他们之间都是互相关联的,一个倒闭事件如同发生的“雪崩”。9月15日周一,雷曼倒闭事件导致市场大跌5%,金融股跌幅巨大。美国财长鲍尔森在之后其自传“峭壁边缘”中写过内心的无力感。
随后一家家投行都面临被“清算”的风险,这导致最终政府出台了TARP(坏账购买计划)来给市场注入流动性。通过给金融企业注入资金,逐步恢复资产价格,带来信心的提升,随后银行也可以进行再融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也获得了美联储的保护。美联储还出台了保护货币基金的措辞。当时许多人认为货币基金是完全没有风险的,他们将资产大量分散在高收益的债券上。但是一旦流动性出现枯竭,货币市场几万亿美元的资产面临巨大挤兑风险。下图我们看到,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出现了大幅攀升。
到了2008年的10月,股票加速下跌(如果有印象,这也是A股当年跌幅最大的一个月)。标普500从10月1日到10月10日下跌了22%,没有一天出现上涨。其中10月9日出现了放量暴跌,跌幅达到了7.6%。市场的暴跌让管理层加速出台救助计划。鲍尔森认为,如果政府不加速行动,一场1929年大萧条级别的灾难会到来。而当时罗斯福新政中,最强大的政策就是FDIC银行法,美联储成为了最后的贷款人,市场一下子解决了流动性枯竭的问。而这一次,鲍尔森也希望美联储成为有毒资产的最后借款人。
所以第2拨次级债卷引发的金融爆发以后,大量的世界级公司申请破产,最终波及到了全世界,引起了这次百年难得一见的金融大风暴。美国的整体经济结构失衡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7
一个国家的经济失衡,是因为他们管理方面的混乱,导致有一些供应失调,这种供应的失调以后肯定就会因此而影响到周边国家,所以其他国家也会受到影响,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失衡是如何传导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一个国家的经济是行的话,是有这种扩散性的,所以一个国家在经济适合的情况下,一定要调整自己的经济战略方针,第一个案例
牛和小麦的冲突。左边农场养的是牛,右边农场种的是小麦,牛要跨过护栏去吃小麦,是阻止牛还是不阻止牛?
第二个案例
争夺阳光。有一个酒店有一个阳光游泳池,吸引了很多客人。但是另外一个酒店要在那里再盖一幢高楼,如果盖高楼会挡住游泳池的阳光,进而影响收入,这个酒店就起诉了另外一个酒店。
第三个案例
谁的责任。美国很多新修的铁路,是征用农民的土地而来的,农民们认为铁道旁边的土地也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就在铁道边上晒小麦,当火车开过去的时候,火车轮与铁轨擦出的火星,烧毁了这些小麦,于是农民们就起诉了这个火车公司。
这三个案例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来判断?
这其中涉及到很多问题,我们可以用经济学的一个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即科斯社会成本理论。其实经济学就是来源于生活,很多理论也可以生活中各方面被应用,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体验经济学带来的乐趣。这个术语叫转移国内矛盾。。。
一战就是因为欧洲经济衰退,消费不足,转而向外扩张,比如中国的鸦片战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中国经济发展是封闭式的,而且一切良好,英国商品打入不了中国,国内商品滞销,所以强力撬开中国市场大门,除了鸦片,其实还有很多其他货物一同倾销到中国,比如羊毛制品。。。
所以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战争,人家可不是三岁小孩,发动战争主要就是要把你不需要的商品卖给你,给自己的经济发展谋出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9
比如美国当年经济危机美元失衡影响了全世界的贸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