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谁是比较懒的那个呢?

如题所述

我认为《西游记》中比较懒的那一个应该是白龙马。

《西游记》中取经路中基本上没有看见白龙马出手,事实上他只出过两次手。

在宝象国唐僧被黄袍怪变成老虎,小白龙就变成美女去杀黄袍怪,然后受伤跑了。
小白龙为什么这次出手了呢?
且看原著,"我今若不救唐僧,这功果休矣!休矣!"
看到没功果休矣,威胁到小白龙的前程了,小白龙出手了。

不难看出如果这次不是威胁到他的前程了,应该也是懒得出手的。

说起小白龙这个角色,其实也有些争议,那就是,他到底算不算是唐僧的徒弟?

原著中,第15回,在鹰愁涧那里,并没有出现白龙马认唐僧为师傅的情节,而到了黄袍怪那里,白龙马战败后遇到猪八戒,却叫出“师兄”一词。如此说,白龙马理应算是唐僧的徒弟之一。然而,如果说小白龙是唐僧的徒弟,那么排名上又有了另外一个争议。按道理,小白龙是继孙悟空之后加入取经团队的,按照先后来看,小白龙理当是二师兄,猪八戒是三师弟,沙僧四师弟。但小白龙在黄袍怪那时却喊猪八戒师兄,而在朱紫国那里则喊猴猪沙师兄,可见小白龙应该是四师弟。所以,小白龙在取经团队里的身份似乎有些尴尬......而且,更尴尬的是,印象中,小白龙出场的次数很少。依稀记得,除了鹰愁涧外,他之后一共说话两次,出场两次。一次是大战黄袍怪,让猪八戒花果山去请孙悟空。另一次是大战万圣公主(原著里没有该情节),还有一次是朱紫国治疗国王那里说过一次话。

从小白龙的战绩看,很一般,他两次大战皆失败,其战斗力似乎在沙僧之下。

不过,小白龙也并非一无是处,除了驮运唐僧外,他还有两大绝活,但他在取经路上却不肯轻易使用。

拓展资料

《西游记》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语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7

《西游记》谁最懒当然是西游记骨灰级的大佬佛祖了。

你看西游记中有比他厉害的boss吗?佛祖身下坐着“莲花座”平时坐在莲花座上指挥一下手下干活,开会到他家,能动动嘴绝不动动脚的角色,很少有能请动他出去干活的。

他平时最多是研究研究佛法,修心养性,你看 西游记中佛祖连门都很少出过,有可能 他还是个宅男呢?要说世界上谁过得最舒服的要属佛祖了。你看佛祖找孙悟空,直接派个手下去就可以了,根本不用他出脚。

看到西游记中佛祖身下的莲花台了吗?出行都不用走路的,比我们现在出行还方便。

西游记有看过佛祖出门打过妖怪吗?和孙悟空那次佛祖自己用他的手把他压到手底下。

人物介绍:

如来佛祖,是出自于中国明代古典著名神怪小说《西游记》中的“佛界之主”,法力高深莫测,掌握着无边佛法和众佛与菩萨,修为乃丈六金身,贵为群佛之首,统领众多佛门弟子,以广大高等的无量佛法传教万佛,曾降伏过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也曾帮助唐僧师徒四人收伏妖法高强的六耳猕猴和金翅大鹏雕等妖魔鬼怪;最终将取经成功的唐僧师徒全体正式封为座下的佛家弟子。


资料扩展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

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第2个回答  2022-05-08

《西游记》中猪八戒是比较懒的那个人。


原文表现猪八戒懒惰贪睡的情节:

第二十八回,在黑松林化斋的路上,他寻思,“我若就回去,对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了这许多路。……也罢,也罢,且往这草科里睡睡。”
第三十二回让他巡山,“他一头钻得进去,使钉耙扑个地铺,彀辘的睡下。”

人物介绍
猪八戒,是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四大主要角色之一,法号悟能,浑名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孙悟空的二师弟,沙僧的二师兄。

猪八戒前世为执掌天河八万水兵的"天蓬元帅",精通三十六般变化,所持的兵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耙(俗称九齿钉耙)。因调戏霓裳仙子被贬下凡尘,投了猪胎,生的猪头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落草。后受观音菩萨点化,入赘高老庄务农,等待取经人。孙悟空收服他成为唐僧的二徒弟,取名"八戒",与孙悟空、沙悟净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几经劫难,因挑担和保护唐僧有功,成了正果,被佛祖封为"净坛使者"。

性格特点

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嘴巴甜。但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猪八戒贪吃贪睡,自私自利,好进谗言。他常常想捉弄人,但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就是作茧自缚。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懒做这一点猪八戒更是优秀。能明天做的事今天绝对不做,能将来做的事一定不会立即做;要做也请别人去做,就说小事吧,有沙师弟在用得着猪师兄吗?如果是大事,只要有悟空大师兄在,猪八戒绝不会去抢师哥的功劳。西天取经的路上,沙僧和师傅等一旦被妖精拿住,别人都急得跳圈,唯八戒不急不躁,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当然前提是师兄孙悟空不被擒获。

形象意义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时代意义。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不习惯更不喜欢长期在外奔波的行旅生活,他护僧取经是出于无奈的,所以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要散伙,卖行李、嚷着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日子,这种回归土地、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农民意识和农民心理。
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劳动人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着土地而养成的顽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对立,表现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还表现着明代社会好色好货思想的沉淀,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具有那个时代的思想特色。

第3个回答  2022-04-30

西游记:最辛苦的不是孙悟空,而是猪八戒,最懒的人是沙僧。

说到西游记,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孙悟空了,在整个取经路上,孙悟空能耐最大,似乎也是最累的人。但仔细再看一遍西游记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团队中最辛苦的并不是孙悟空,而是呆头呆脑的猪八戒。


这猪八戒呆头呆脑,明明就是个好吃懒做,贪财好色之徒,怎么就成了三个徒弟中最辛苦的一个了呢?其实在原著中,猪八戒并不是负责牵马的,沙僧才是牵马的,猪八戒是负责挑担子的。他身为二师弟能耐比沙僧要强,不仅要挑担子,遇到妖怪时还得放下行李跟着孙悟空去打妖怪。



厉害的妖怪他打不过,几乎都是有孙悟空来收拾,而剩下的成千上万的小妖精则是有猪八戒来降服。孙悟空本事这么强大,当初十万天将都拿他没办法,那几个妖怪头头对他来说也费不了多大功夫。但是那鞋小妖精就不一样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么多小妖精联合起来对付这八戒一人,那实力可要比那几个妖怪头头强多了。



在三个徒弟中,猪八戒也是唐僧最喜欢的一个徒弟,平时唐僧生气了都是猪八戒哄唐僧开心。比如当时孙悟空被赶走后,唐僧一路上都在抱怨,这时候猪八戒不仅要安慰唐僧,唐僧饿了猪八戒还得去给他找吃的。这又挑担子、又打妖怪又哄唐僧开心,还得照顾唐僧的饮食,一个人干这么多活,也是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而孙悟空呢,他除了打妖怪和偶尔帮唐僧讨要斋饭之外,似乎也没做什么,遇到打不过的妖怪也是请别人帮忙收拾的。而且好几次打妖怪上去就是一棒,不仅让妖怪给逃跑了,自己还被唐僧训斥了一番,可见孙悟空和唐僧的关系是最糟糕的。



沙僧是最懒的一个,他就是个牵马的,而这马可不是一般的马,根本就不需要管。有时候也会跟着两个师兄去打妖怪,但从头到尾只打死过一只妖怪,他并不是没有实力,只是他根本就不想出力。有时还会打个顿儿,眼睛一睁开师父就不见了,好几次还和唐僧一起被妖怪给抓走了。不仅师父没有保护好,反而给别人添了不少麻烦。


这应该和观音当初对他的承诺有关,当时观音承诺他如果成功保护唐僧取得正经,就免去他的刑罚,官复原职。可是沙僧都已经把玉帝给得罪了,再让他回去做玉帝的卷帘大将,玉帝肯定也不待见他。所以沙僧根本就不想官复原职,他只想免除刑罚。所以相对于另外三个人来说,沙僧没有什么追求,所以取经路上他也不怎么愿意出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5-08

最懒的是沙僧

一个师徒五人取经的故事轰动了几百年,其中神鬼故事,妖怪传说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在这四个徒弟之中,大家都觉得猪八戒最会偷懒,还经常把散伙挂在嘴边。


可是小编确认为《西游记》中最偷懒的人其实是沙僧。

一路打怪升级,师徒五人最后终于见到大boss,收获了自己想要的荣誉和地位。虽然结局很圆满,但是在取经途中却生出很多事端,四个徒弟也并非团结一致,而是各怀鬼胎。

在四个徒弟中,八戒一直是懒惰的代表,受到了取经队伍其他人的不公正言语对待。可是八戒心里是委屈的,打妖怪的时候我也出力了,师傅被妖怪抓走时我也着急。可能就是因为总是抱怨,结果就落得贪吃懒惰的标签。

可是我们抛开这些表象的东西,深挖每个人物的行为和语言,你就会发现,其实四个徒弟中最会偷懒的是沙僧。而且沙僧还是骨灰级的偷懒选手,没怎么出力最后也获得了胜利的果实。

一开始这个担子是唐僧的两个跟班挑,两个跟班死了之后,收了孙悟空,就由孙悟空挑。降了猪八戒,就由猪八戒挑。后来流沙河又降了沙僧,按说就该沙僧挑了。排资论辈嘛,当然该沙僧挑。

  可是,这个移交工作竟然没有完成下去。

  收了沙僧之后,还是猪八戒挑。

因为沙僧,他就是个牵马的,而这马可不是一般的马,根本就不需要管。有时候也会跟着两个师兄去打妖怪,但从头到尾只打死过一只妖怪,他并不是没有实力,只是他根本就不想出力。有时还会打个顿儿,眼睛一睁开师父就不见了,好几次还和唐僧一起被妖怪给抓走了。不仅师父没有保护好,反而给别人添了不少麻烦。

这应该和观音当初对他的承诺有关,当时观音承诺他如果成功保护唐僧取得正经,就免去他的刑罚,官复原职。可是沙僧都已经把玉帝给得罪了,再让他回去做玉帝的卷帘大将,玉帝肯定也不待见他。所以沙僧根本就不想官复原职,他只想免除刑罚。所以相对于另外三个人来说,沙僧没有什么追求,所以取经路上他也不怎么愿意出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