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社会意识形态之 一。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读音:[ dào dé ]

引证:巴金 《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

例句:道德之演进,如大江之行,回旋起伏,变化万端,激浊扬清,终归于进步。

扩展资料


近义词:德行、品德

一、德行

读音:[ dé xíng ]

释义:道德和品行。

引证: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你没有那个瘾,交不上捐你去坐监牢。德行!”

二、品德

读音:[ pǐn dé ]

释义:品质道德。

引证:叶圣陶 《给少年儿童写东西》:“一定要使少年儿童喜欢看,看了能懂,能得到好处,无论在品德方面,知识方面,还是娱乐方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11
基本概念

“道德”一语,在汉语中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孔子《论语》云:”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功能 1.认识功能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2.调节功能 道德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3.教育功能 道德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4.评价功能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善”“恶”来评价社会现象来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5.平衡功能 道德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积极治理和防止对自然环境的人为性的破坏,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6.最初的调节功能 人类拟定道德原则的目的是调节利益关系,实现本阶级(社会或团体)利益最大化。 自由法则 一切不侵犯他人自由的自由都应受到保护。这条法则是自由主义者提出的检验一切道德规范的标准,不符合这条规则的道德就是不平等的、迫害弱者的奴隶道德。换句话说,只要是与他人无关亦未侵犯他人自由和利益的行为,不应该被认为是不道德的、邪恶的、可耻的,不应该受到任何暴力干涉或舆论谴责。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既是一个人的优良品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5-11
简单点说就是做人的基本守则。。
第4个回答  2014-05-11
一个人的修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