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最早起源于什么

春节最早起源于什么

  春节就是农历新年,是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降临,万象更新,象征着一年的开始;标志着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春节的起源:
  1、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上长着角,非常凶猛恐怖。“年”长年居住深山,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每个村里的人们全部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就是春节。
  2、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岁末年头祭神、祭祖活动(腊祭);传说最早在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农历的正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情况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6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如春节源于腊祭,春节源于巫术仪式说,春节源于鬼节说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春节,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此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2月20日,为1920年和1985年。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3
春节的由来有很多种版本,最常见的一种版本就是有一种叫做“年”的怪物,每逢过年都要出来吃人害命,所以大家就会熬夜,时刻准备干仗。后来有了鞭炮,于是便放炮将怪物赶走……

但传说毕竟是传说,听着玩玩可以,要当真可不行。所以敝人在此纯推理一下,提出一个靠谱一些的想法,欢迎吱友们砸砖吐槽。

首先从季节上说,在古代春节是立春的第一天,春天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禾草破土鸟兽出蛰,再说明白一点,就是俺们的老祖宗们有东西吃了!而在这之前的秋冬季节里,人们只能靠之前有限的冬储物资过活。但那时并没有历法,人们不知道冬天什么时候会结束,秋天什么时候会来,为了以应不时之需,他们在寒冷的季节中节衣缩食,只维持最低限度的能量供给。当终于发现天气暖和时,他们才能判断出食物储备的丰寡。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粮食储备都是会有部分盈余的,而且经过了一冬天的贮藏,很多食物必然会趋向变质甚至坏掉。如此一来,在这段时间内人们便可以放开肚皮把多余的粮食消灭掉。一方面可以好好打打牙祭,另一方面也防止了粮食腐败导致浪费的情况。

春天本身代表了希望,代表饿了一冬天的人们终于迎来了曙光。在这样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无疑是十分愉快的。而有了大肆饕餮的借口,这段日子就更加富有庆祝价值了。再者,冬末春初大地尚未完全萌苏,这段时间不能打猎也不能采集,人们便有了相当多的空闲时间来进行庆贺。反之在秋天虽然食物更加丰富,但因为大家都要忙着冬储,所以食物最为丰富的秋天反而没有纵情欢乐的时间。
第4个回答  2016-02-01
  春节的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闹非凡。至于 互相拜年宴请,则起自汉初,对此《通典》有所记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