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乐器“瑟”是什么?

如题所述

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丝弦乐器,拥有二十五根弦。《诗经》中提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和“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显示出瑟在古代音乐中的地位。虽然瑟在历史中曾经消失千年,但现代的“幽兰汉乐”演出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这乐器美妙音色的记忆。琴瑟和鸣,乐声如同流水、凤鸣、南风和月光,引领我们沉浸在自然的芬芳之中。
瑟是一种古代的拨弦乐器,外形类似琴,拥有25根弦,弦的粗细各异。每根弦下有一柱,按照五声音阶调音。在古代,瑟常与琴或笙一同演奏。
在古代文献中,瑟被描述为庖牺(即伏羲)所创的弦乐器。《说文解字》中提到:“瑟,庖牺所作弦乐也。”《礼记·明堂位》中有“大瑟小瑟”的记载,《尔雅》则解释为大瑟称为洒,且有二十七弦。传说中,伏羲制作了五十弦的瑟,后来黄帝将其改为二十五弦。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了蔺相如与秦王的故事,展现了瑟在宫廷中的使用。蔺相如为了捍卫赵国的尊严,曾以死相逼让秦王击缶,以此反击秦王对赵国的羞辱。
“击缶”在古代是一种低级的娱乐形式,常用于民间。缶是一种瓦制容器,用于盛放酒浆,秦人也会用它来打拍子。在《诗经》、《墨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有关于“击缶”的记载。
在李斯的《谏逐客令》中,提到“击瓮叩缶,弹筝博髀”,反映了秦国音乐文化的落后。在战国以前,秦国地处西陲,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正规的音乐教育,人们会在饮酒时击缶唱歌。到了战国中后期,秦国引入了中原地区的民乐,才逐渐形成了古典宫廷音乐。
在文化层面,“击缶而歌”被视为一种低俗的音乐形式,在中国文化中带有贬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