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关的风俗

必须有3条就给分
立刻

  娘子关,亦称苇泽关,是长城著名的关隘,出入山西的咽喉要地。相传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曾率军镇守此关,故得名。娘子关地势险要,是历朝历代的军事重镇。就在距平定娘子关5公里的董寨村,至今流传着一种奇特的风俗——跑马。每年的正月十六这天,董寨村及邻村的农民,都身穿各种古装服饰,牵着自家饲养的用来农耕的马、驴或骡子,聚集在董寨村,在一条长100米、宽4米左右的古巷中循环奔跑。马上不装马鞍,骑马的人双腿紧夹马身,双手平举,飞奔而过。人们专门在马跑的古巷道上撒下许多灰渣,马跑过时灰尘飞扬,其用意一是马奔跑时防止被滑倒,二是渲染气氛。参加跑马的马匹、骡驴,少则十几匹,多则三四十匹。跑马者从上午9时到下午2点不间息地奔跑,其间还穿插着农民自编自娱的舞狮、扇子舞,另外各种戏曲人物也闪亮登场。

  这里的农民每年正月十六举行这样一种跑马习俗,其独特之处就是赛跑的马都是农民自家饲养的牲畜,而不是专业训练的赛马,而且参加跑马的目的并非决赛胜负,而意在消除一年中的病魔灾难,跑出希望,奔向美好的明天。传说这种风俗起源于唐朝,是当时驻扎在娘子关的唐军中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后来它流传到民间,成为老百姓欢庆五谷丰登,祈祷国泰民安、万事如意的庆祝活动。今天,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农民们,在继承了这种独特的风俗民情基础上,又赋予了它新的时代特征:祝愿我们的祖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祝愿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幸福快乐!
  http://www.hudong.com/wiki/%E5%A8%98%E5%AD%90%E5%85%B3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05
民歌艺术:山西,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就有很大的成就,《诗经》中“唐风”、“魏风”包括《伐檀》、《硕鼠》都是山西民歌。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它自己的民歌。据有关方面统计,现在已经收集起来的民歌达两万余首。山西的民歌不仅多,而且地方色彩十分鲜明。山西各地的民歌,在艺术风格上是很不相同的。河曲、保德、偏关一带的民歌,音调高亢,音行跳跃性大,因此听起来颇有塞上高原的那种特有的辽阔、雄浑之感,而且抒情憨直、泼辣,朴素明快之中,又洋溢着诙谐、缠绵之美。忻州、定襄民歌,大同、阳高、朔县民歌,比起河曲民歌来,又各有其特色。左权民歌自成脉系,清新、柔媚。其中有不少“三拍子”情歌,这是其他民歌中所没有的。祁县、太谷民歌,还有寿阳、太原民歌,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较为灵活、自由、富于变化。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板,乡土习俗气味较重。沁源县的民歌善于抒发当地农民在现实生活中的热烈感情,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民间舞蹈:许多专家们又称山西为“民间舞蹈之乡”。据唐人苏鹗著《苏氏演义》载,远在先秦,太原地区就有以“战蚩尤”为内容的较为优美的舞蹈流行于民间了。在运城侯村发掘的汉墓中,也曾发现过刻有男女舞伎相对起舞的“百戏楼”模型。在山西其他地方发掘的唐代古墓中,还有好些神姿俱佳的舞童形象。山西的民间舞蹈种类很多,到现在为止,大约还保留着二百余种。如:“鼓类舞”就有“花鼓”、“转身鼓”、“花庆鼓”、“扇鼓”、“五虎爬山”、“穿箱锣鼓”、“腰鼓”、“口含花鼓”、“牙鼓”等近二十多种。山西“花鼓”,形式多样,分高鼓(鼓挂胸前)、低鼓(鼓挂腰间)、多鼓(腰、胸、肩各挂一鼓)等。山西“花鼓舞”以运城、临汾地区为盛。如万荣县十七个乡就有十三个乡有花鼓舞队。有的镇上每条街都有一垛花鼓,因而被称为“花鼓之乡”。山西的“秧歌舞”遍及三晋。大体可分为北路的“踢鼓子秧歌舞”、“汾孝地秧歌舞”、“原平风秧歌舞”、“左权小花戏舞”、“侯马白店秧歌舞”、“临汾伞秧歌舞’等几种类型。此外,还有“狮子舞”、“龙舞”、“高跷”、“旱船”、“背棍”、“抬阁”、“吹弹歌舞”以及各式各样的“灯舞”等等。山西的民间舞蹈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反映社会生活蕴含深厚,抒发感情细腻逼真,而且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十分默契。二是戏剧性较强。不管那种舞蹈,都穿的是戏剧服装,脸谱化妆,也均系戏剧式的。在表演内容上也多有借助戏剧剧情的。三是戏、歌、舞相杂,如河曲的《二人台》,既是民歌又是民舞。还有的是杂技、舞蹈、戏剧的统一。如“高跷”、“旱船”、“狮子舞”、“龙舞”、“背棍”、“铁棍”等等。

民间音乐:山西,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遗产和得天独厚的民间音乐发展土壤。比如中华民族音乐唯一有史料记载的一位最早、最有名的音乐家师旷,就是山西洪洞人。他是春秋时期晋国乐师,我国古代《阳春》、《白雪》等名曲就出自他手。山西珍贵的“古典乐曲”很多,至今仍有不少在民间流传。现在我们看到的山西民间乐器,也大都是自古传下来的。这些乐器,以丝竹为主,如笙、管、笛、胡琴、板胡、三弦、唢呐、琵琶、筝、巴乌、各种鼓器、铙、钹、锣、镲等,山西的民间乐曲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由各地吹鼓手班子演奏的“鼓吹器乐曲”,山西的鼓吹乐遍及全省,而以忻州和晋中地区的规模最大、最有名。如原平、繁峙、代县一带的《大得胜》及《八大套》等。一类是由各地群众闹红火时用多种乐器演奏的曲调,最有名的是长治的“八音会”和洪洞的“威风锣鼓”等。一类是由僧道流传下来的“庙堂音乐”或僧道杂乐。最有影响的要数五台山僧人演奏的庙堂音乐了。山西的民间器乐艺术,往往与说唱艺术结合在一起。象“潞安鼓书”、“襄垣鼓书”、“晋北道情”、“永济道情”、“阳城道情”、“翼城琴书”、“武乡琴书”等,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戏曲艺术: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汉代,山西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到了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到处活跃着诸如滑稽戏、影戏、歌舞戏、百戏、技艺戏等多种土戏,这些土戏在当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型。后经泽州(今晋城)说唱艺人孔三传把单宫调改为诸宫调,就把山西实际也是全国的戏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而山西,不仅“名伶辈出”,同时还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仅以元代戏台而论,目前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上都在山西晋南。如临汾魏村牛王庙至元二十年建的“乐亭”,临汾东关村至元五年建的戏台,翼城武池村乔泽庙至元九年建的乐楼等等。到了明代,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民间艺人,又大胆地把北杂剧唱腔进行改革,把胡琴、锣鼓、唢呐等吸收入戏曲,特别是出于换板式的需要而加了一付枣木梆子,这样就在山西境内出现了“蒲州梆子”戏。后由蒲州梆子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及风俗人情相结合,就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此外,山西的戏曲剧种繁多,全国三百多个剧种,山西就有五十四个,占到六分之一。山西的职业剧团现在有二百多个,从业人员达一万五千人。在五十四个剧种中,中路梆子博采众长,再加上地理、历史等原因,逐渐发展为山西的代表戏曲,所以人们又称中路梆子为“山西梆子”和“晋剧”。

剪纸艺术:山西的剪纸艺术,从风格上说,基本上分为粗犷、质朴的单色剪纸和婉约柔丽的彩色点染刻纸两大类。前者遍布晋南、晋东南、晋中、晋西北,后者集中于雁北一带,其中尤以广灵称最。在山西的民间剪纸中,有不少纹样,是用谐音手法设计的。如用“鸡”、“馨”、“如意”的形象表示“吉祥如意”;用“莲”、“鱼”形象表示“连年有余”;用“莲花”、“桂花”等形象表示“连生贵子”等。还有的纹样是传说中的象征物表示的,如“鹿”、“鹤”表示长寿,用“龙”、“凤”组在一起表示婚喜,即“龙凤呈祥”。在大量的剪纸作品中,可以看出以“龙”、“蛇”、“鱼”、“蛙”为内容的纹样最多,这正是以龙蛇为图腾的华夏民族文化的最大特征。山西民间剪纸不仅写实生动,而且艺术想象力极为丰富。山西的民间剪纸还和各地群众的各种民俗活动,包括一年四季的传统节日、礼俗及生、婚、寿、丧等紧紧相连。

皮影艺术:山西的皮影艺术,早在我国宋代就广为传播。皮影多以牛皮为料雕镂而成,造型极为丰富,从天上到地下,从人物到走兽飞禽无所不有。皮影以平面曲线构图,人物全为正侧面形,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俱全,与戏剧脸谱、服饰相似。表演时挑签人以三根小棍操纵皮影人物的身躯及四肢,借助灯光把影像投射在“纸窗”或“沙窗”上,看起来别有一番风趣。

年画艺术:山西的木版年画,始于宋、金时代。其中晋南木版年画,与河北武强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山西的木版年画,内容上多为吉祥喜庆,常见的形式有灯画、中堂画、条屏、贡笺、窗画、门画、灶龛画、影壁画、门头画、桌裙画等多种。山西的木版年画,构图饱满,色泽明快,线条简练,格调粗犷,而且装饰性很强。

--------------------------------------------------------------------------------娘子关,亦称苇泽关,是长城著名的关隘,出入山西的咽喉要地。相传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曾率军镇守此关,故得名。娘子关地势险要,是历朝历代的军事重镇。就在距平定娘子关5公里的董寨村,至今流传着一种奇特的风俗——跑马。每年的正月十六这天,董寨村及邻村的农民,都身穿各种古装服饰,牵着自家饲养的用来农耕的马、驴或骡子,聚集在董寨村,在一条长100米、宽4米左右的古巷中循环奔跑。马上不装马鞍,骑马的人双腿紧夹马身,双手平举,飞奔而过。人们专门在马跑的古巷道上撒下许多灰渣,马跑过时灰尘飞扬,其用意一是马奔跑时防止被滑倒,二是渲染气氛。参加跑马的马匹、骡驴,少则十几匹,多则三四十匹。跑马者从上午9时到下午2点不间息地奔跑,其间还穿插着农民自编自娱的舞狮、扇子舞,另外各种戏曲人物也闪亮登场。

这里的农民每年正月十六举行这样一种跑马习俗,其独特之处就是赛跑的马都是农民自家饲养的牲畜,而不是专业训练的赛马,而且参加跑马的目的并非决赛胜负,而意在消除一年中的病魔灾难,跑出希望,奔向美好的明天。传说这种风俗起源于唐朝,是当时驻扎在娘子关的唐军中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后来它流传到民间,成为老百姓欢庆五谷丰登,祈祷国泰民安、万事如意的庆祝活动。今天,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农民们,在继承了这种独特的风俗民情基础上,又赋予了它新的时代特征:祝愿我们的祖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祝愿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幸福快乐!
第2个回答  2009-03-06
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