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译文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2-16

译文是: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出处: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桃花源记》。

原文节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扩展资料

桃花,在我国古代的意象中一直是美好的代表。从古老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喜事,到“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景,桃花都用它的灼灼之姿,将诗里诗外渲染出一片绰约的风姿。而陶渊明笔下与世隔绝的村落,就坐落在这样的一片桃花林中,极尽世间美好。

就像是欧洲对于乌托邦的向往一样,桃花源同样也寄托着国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它完美的避开了战乱,在与世隔绝中民风淳朴,田间阡陌纵横,壮年劳作,黄发垂髫怡然自得。

一切都和谐美满,也许这样的生活在我们现在看来十分普通,但放在东晋那样社会动荡的大环境下,陶渊明对于他们字里行间的欣羡就显得无比自然了。

文人往往是时代的诉说者,他笔下的文字不仅是自身的所思所想,更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诉求。陶渊明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年轻时是有着“大济苍生”之志的,但奈何东晋时期政治黑暗、门阀制度森严,让他对这样的朝堂失去了信心。

于是便有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有了采菊东篱下的千古之作,有了世人憧憬万分的桃花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