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太大会造成心理问题吗?

如题所述


压力太大会造成心理问题吗?该如何缓解呢?

一、心理健康和压力

1.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比如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等。

2.什么是压力

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人们需要接受压力的存在,适应压力的生活,控制压力的强度,适时释放身心的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理因素生理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病和疾病两个方面。遗传因素可能会给人带来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而病菌、病毒、外伤、中毒、严重躯体疾病等都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失常。

2.家庭因素

家庭结构、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环境对于人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情绪,均有可能影响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还会带来抑郁等心理问题。

3.学校因素

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学生间的人际交往质量、师生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等,都会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影响他们的心理状况。

4.社会因素

心理健康也会受到社会风气、社区环境、学习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拥挤嘈杂的居住环境与学习环境、相对封闭的社区生活等,都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5.个体因素人的能力、习惯等许多方面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力较强的人更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些较为极端的人在生活中更容易出现心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

三、如何面对压力

1.直面压力

回避、躲闪、辗转、抗拒都毫无作用,既然该来的总是要来,迎着刀锋而上恐怕是最好的选择,把压力当做一种内心的磨炼和一种人生的经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拥抱压力,不要抗拒压力。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我们经常在头脑里预设了很多困难,但真正面对的可能是纸老虎。就算是真的又何足畏惧,勇敢一点,坚强一点。

2.现在就去做杨绛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这也许是大部分人的通病,我们有很多梦想,却止足不前,温水煮青蛙,把一切停留于想象。

一位朋友行动力极强,恨不得每分每秒都工作,沉迷于决策、执行,她非常享受从想象到实施到实现的过程,她信奉的是:“如果现在不做,恐怕永远也不会做“。

内心有一种驱动力让她不依靠任何外力自主地去做每一件事。做事过程中给了她莫大的成就感。结果可想而知,她又美又强大又成功。

3.自信一点

压力是欺软怕硬的势利鬼,我们脆弱,它变本加厉。我们强大,它便落荒而逃。脆弱的近义词往往是自卑,对自己的外貌或者能力的自卑。

对外貌自卑的人,可以试试减肥、护肤、学学穿搭,或者拍组艺术照....·

对能力自卑可以试着加强专业技能,向身边人、高人学习,投入、沉浸、思考,总会摸到一些门道。

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自信一些,更自信一些,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4.心理咨询

如果压力过大无法自我调节,应该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以免承受过大的压力带来严重后果。

5.辅助方法

呼吸放松: 深呼吸可以缓和即将爆发出来的情绪反应。从鼻子吸气,使气体慢慢地流经腹部,然后到肋骨,再慢慢地从鼻子呼出,有助于舒缓情绪、减轻压力。

肌肉放松: 在3分钟的时间内,可以重复做下面几个动作: 坐下闭上眼睛-持续吸气、同时尽量收紧肌肉-慢慢呼出吸进的气、同时让身体松弛有节奏地呼吸20秒-重复两次,可以使人放松。

浸泡热水: 洗热水澡是最古老的镇静方法要放松自己,最好浸泡在比自己的体温稍高些的热水里,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适当运动: 规律性运动是解除压力最实际的方法之一,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跑步、打球、游泳等。

四、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保持情绪稳定

愉快的心情、有目标的生活能够帮助人们情绪保持稳定,有助于将人的心理保持在积极向上的状态中。

2.增强对情绪的控制力

采取开放式的学习方法,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冲突,不断增长生活经验,学会应付变化的外部环境,增强对于情绪的控制力。

3.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评价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尽量削弱消极情绪对自身的影响,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4.适当宣泄

适当宣泄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途径之一,可以通过听音乐等方式帮助缓解紧张的情绪,也可以通过聊天、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帮助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可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