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夷陵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刘备会输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这场战役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进行了详细描写和记载。
公元219年,曹操和刘备的汉中之战,以刘备取胜而结束。但这次汉中之战,刘备也属于惨胜,为了支持他打下去,西川都出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局面。
同时这一战,也让曹操元气大损,大将夏侯渊战死,丢失了还没捂热乎的汉中,且更要命的是,这是曹操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败给了刘备,可谓实力、地盘、心理的三重打击!
哪料曹操还没缓过神来,关羽的襄樊之战又开始了!曹操想亲征已不可能了。统帅级别的战将瞅来瞅去,就只有于禁!可于禁却被关羽一个水淹七军全军覆没。
曹操彻底没牌,准备迁都。这时司马懿提议联合孙权。理由是关羽嚣张了,孙权必不会高兴。因为一旦关羽胜了,平衡就会被打破。曹魏虽受损严重,还有北方可依托。孙权则沦落为“配角”,三国中实力最弱了。
且更要命的是,曹魏之所以一直拿东吴没办法,是因东吴的水军厉害,曹魏的水军太菜。关羽一直统领荆州水军多年,是水战行家,完全可硬刚东吴。可谓关羽不死,孙权难安。
就这样,曹操联合孙权。而孙权也看到了关羽一旦得手,局势变化对自己太不利,于是“背后捅刀”。就这样吕蒙、陆逊,一个装病,一个示弱,麻痹住了关羽,然后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内部反水,最终兵败被杀。
刘备得知消息后傻眼了,这不科学,之前的战报都是我“二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咋突然就败了,还被杀了?原来都是你孙权背信弃义导致——孙权,我跟你拼啦!
这便是夷陵之战的起因——关羽被杀、荆州丢失。由于汉中之战,西川被掏空了,刘备就算想立刻发起攻击,都不现实。蜀汉、东吴、曹魏,三方都进入到了休养生息状态,谁都打不起。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立马篡汉,刘备称帝。公元221年,西川经过两年的修养后,刘备不顾赵云等人的劝阻,悍然发动了夷陵之战。
二、夷陵之战的影响
夷陵之战,跟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并称为三国三大战役!
官渡之战的影响是,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成为霸主,大有一统三国的气概。
赤壁之战的影响是,奠定了天下三分格局,曹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时机。
而夷陵之战的影响则是:三国未真正意义上开始之前(孙权未称帝),曹魏最后一次提前一统天下的时机。
本来曹魏就实力最强,如今刘备和孙权互殴,就等于给了曹丕一次千古难逢的时机,无论他选择打击谁,都能将三国鼎立,导入双雄争锋。而以曹魏的实力,统一天下则会成为大势所趋。
可惜雄主曹操已死,曹丕终究太年轻,出现了神操作,选择作壁上观了!全程看着刘备和孙权,打了个一地鸡毛,还秀智商般的指点战局——完全搞不明白,曹丕哪来得如此闲情雅致。
直至刘备惨败给陆逊,夷陵之战结束,曹丕才似乎意识到问题:坏了,难怪我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我竟然被孙权这小子,捏了一把脸蛋!气急之下曹丕启动伐吴之战,却来了个劳师动众,无功而返,算是“公费旅游”了一把。
由此“夷陵之战”,也被称为“三国时期”最诡异的一次大战,本来能提前一统三国,最终却成了没有胜利者。
刘备输的底裤都要掉了。东吴也严重受损,不得不随后跟蜀汉联合。曹魏错过了最后的绝佳时机,且还来了个“劳师动众”伐吴无功的尴尬结局,再想干翻蜀汉或东吴,几乎不可能了。
三、刘备为何输给陆逊?
了解完“夷陵之战”的全过程,想必人们都会奇怪,刘备为何会输给陆逊?且还输得那么惨?莫非真如《三国演义》中那般,只因连营七百里导致?若如此,刘备也太脑子缺氧了,好歹也经历过赤壁之战,不知道“火攻”的威力吗?
笔者认为,《三国演义》只强调连营七百里这个因素,是曹丕带节奏的结果。
在刘备和陆逊打得不可开交之时,曹丕曾一面悠闲地“抠着脚丫子”,一面“唾沫乱飞”的指点过战局,他说:“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
即,刘备不会打仗,哪有连营七百里的?大军如此驻扎在,地势过于复杂的大片地方这是兵家大忌,等着吧,孙权必胜!
曹丕可谓三国第一“键盘侠”。连他老爸都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汉中之战还败给了刘备,曹丕打过啥仗?指挥过啥战役?读过几本兵书就指点天下了?既然这么牛,为何还被孙权捏了把脸蛋?须知孙权号称,三国最佳“人头快递小哥”。
所以曹丕这见解,只能是他一说,咱一听,连忙热烈鼓掌叫好,毕竟人家是皇上大哥,面子是要给的。
历来都是来自对手的评价才最犀利。那么陆逊有否真知灼见?别说,还真有!大致分为两点。
其一、避其锋芒,扼守要害。
陆逊给孙权的信中提出了“夷陵和猇亭”是吴国的咽喉,这两个地方绝不能丢,也就是说:最终决战会在这里,前期就是避开刘备锋芒,消耗刘备。
其二、建立信心,发挥长处
陆逊虽贬低刘备,认为他打了一辈子仗,却胜少败多,不是会打仗的人(这其实就是告诉孙权:别怕,要有信心。刘备败多胜少,那是没法子的事,他实力太弱)。
然后孙权指出,刘备“舍船就步”,没有水陆并进,是最大失误,这样就等于把机动权,拱手让给东吴的水军了。
东吴完全掌控了水上力量,可以机动作战,用步兵消耗,死顶,而水军则乘船想在哪打你刘备,我就哪打你。打完了上船就走,让你刘备干瞪眼!水军,是我们长处,要发挥。故而,陆逊当时就说:老大你就“接着奏乐接着舞”吧,刘备必败!
陆逊虽给孙权说了很多,但显然在陆逊眼中,刘备的最大失误,就是“舍船就步”导致。这是他击败刘备的关键点。后来也证明了这点,东吴水军把刘备大军分割,不但差点杀掉刘备,还导致了蜀汉大将黄权无法回归蜀汉,不得不投降了曹魏。
不论怎样,夷陵之战是三国的“定型之战”,从此三国格局短期内无法改变。由于刘备输得最惨。若非诸葛亮替他收拾烂摊子,蜀汉能否挺过来都是未知数,就更不要说,还能在诸葛亮的带领下,五伐中原(六出祁山),按住强大的曹魏摩擦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