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简介

如题所述

梨园戏,一种源于福建省泉州市的传统戏曲剧种,主要在晋江、龙溪地区以及厦门和台湾省的闽南方言区域广泛流传。在东南亚的华侨聚居地,也能看到它的演出活动。


梨园戏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丰富的艺术遗产至今仍保留了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据记载,早在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就有名为“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这表明当时梨园戏已经在当地流行开来。梨园戏的表演形式多样,分为大梨园和小梨园,其中大梨园又分为“上路”和“下南”两个流派。每个流派都有独特的“十八棚头”(即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


在历史的长河中,上路戏特指源自浙江的戏曲,因其剧目内容相对古老,保留下很多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其中包含《赠绣箧》、《认真容》、《走鬼》等剧目)。其他如《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剧目也深受梨园戏爱好者的喜爱。




扩展资料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