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火在战争中的运用几乎与人类社会的演变同步。早在公元763年,希腊人发明了被称为“希腊之火”的纵火剂,并首次将其用于实战,对撒拉逊人的舰队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拜占庭帝国在717年使用了一种名为“拜占庭液火喷射器”的喷火兵器,它在抵御阿拉伯军队围攻君士坦丁堡的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尽管具体细节鲜为人知。中国的喷火技术同样源远流长,南北朝时期已使用石油进行火攻,五代时期出现了铁筒喷射火洞的“喷火”设备,北宋初年,火药应用于军事后,出现了更为完善的“猛火油柜”,以石油为燃料,通过铜管和唧筒实现喷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率先在比利时使用了喷火器,随后各国纷纷仿制。这标志着喷火器作为一种火焰武器得到了显著发展。20世纪30年代,各国如德国、英国、苏联、法国和日本等纷纷制造了各种形式的喷火器,包括轻便和重型型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喷火器技术飞速发展,燃料、喷枪设计和点火装置均有重大改进,各国在实验与改进中不断推出新型喷火器。
进入50年代,喷火器出现了两大动力原理的变革:一种以美国M2A1-7式为代表,利用压缩气体;另一种以苏联ЛПO-50式为代表,采用火药作为压力源。这两种喷火器在结构和性能上均有显著差异。60年代至80年代,喷火器进入了一个激烈的变革期,如美国通过创新燃烧机制研发出燃烧火箭弹发射器,而苏联和联邦德国等国也研发出了新型火焰弹式火焰武器。同时,传统的液柱式喷火器也在工艺和设计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意大利的T-148/A式喷火器,成为现代液柱式喷火器的典范。
喷射燃烧液柱的近距离火攻武器。亦称火焰喷射器。主要用于攻击火力点,消灭防御工事内的有生力量,杀伤和阻击冲击的集群步兵。喷火器喷出的油料形成猛烈燃烧的火柱,能四处飞溅,顺着堑壕、坑道拐弯粘附燃烧,杀伤隐蔽处的目标,并有精神震撼作用。由于燃烧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和产生有毒烟气,能使工事内的人员窒息。在攻击坑道、洞穴等坚固工事时,喷火器具有其他直射武器所没有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