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翻译下啊

永乐末,常山护卫指挥孟贤等与
宦官黄俨结,谋弑帝,废太子而立赵王。其党高正者,瑜舅也,密告瑜。瑜大惊
曰:“奈何为此族灭计。”垂涕谏,不听。正惧谋泄,将杀瑜,瑜遂诣阙告变。
按治有验,贤等尽伏诛,而授瑜辽海卫千户。仁宗即位,擢锦衣卫指挥同知,厚
赐之,并戒同官,事必白瑜乃行。瑜持大体,不为苛细,廷中称其贤。
宣德八年进都指挥佥事,充左副总兵,代陈瑄镇淮安,董漕运,累进左军都
督佥事。淮安,瑜故乡也,人以为荣。在淮数年,守瑄成法不变,有善政。民有
亲在与弟讼产者。瑜曰:“讼弟不友,无亲不孝。”杖而斥之。又有负金不能偿,
至翁婿兄弟相讼者。瑜曰:“奈何以财故伤恩!”即代偿,劝其敦睦。二卒盗败
舟一板,有司以盗官物,坐卒死。瑜曰:“两卒之命,抵败舟一板耶?”竟得末
减。岁凶,发官廪以振。然性好货,为英宗切责,而前所发不轨事有枉者。正统
四年,议事入京。得疾,束两手如高悬状,号救求解而卒。

永乐末年,时任常山胡卫指挥的孟贤等人和宦官黄俨相勾结,预谋刺杀皇帝,废掉太子之后拥立赵王。党羽中有一位很正直的人,是瑜(没有上下文,不知道此人是谁)的舅舅,就把这件事情偷偷告诉给了瑜。瑜大吃一惊说,怎么才能把这些人除掉呢。于是就哭着向皇帝进谏,皇帝没有采纳。仁宗继承皇位,命令他担任锦衣卫指挥,重重赏赐了他,并且告诫其他官员,凡事一定要告知瑜之后才能行动。瑜主持大局,不做苟且细作之事,宫廷中都说他很贤德。
宣德八年升任进都指挥佥事,任左副总兵,代理陈瑄镇守淮安,监督漕运,后来升任左军都督佥事。淮安是瑜的故乡,人人都以他为骄傲。瑜在淮安很多年,遵守陈瑄制定的法令不变更,有仁慈的政策。百姓有父母在而与兄弟争夺财产的,瑜说,状告弟弟是不友善,没有亲情没有孝道,仗责之后把告状的人赶走了。还有人欠债不能偿还,以至于岳父和女婿兄弟互相状告,瑜说,怎么能因为钱财伤害感情呢。于是就代为偿还,并且劝他们要和睦。有两个士兵偷盗了废弃的船上的一块板子,有人告发他们盗取宫中财物,定了死罪。瑜说,两个士兵的命只值一块废弃的船板吗,最后士兵的死罪获得了减免。灾年的时候就发官府的粮食赈灾。因为喜欢贩卖货物,被英宗责备,之前被处罚的犯罪的人趁机冤枉他。正统四年,到京城议事。生病,合起双手好像高高举起的样子,喊着希望得到解脱之后身亡。

参考资料:没看过这篇,很多字词的精准意思已经记不清楚了,翻译不当之处望见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