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直隶属于现在的什么地方

如题所述

河北省
直隶,中国旧省名,大约就是现在的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雍正、乾隆以后,逐渐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以南、辽宁省大凌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内蒙古自治区奈曼、库伦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设置州、县,划归直隶省,辖境逐渐扩大。1914年划长城以北改属热河、察哈尔两个特别区域。
宋制,地方行政机构以州令用劲,其直属京师者称直隶。元不属诸路及宣慰司或行省的府县,亦称直隶。明、清不属府而直属布政司的州称直隶州。
顺治十五年(1658)为直隶建省之始,大名府(今邯郸市大名县)为直隶省第一个省会。顺治十七年(1660)直隶巡抚移驻真定,真定成为直隶省的第二个省会。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保定为直隶省省会,至清朝灭亡(1911)直隶总督驻此,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中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26
  特指今河北省。
  直隶,中国旧省名。宋制,地方行政机构以州令用劲,其直属京师者称直隶。元不属诸路及宣慰司或行省的府县,亦称直隶。明、清不属府而直属布政司的州称直隶州。
  顺治十五年(1658)为直隶建省之始,大名府(今邯郸市大名县)为直隶省第一个省会。顺治十七年(1660)直隶巡抚移驻真定,真定成为直隶省的第二个省会。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保定为直隶省省会,至清朝灭亡(1911)直隶总督驻此,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中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1-26
  永乐十八年移都北京后,称直隶于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相当于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
  清朝初年北直隶改称直隶省,辖境依旧。
  雍正、乾隆以后,逐渐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张家口市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以南、辽宁省大凌河上、中游,西河上游以北和内蒙古自治区奈曼、库伦二旗等原蒙旗部分设置州、县,划归直隶省,辖境逐渐扩大。
  1914年划长城以北改属热河、察哈尔两个特别区域。
  1928年改省名为河北省。
第3个回答  2018-07-06
直隶,中国旧省名。宋制,地方行政机构以州令用劲,其直属京师者称直隶。元不属诸路及宣慰司或行省的府县,亦称直隶。明、清不属府而直属布政司的州称直隶州。特指今河北省。
顺治十五年(1658)为直隶建省之始,大名府(今邯郸市大名县)为直隶省第一个省会。顺治十七年(1660)直隶巡抚移驻真定,真定成为直隶省的第二个省会。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保定为直隶省省会,至清朝灭亡(1911)直隶总督驻此,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中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11-26
明朝时期有北直隶和北直隶之分,用于朝廷对两京的直接管理。
北直隶相当于一个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省、山东省的小部分地区。
南直隶相当于江苏省、安徽省以及上海市二省一市相当,与山东、河南、湖广、江西和浙江相接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