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了强迫症和余光恐惧症,谁帮我一下啊!

我这种情况很久了,从上初中二年级就成了这样,我记得第一次出现这种心理问题时情景是这样的“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暑假在一个老师家里补习功课,老师讲一道题,他把题目写在纸上,他坐在座位上把有题目的那张纸双手拿着让我们看题,我尽然眼睛看着题目,眼睛余光看着老师的脸,他坐在座位上双手拿着有题目的那张纸,纸后面一小段距离是老师的脸,我想控制余光只看着纸上的题目,可眼睛余光还是看着老师的脸,管不住余光,没办法我只好不看题目,不听他讲课了。之后也没想关于眼睛余光的问题。可上初中二年级时有一次上课,老师让我左边的同学我的邻桌回答问题,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我抬头看黑板时眼睛除了看黑板外,眼睛余光竟然看着回答问题的同学,我控制余光不看,可是余光就看,却不让余光看余光越看,后来就慢慢发展成以下情况了。‘问题是这样的“我在上课时坐在座位上眼睛余光总是看着两边的同学,我根本就不想看的,可眼睛余光就是看着,越去控制余光越控制不住,这样两边的同学就会感到我在看着他们,的确我眼睛的余光是在看着他们,他们会感到很难受,我也感到很难受,我这样根本没法学习啊,成坐立不安了,只能两只手支着头盖住自己眼睛余光的视线,这样也很难受啊,后来发展到我抬头看黑板时眼睛余光总是看着两边和前面两边的同学,他们同样也会感到我在看他们,我这样子心很乱啊,既影响他们学习,我自己也没法学习,又难受又没法听课,我学习本来还挺好的,班里前几名,后来就成倒数几名了,应为有这样一个强迫症,我失去了太多了。现在我没法好好的坐在座位上,总是支着头很难受,又没法听课,有种活着很难受的感觉,强迫症有泛化性,我的这种情况也在恶化,后来发展到我走在街上眼睛余光都会看两边的路人,上网时坐在电脑旁眼睛余光也会看两边的人,他们会感到我在看他们,的确我是在看他们,不过我用的是余光,余光要看的,我也没办法啊,这样我连上网都不能了,上网都要找一个角落上网了。后来接着又发展到围着一张桌子吃饭,我眼睛余光又会看我周围吃饭的人,他们也会感到我在看他们啊,我连吃饭都不安稳了。现在每次吃饭都成了这样了。只要与这类是的我眼睛余光都会看着别人,例如,坐在公交车座位上眼睛余光会看两边的人,坐火车的座位上也是这样,眼睛余光会看两边的人,病情一直在恶化,一直在发展壮大,在上初中有一次我记得有个同学和我吵架,他看着我的眼睛,我就感到很奇怪,后来我看别人脸时我总是看别人的眼睛,别人会感到我在盯着人家,可我不知怎样看别人的脸了,总是看着人的眼睛,我有时会想我以前是怎样看别人的脸呢,但是不知道,由于看别人的脸时我总是看着他们的眼睛,别人会感到难受,我与别人说话时都低着头,别人会觉得我不尊重他们,可我抬头看他们呢,他们会感到我盯着他们,我是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简直没法活了。这种情况从初中二年级到现在上大二,会不会很奇怪,我都成这样了还能上学这么久,混过来的,上课没听过课的,就自己看会书,有的知识自己根本就看不会的,所以学习成绩很差,数学啊物理化学本来是我喜欢的,成绩也是好的,后来呢,应为没法听课,都一点不会了。因为成了这样我失去了太多太多,失去了我的好成绩,本来我肯定可以考个好高中的。我该怎么办呢?看心理医生吗?没勇气去啊,学校到有个心理咨询的办公室,感觉像是形同虚设,我怎么办呢,那位好心人帮帮我呢,给说说几本关于强迫症的书,最好网上就能下载到的,或是回答我的问题,要仔细回答,懂得话就多回答点啊,谢谢了!!!!我这是不是余光恐惧症啊?是吧?余光恐惧症的定义是什么?谁帮我一下,谢谢!!!!

其实朋友,你的情况在我的个案中遇到很多,具体的先说说专业方面的知识,让你了解一下强迫症是这么发生的,接下来在说说应该怎么去改变现有的状况,请你耐心的看下去:

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患有强迫症的朋友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到及时的系统的完整的治疗。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心理医生和经济原因。为了能真正帮助这样的朋友,我结合自己成功的治疗经验,花了一定时间,整理出了下面的自救手册。如果它能给强迫症朋友一点实际帮助,也可以减轻由于我无法帮助更多的朋友所带来的自责和内疚了。
几乎所有的强迫症朋友都有大量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历史,很多人对治疗已经失去了信心。但你应该知道:过去不等于未来,以前治疗不成功并不意味着将来的治疗也是无效的,下面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经过全世界验证的治疗强迫症的有效疗法,当然自己操作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也只能靠各位朋友自己的决心,意志力与领悟力了。

◆ 强迫症形成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当某一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与自身的焦虑、痛苦或恐惧同时出现时,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就与自身的焦虑、痛苦或恐惧联系在一起了,通过条件反射,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就具备了使人焦虑、痛苦或恐惧的能力。当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具有闯入性,就是不可预知的无法控制的闯入我们的大脑时,就形成了强迫思维。

第二阶段

为了缓解这种焦虑、痛苦或恐惧回避和逃避行为就产生了,而且如果回避和逃避行为成功的缓解了这种焦虑、痛苦和恐惧,这些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一直保持下来。如上面所说,强迫思维往往具有闯入性质,所以很多引发强迫思维的情境难以真正回避,这时就会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比如仪式行为,来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这些仪式行为也因为能够暂时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而持续存在,我们就会认为这些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的唯一的有效方法。最终形成强迫行为。

在实施了强迫行为之后虽然焦虑、痛苦或恐惧得到暂时缓解,但我们马上就会后悔与自责,这使焦虑、痛苦或恐惧再次提高。由于后悔和自责,在下一次要实施强迫行为之前,我们就会极力控制和阻止,但最终失败还是实施了强迫行为,就再次陷入了后悔与自责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激烈的内心冲突就是强迫症朋友的最大痛苦来源。

◆ 自救步骤

一、确定自己的恐惧线索

1、 外在线索
大多数强迫症朋友恐惧他周围环境中的某个事物,比如某物体、人或者情境。如某一强迫洗澡的朋友,经过分析其实自己恐惧的是爱滋病病毒,害怕自己携带这种病毒并传染给家人。所以每次从外面回来必须长时间的洗澡。这里,爱滋病病毒就是他外在的恐惧线索。

2、 内在线索
一些让人感觉羞耻或者厌恶的内在想象、冲动或者是一些抽象的想法,也能引起人的焦虑和痛苦。这一类就是内在的恐惧线索。比如,想伤害自己或亲人的冲动,开车时想撞人的冲动,不反复的去做某一动作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发生等等。

外在线索和内在线索并不一定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有些人只有外在线索,有些人只有内在线索。

二、确定自己的回避行为

强迫症朋友为了降低自己的痛苦和焦虑,对于可以引发自己恐惧的情境或事物往往采取回避行为,这一点和恐惧症朋友一样。自己要找到自己的所有回避行为。

三、 确定自己的仪式行为

仪式行为是为了减轻由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和痛苦而采取的一种仪式性的行为。仪式行为可以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仪式行为比较好识别,如反复洗手,反复洗澡,反复检查等等;内隐遗失行为识别起来相对困难,如某人没有外显的反复检查锁门的行为,但每次锁门后他都不放心,这时就会在头脑里数1、2、3、4、5,数3遍以后就认为好了,门已经锁好了。这种在头脑里数数的思维就是他内隐的仪式行为。

四、确定恐惧等级

面对一个情境或事物一点都不恐惧,记0分,极度恐惧记100分。把第一步所确定的恐惧线索依次打分,然后把恐惧线索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序,每十分一个等级。

五、进行系统脱敏

使自己反复地长时间暴露于恐惧的想法和情境中,这样会给自己提供丰富的信息,打破原来的错误连接,矫正一直持有的负性评价,最终促进自己对先前的威胁性刺激形成习惯化。使自己体验到并相信你所恐惧的东西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可怕,后果也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最终建立正常的行为反应模式。

系统脱敏要从恐惧内容中等的情境开始,然后逐渐提高情境的难度,最后面对最恐惧最痛苦的情境。这个过程最好有治疗师一起参与,或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进行。整个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认知调整。暴露的频率要足够多,每次暴露的时间要足够长,否则达不到效果。

六、阻止回避行为

通常情况使人暴露在其恐惧的情境中,会让人感觉到焦虑和痛苦,所以极力回避这种环境。这时必须靠自己的意志力或其他人的帮助来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只要在恐惧的情境中暴露的时间足够长,这种焦虑和痛苦就会缓解。经过反复大量的脱敏并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最终对这类情境就不再恐惧,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

七、严格控制仪式行为的发生

强迫思维让人产生痛苦,仪式行为则能减少这种痛苦。如强迫洗手和反复检查的朋友,其痛苦和焦虑在实施了仪式行为之后获得缓解,结果就认为这种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和痛苦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从而使仪式行为得以固着和发展。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打破这种仪式行为与缓解痛苦之间的错误连接,使人体验到并相信不实施这种仪式行为其痛苦和焦虑也能得到缓解。

处在焦虑和痛苦的情境中,你会想通过仪式行为来缓解这种焦虑和痛苦。这时要靠自己的意志力或他人的帮助来阻止仪式行为的发生,这样反复练习你会发现,其实不进行仪式行为焦虑和痛苦也会缓解。最终使仪式行为不再出现。

八、避免新的仪式行为的产生

由于阻止仪式行为你会焦虑和痛苦,所以很多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出现新的仪式行为。如,控制住了自己不去反复洗手,这时你会不知不觉的进行反复搓手来缓解焦虑和痛苦。要及时发现这些新的仪式行为并进行阻止。

注:
1、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治疗的是强迫症的不同方面,所以这两步都必须进行。
2、暴露的频率要足够多,每次暴露的时间要足够长,最好有其他人的参与。
3、整个过程中的认知调整是防复发和保持长期疗效的关键。
4、由于这种疗法短期内会使人更加焦虑和痛苦,所以必须有足够高的治疗动机和改变的决心,要作好“忍受暂时的痛苦,带来长久的解放”的思想准备。
5、有酒精依赖或物质滥用的朋友、有严重错觉和妄想的朋友、以及有严重抑郁症的朋友不适合以上疗法。

最后希望朋友你能重新振作起来,好好生活,好好面对人生的挫折,毕竟现在跟你一样有强迫症的心理患者是很多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改变,你说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10
不要这么断定自己是强迫症.
1.如果这种想法没有影响到你正常生活的话,比如学习工作等,那没必要理会,适度的放松,时间长了就好了.
2.如果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那就需要考虑治疗了.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第一种,下面的可以不看.

★★★★★★★★★★★★

平常得强迫症的人主要是压力大的,比如高中阶段的学生.
而强迫症又分两种:思想强迫和行为强迫.
思想强迫又有强迫思考和强迫反思考两种.
我着重说下思想强迫.
对于思想强迫,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接纳它,你可能会奇怪了,接纳它?那怎么可能!它在一天我就痛苦一天,不是它死就是我亡!
呵呵,不必这么冲动,知道强迫症是怎么回事吗?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性动作为主要表现,虽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
仔细分析每一句话,是不是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又有强迫的倾向了?
把强迫症比作一个顽皮的孩子,你反抗它,只会导致它越来越活跃,如果你不理它,它感觉无聊自己就走了.
给你个极其有用的方法:【分钟-小时-天-月-年】
等强迫症再来时,你可能本能反映就是反抗它.
错!接纳它,我知道这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很困难,因为如果能接纳它,那就〖不是〗强迫症了.但是我们可以慢慢来,首先是一分钟接纳,这对于你来说不难吧?在此期间不去抵抗它,让它自由,你做你自己的事.
呵呵,感觉好点了吗?
然后慢慢延长时间,这就是我说的:【分钟-小时-天-月-年】
给你两篇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http://baike.baidu.com/view/330.html?wtp=tt#1
http://www.xingwu.net/daxiaoyong.htm
要认真阅读哦!希望你早日快乐!
其实朋友,你的情况在我的个案中遇到很多,具体的先说说专业方面的知识,让你了解一下强迫症是这么发生的,接下来在说说应该怎么去改变现有的状况,请你耐心的看下去:

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很多患有强迫症的朋友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到及时的系统的完整的治疗。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心理医生和经济原因。为了能真正帮助这样的朋友,我结合自己成功的治疗经验,花了一定时间,整理出了下面的自救手册。如果它能给强迫症朋友一点实际帮助,也可以减轻由于我无法帮助更多的朋友所带来的自责和内疚了。
几乎所有的强迫症朋友都有大量的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历史,很多人对治疗已经失去了信心。但你应该知道:过去不等于未来,以前治疗不成功并不意味着将来的治疗也是无效的,下面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经过全世界验证的治疗强迫症的有效疗法,当然自己操作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也只能靠各位朋友自己的决心,意志力与领悟力了。

◆ 强迫症形成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当某一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与自身的焦虑、痛苦或恐惧同时出现时,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就与自身的焦虑、痛苦或恐惧联系在一起了,通过条件反射,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就具备了使人焦虑、痛苦或恐惧的能力。当这些想法、观念、事物或情境具有闯入性,就是不可预知的无法控制的闯入我们的大脑时,就形成了强迫思维。

第二阶段

为了缓解这种焦虑、痛苦或恐惧回避和逃避行为就产生了,而且如果回避和逃避行为成功的缓解了这种焦虑、痛苦和恐惧,这些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一直保持下来。如上面所说,强迫思维往往具有闯入性质,所以很多引发强迫思维的情境难以真正回避,这时就会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比如仪式行为,来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这些仪式行为也因为能够暂时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而持续存在,我们就会认为这些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痛苦或恐惧的唯一的有效方法。最终形成强迫行为。

在实施了强迫行为之后虽然焦虑、痛苦或恐惧得到暂时缓解,但我们马上就会后悔与自责,这使焦虑、痛苦或恐惧再次提高。由于后悔和自责,在下一次要实施强迫行为之前,我们就会极力控制和阻止,但最终失败还是实施了强迫行为,就再次陷入了后悔与自责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激烈的内心冲突就是强迫症朋友的最大痛苦来源。

◆ 自救步骤

一、确定自己的恐惧线索

1、 外在线索
大多数强迫症朋友恐惧他周围环境中的某个事物,比如某物体、人或者情境。如某一强迫洗澡的朋友,经过分析其实自己恐惧的是爱滋病病毒,害怕自己携带这种病毒并传染给家人。所以每次从外面回来必须长时间的洗澡。这里,爱滋病病毒就是他外在的恐惧线索。

2、 内在线索
一些让人感觉羞耻或者厌恶的内在想象、冲动或者是一些抽象的想法,也能引起人的焦虑和痛苦。这一类就是内在的恐惧线索。比如,想伤害自己或亲人的冲动,开车时想撞人的冲动,不反复的去做某一动作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发生等等。

外在线索和内在线索并不一定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有些人只有外在线索,有些人只有内在线索。

二、确定自己的回避行为

强迫症朋友为了降低自己的痛苦和焦虑,对于可以引发自己恐惧的情境或事物往往采取回避行为,这一点和恐惧症朋友一样。自己要找到自己的所有回避行为。

三、 确定自己的仪式行为

仪式行为是为了减轻由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和痛苦而采取的一种仪式性的行为。仪式行为可以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仪式行为比较好识别,如反复洗手,反复洗澡,反复检查等等;内隐遗失行为识别起来相对困难,如某人没有外显的反复检查锁门的行为,但每次锁门后他都不放心,这时就会在头脑里数1、2、3、4、5,数3遍以后就认为好了,门已经锁好了。这种在头脑里数数的思维就是他内隐的仪式行为。

四、确定恐惧等级

面对一个情境或事物一点都不恐惧,记0分,极度恐惧记100分。把第一步所确定的恐惧线索依次打分,然后把恐惧线索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序,每十分一个等级。

五、进行系统脱敏

使自己反复地长时间暴露于恐惧的想法和情境中,这样会给自己提供丰富的信息,打破原来的错误连接,矫正一直持有的负性评价,最终促进自己对先前的威胁性刺激形成习惯化。使自己体验到并相信你所恐惧的东西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可怕,后果也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最终建立正常的行为反应模式。

系统脱敏要从恐惧内容中等的情境开始,然后逐渐提高情境的难度,最后面对最恐惧最痛苦的情境。这个过程最好有治疗师一起参与,或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进行。整个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认知调整。暴露的频率要足够多,每次暴露的时间要足够长,否则达不到效果。

六、阻止回避行为

通常情况使人暴露在其恐惧的情境中,会让人感觉到焦虑和痛苦,所以极力回避这种环境。这时必须靠自己的意志力或其他人的帮助来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只要在恐惧的情境中暴露的时间足够长,这种焦虑和痛苦就会缓解。经过反复大量的脱敏并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最终对这类情境就不再恐惧,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

七、严格控制仪式行为的发生

强迫思维让人产生痛苦,仪式行为则能减少这种痛苦。如强迫洗手和反复检查的朋友,其痛苦和焦虑在实施了仪式行为之后获得缓解,结果就认为这种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和痛苦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从而使仪式行为得以固着和发展。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打破这种仪式行为与缓解痛苦之间的错误连接,使人体验到并相信不实施这种仪式行为其痛苦和焦虑也能得到缓解。

处在焦虑和痛苦的情境中,你会想通过仪式行为来缓解这种焦虑和痛苦。这时要靠自己的意志力或他人的帮助来阻止仪式行为的发生,这样反复练习你会发现,其实不进行仪式行为焦虑和痛苦也会缓解。最终使仪式行为不再出现。

八、避免新的仪式行为的产生

由于阻止仪式行为你会焦虑和痛苦,所以很多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出现新的仪式行为。如,控制住了自己不去反复洗手,这时你会不知不觉的进行反复搓手来缓解焦虑和痛苦。要及时发现这些新的仪式行为并进行阻止。

注:
1、暴露和仪式行为阻止治疗的是强迫症的不同方面,所以这两步都必须进行。
2、暴露的频率要足够多,每次暴露的时间要足够长,最好有其他人的参与。
3、整个过程中的认知调整是防复发和保持长期疗效的关键。
4、由于这种疗法短期内会使人更加焦虑和痛苦,所以必须有足够高的治疗动机和改变的决心,要作好“忍受暂时的痛苦,带来长久的解放”的思想准备。
5、有酒精依赖或物质滥用的朋友、有严重错觉和妄想的朋友、以及有严重抑郁症的朋友不适合以上疗法。

最后希望朋友你能重新振作起来,好好生活,好好面对人生的挫折,毕竟现在跟你一样有强迫症的心理患者是很多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改变,你说呢?
第2个回答  2009-04-06
余光恐惧症
余光导致的心理问题,从目前网络资讯反映的情况,以及我们咨询实践来看,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感觉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深受余光问题的困扰。在2007年时,曾经根据我们的案例,写过“什么是余光恐怖症(余光强迫症)”一文,目前此文在网络上面广为转载。随着我们对余光问题认识和了解的深入,治疗个案的增多,觉得当时的文章,主要还是针对问题相当严重的情形而言。而本文所介绍的余光现象,则是比较轻微的症状。希望这样两篇文章,有助于大家明白自己的问题,究竟是怎么啦?以及了解如何治疗比较合适?
什么是余光恐惧症:一个人会害怕自己的余光,对余光注意到旁边的人或者物体心存恐惧。对自己的余光感到恐怖,只要发现余光出现了,就想去控制,想通过某些方式让其消除。这是对余光这种每个人都有的自然正常的情形,从心理问题的角度而言,所出现的最初症状和问题。
余光恐惧症的主要特点如下
1.症状出现的时间不长,几个月或者半年时间而已,只是单纯的对人,或者物体感到恐惧,没有泛化到多种情形下。
2.症状出现时,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没有那么强烈,躯体上的不适等不明显。
3.注意到,或者说意识到自己的余光在看旁边的人或者物体时,才会感到恐惧,有想控制的欲望,而且移动目光不怎么困难,经过一定努力还是可以做到的。
4..有一定的回避行为,比如低头不看对方,转移自己的视线等。
5.没有形成强烈的强迫和反强迫的心理运作机制,内心对余光还没有发展到强烈的抗拒程度。
6.对学习,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人生诸方面的影响有限,没有因此而继发其它的心理问题,其它神经症,比如社交恐怖症,视线恐惧症等。
常见的症状表现,
1.对人的余光恐惧症:在上课时,走路时,或者是工作时,只要察觉到自己的余光能够注意旁边的人,就会感到紧张并且分心,不能集中注意力在当下的事情上面。
2.对异性或者同性生殖器(隐私)部位的余光恐惧:在群体场合,一旦发现自己的余光扫射到他人的生殖器等敏感部位,尤其是异性的,便会紧张起来。
3.对某些物体的余光恐惧症:在某个情境中,只要余光注意到旁边的什么物体,就会感觉紧张焦虑。比如在阅读时,突然发现余光被什么东西吸引住了,内心的恐惧感会一下子产生,担心会分心,反而变得难以集中注意力。
余光恐惧症的治疗:
因为症状出现和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心灵和人生的命题及关系,在爱的原则下完成得还比较好。所以一方面是在认知的层面,没有形成错综复杂与症状相关的思想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是心灵的问题没有和症状纠缠在一起。因此只要认识了问题,明白了怎么应对,就可以因为心结基本解开而好转。在我们的治疗过程中,余光问题只是余光恐惧症的朋友,通过几次甚至1-2次的心理咨询交流,便可以很快地好转。
希望可以帮到你咯~
听到你的遭遇我也很同情~
第3个回答  2009-04-05
去正规的医院心理科或者 联系师范类的院校心理咨询一类的老师。
第4个回答  2009-04-09
主要是你自己的心理,你不要时刻把自己当长是一个病人就OK了。
第5个回答  2009-04-12
去正规的医院见医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