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后世的明朝皇帝没有再册立过一位皇太孙?

如题所述

顾名思义,皇太孙的意思是太子的儿子,也是名正言顺的接班人。而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册立过皇太孙之外,其余明朝皇帝均为再册立。这是因为明朝中后期皇帝的寿命都不长久,在位时间不长,没机会等到孙辈出生,或者孙辈出生时较小,不能堪当重任。而朱元璋和朱棣则不同,因此有机会立皇太孙。

首先,除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时间很久,及他的儿子朱棣篡位后夺得江山之外,其余的皇帝,从仁宗到武宗之后,都是寿命不长久的君王。继位时年纪不大,在位时间不长,多为没机会见到孙辈们出生的,更多的是即使见到孙辈出生,也不一定能等到孙辈年长,夭折的居多,再就是太过于年幼,无法堪当大任。倒是神宗能册立皇太孙,但最好因为万历年间党羽相争的结果,导致神宗未立皇太孙。因此自永乐朝之后再没有册立过皇太孙。

其次,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原本立下了长子朱标为太子,正常情况的话,待朱元璋去世之后,可由太子朱标继位即可。可朱元璋在位时间较久,熬死了太子朱标。后经过朱元璋小半年的思考,最终还是决定册立朱标的长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册立皇太孙的意思就是要跳过儿子,直接将大明王朝的基业交到了孙子朱允炆的身上。因此这是明朝朱元璋立的第一个皇太孙。后来朱棣夺下江山,继位时已经人到中年,不仅儿子众多,孙子也已经年长,因此从孙子辈中挑选继承人才是正确之举。这就有了第二个皇太孙。

在我国古代,册立皇太孙的皇帝本来就少,大多数也都是年纪和在位时间长短的问题。因此,明朝除这两位皇帝之后,再无册立过皇太孙的皇帝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7

在明朝时期,皇帝都有册立皇太孙的皇家传统。然而到了明朝后期,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后世的明朝皇帝没有册立过皇太孙。其主要原因在于后世的明朝皇帝基本上都是短命,在自己皇孙子还没有出生就已经驾崩,所以也谈不上册立皇太孙一说。

在明朝时期,皇长孙与皇太孙并不相同。皇长孙只是皇帝的第1个嫡出孙子并没有什么实权,皇太孙却是皇帝越过儿子,直接让孙子将来继承大统。明朝这个规矩是从朱元璋开始,当时皇太子离世,朱元璋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册封太子的长子为皇太孙,将来直接跳过儿子,让这位皇太孙继承大业。朱元璋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后来也决定将皇太孙这个名号写入明朝律法,从此明朝就一直有皇太孙这个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历史上只有朱瞻基这位皇帝是皇长孙,也是皇太孙。朱瞻基在当皇太孙时,明朝还有太子尚在。但是皇帝,将监国一任交给皇太孙朱瞻基。而在皇太子去世之后,直接由皇太孙继承皇位。这种顺位方式避免了皇帝众多皇子之间的纷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皇太子起到保护作用。

然而到了明朝后期,皇帝不再设立皇太孙,朱瞻基成为明朝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孙。明朝之后的皇帝仁宗、宣宗、英宗、景皇帝、宪宗、孝宗这些后世皇帝在即位之后并没有长命百岁,自己孙子还没有出世就已经先行驾崩。除此之外还受到朝廷内部纷争,以及众多皇子之间明争暗夺的影响。后世皇帝孙子,不是在他有生之年夭折,就是在有生之年没有等到孙子出世。虽然您是中在位时间比较长,但是他驾崩时孙子才三岁,并不适合册封为皇太孙。

第2个回答  2022-08-14
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皇太孙并没有什么用处,而且还会让更多的人去觊觎这个岗位,进而导致内乱。
第3个回答  2022-08-14
是因为当时的皇帝死的都比较早,他们的儿子早早就继位了,可能也是跟当时的战争频繁有关系。
第4个回答  2022-08-14
因为这样做容易引发更多的矛盾,对于江山的稳固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带来更多的弊端,所以取消了这样的传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