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是一种鸟类的统称,鸠杀与鸟类有关系吗?

如题所述

应该是“鸩杀”,“鸠”无毒,“鸩”才有毒。鸩是一种毒鸟,相传以鸩毛或鸩粪置酒内有剧毒。“鸩杀”泛指饮毒酒所致中毒而死亡。

用毒药致死人命是谋害人或惩罚人的重要手段,而常用的毒杀手段是鸩毒,称为“鸩杀”。鸩毒是满清十大酷刑之一,常用于赐死情况,这种刑法常用与达官贵人或身份尊贵之人。鸩毒杀人非常残酷,让人中毒而不让人死,故意观看人在中毒时痛苦的惨状,是丧失人性的暴虐行为。

扩展资料:

鸩毒:

因为鸩鸟能制作鸩毒,所以在古代,这种鸟可以卖个好价钱,因此也就有很多人去捕捉它。鸩鸟本身就是一种稀有的物种,不仅数量极少,而且繁殖率也很低,所以很快也就灭绝了。

鸩鸟的进化,指代的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为鸩鸟中有捕食毒蛇的,也有不捕食毒蛇的,而捕食毒蛇的鸩鸟因为可以制作鸩毒,就被捕杀殆尽,所以只有不捕食毒蛇的鸩鸟能生存下来,并且将这种基因性状传递到下一代,导致最后生存下来的鸩鸟,也就没有毒了。

鸩鸟浑身是毒,别说被咬一口,或者被抓一下,甚至吸入了鸩鸟呼出的空气,都有可能中毒而死,所以在捕鸩制毒的过程中,常常会让自己丧命。而剧毒的砒霜,则是由自然界的矿物质,所以制作起来简单便捷,不会伤及自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鸩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2
 鸠是鸟类中鸠鸽科部分鸟类的通称,有41属309种。鸠通常是指该科中体型较小而尾长的成员。中国有绿鸠、果鸠、火斑鸠、皇鸠、金鸠、鹃鸠和斑鸠等,其中有15种鸠是中国特有物种。
鸠杀是错误用法,不存在这个词语。可能是在使用“鸩杀”一词,误写形成的。
鸩是一种中国传说中的毒鸟。形象为黑身赤目,身披紫绿色羽毛,喜以蛇为食。它的羽毛有剧毒,放入酒中能置人于死地。《汉书》中记载,汉惠帝二年时期,齐王刘肥入朝,惠帝对其礼遇有加,结果遭到吕后的不满,便令人赠鸩酒意图谋害。此鸟以蛇为食,应是指大冠鹫,古人以为它多食毒蛇,羽毛中必亦含有剧毒之故。
鸩杀是指用鸩酒毒杀。古代传说用鸩的羽毛泡的酒喝了可以毒死人。
 追答

   鸠杀与鸟类无关。鸠杀是一种无毒。实际上应该是“鸩杀”,这与鸟有关。“鸩”是传说中的一种有毒的鸟,用它的羽毛泡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因此,“鸩杀”也就是用鸩酒把人毒死的意思。“鸩杀”多是古代帝、后处理内宫事物时采用的一种方式。鸩毒是满清十大酷刑之一,常用于赐死情况,这种刑法常用与达官贵人或身份尊贵之人。鸩毒杀人非常残酷,让人中毒而不让人死,故意观看人在中毒时痛苦的惨状,是丧失人性的暴虐行为。
      鸩鸟本身就是一种稀有的物种,不仅数量极少,而且繁殖率也很低,所以很快也就灭绝了。鸩鸟的进化,指代的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为鸩鸟中有捕食毒蛇的,也有不捕食毒蛇的,而捕食毒蛇的鸩鸟因为可以制作鸩毒,就被捕杀殆尽,所以只有不捕食毒蛇的鸩鸟能生存下来,并且将这种基因性状传递到下一代。
 

第2个回答  2019-09-28
有关系,但是不个鸠,是鸩杀:用鸩酒毒杀。
鸩”:是传说中的一种有毒的鸟,用它的羽毛泡的酒,喝了能毒死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9-22
“鸩”:是传说中的一种有毒的鸟,用它的羽毛泡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因此,“鸩杀”也就是用鸩酒把人毒死的意思。“鸩杀”多是古代帝、后处理内宫事物时采用的一种方式。
第4个回答  2019-09-22

    鸩杀:用鸩酒毒杀。

    注释:

    ①鸩 [zhèn ]:传说中的一种毒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 用鸩的羽毛泡成的毒酒:鸩酒

    杀 [ shā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 战斗,搏斗:杀出重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