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师型”教师?

如题所述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职业教育领域引入了全新的教师角色——"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不仅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方向,还规范了认定程序和标准,旨在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双师型”教师的诞生并非偶然,它源于国家对教育体系的深度思考。早在国务院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了“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重能力的教育者。然而,这一概念的实施过程中,曾面临一些挑战和困惑,例如对教师资格与教学能力、职业资格与实践能力之间关系的重新审视。


双师型教师的分类</


通俗来说,"双师型"教师可分为两类:一是拥有双职称的"双职称型"教师,他们在教师系列职称之外,还持有另一个相关行业的专业资格;二是"双素质型"教师,他们兼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双重素质,无论是理论知识传授,还是技能实践指导,都能胜任。


建设初衷与挑战</


我国在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时,面临着一些问题。教育政策与实际教学绩效考核不一致,导致教师队伍过于重视学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职业教育教师的发展政策与普通教育相同,导致高水平企业人才难以进入教育领域,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也面临困难。


认定标准的演变与反思</


虽然国家提倡"双师型"教师,但现有的认定标准过于侧重教师的已获得证书和荣誉,而非实际教学能力。这忽略了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与行业职业能力的对接问题,亟待改革。理想的认定标准应更加注重教师在岗位上的实践表现和职业能力提升。


面向未来的"双师型"教育</


对于高职和技校的专业教师来说,“双师型”不仅仅是个头衔,而是要求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目标,是提升教师的教学岗位能力,而非仅停留在资格认证层面。目前,许多省市已设立培训基地,鼓励教师投身于这一领域的建设,共同推动我国教育的改革与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