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如题所述

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少先队员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抓好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是重中之重。
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1)创新方面。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构建创新养成教育途径和模式,将养成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跟踪教育,突出成长为主的教育理念。

(2)理论意义。立足于应用探索与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规律,丰富素质教育理论和养成教育理论内涵

(3)应用价值。本课题着手与途径和模式的实验和探索,侧重于应用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健康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途径是:密切结合我校寄宿制办学实际,通过个案研究以及一系列具体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验研究,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努力探索出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中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途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6
德育主要具有以下好处,而且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一,走进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

课程标准中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始终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人在生活世界中认识自然现象,理解与体验社会的道德,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自己的反思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及思想道德水平。

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只是服务社会的手段。让学生在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体验,以此来完善、修补、发展自己的道德。学生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问号,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如果教师仅仅照本宣科读品德与生活课中的内容,而学生又缺乏认识与体验,即便是学生背会了,那也是死知识,不会真正打动学生。

第二、面向社会生活实践

课程内容要面向社会是指课程内容反映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并最终走向社会。让高年级的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了解科技的发展状况,对他们的现在和未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德育方法求新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统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第2个回答  2020-11-26
作者: 发布于:2017/5/12 12:23:53 点击量:1124

人类已迈入21世纪的大门,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挑战是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价值观念的嬗变,生活方式的丰富,学校德育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要求跨世纪的青年学生具备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又影响到青年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部分青年学生人格精神上的“低落”、“缺失” 和“扭曲”,突出存在着懒惰、懦弱、自私、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等道德缺陷。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探索其正确有效的途径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而传统的学校德育重认知,轻实践,重灌输,轻内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容易导致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人格错位。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德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肩负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神圣使命。  

理论依据

  1、发展中的人和个性社会化原理。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这种发展就是其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青年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和定型,他们身心发展的各个指标都处在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这种可塑性,教育工作者只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发展完善。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2、“双主体”理念。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教师是“导”即“教”的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择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最终将社会认识、情感、行为内化为个体认识、情感、行为。

3、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虚空、无效。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4、活动理论。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从德育活动来说,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让学生将已有的道德认识外显为道德行为,两种过程不断交替,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这一理论,学校和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及活动中的互动合作与内心体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

德育研究的意义

德育学是研究德育规律的科学。德育科学是由于德育实践的需要而产生,随着德育实践的深入发展而发展的。德育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每一位教师不仅可以运用德育科学知识指导德育实践,而且可以运用这些原理和知识,结合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开展德育研究,探索德育规律。

中小学教师开展德育研究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通过研究可以促进对德育基本原理的学习,加深对教育学及有关学科基础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掌握育人的规律,使自己的工作过程真正成为一种科学的过程,自觉地用教育理论去规范自己的教育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巨大威力。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可以系统地总结自己和教师集体的教育经验,把这些经验升华为理论,使这种来自实践的先进经验能运用到更广阔的实践中去,丰富德育理论的内容,促进德育理论的发展。应该说,研究德育科学,对于广大教师并非高不可攀,并不神秘。教师从事着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工作,面对着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教育对象,施以有成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创造性活动的本身,就具有天然的、从事德育研究的有利的条件。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但要通晓教育科学,还必须具备教育科学研究的素养,要使自己的工作不断创新,要使自己做出出色的成绩,就必须到“理论研究这座深山中去探宝”,就必须走上科学研究这条“幸福之路”,成为善于思考、善于积累教育过程中“精神珍品”的研究者。科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发现客观事物的规律。德育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德育现象的本质,探求德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我们提倡的德育科学化,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发现德育规律,并自觉地遵循德育规律,从而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德育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德育研究的任务不是去重复前人或别人在德育领域内已经解决的问题,而是以别人研究的成果为起点,经过深入的钻研和大胆的探索,解决别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在除旧布新的历史大变革时期,要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新的任务,新的课题。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回答这些问题,探索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规律,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理应成为德育研究队伍的主要力量。

内容维护:
第3个回答  2020-12-0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