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对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

如题所述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将会发生变化。由于作为全球制造业核心区域的经济大国均已爆发疫情,停产、停工,各国为控制疫情扩散而封锁边境,导致经济活动趋于停止。而疫情结束后,重新恢复的全球经济有可能会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洗牌,产业链和供应链都有可能由疫情所造成的影响而重新布局。

世界市场对中国制造业中心的依存度有可能进一步提升。由于中国最先控制住疫情,已进入快速恢复的阶段。而世界主要经济体基本上都处于产能不足的状态,因此对于中国制造的需求可能会快速上升,除了医疗用品、药品外,生活用品等其他日常消费品的需求也将大幅上升。

疫情让世界看清了世界经济对于中国的依赖性,此次疫情中,中国已对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提供了人员、资金、物资援助,充分体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担当。同时,也让世界看出了,在灾难面前,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犹如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关键时刻掉链子。尤其是美国在疫情期间,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表现,也使其国际公信力大打折扣。

二、疫情促使一些国际争端和重大事件出现缓和。如中美蔓延争端和英国脱欧等目前都暂时搁置起来了。但另一方面,全球能源市场动荡对于地缘政治会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美国与伊朗仍处于战争状态,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三、疫情带来的世界格局的最大变化就是,美国因衰落国际地位会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超级大国,而欧盟将会被边缘化,东亚崛起,世界经济中心将转移到亚洲。

当今世界格局为一超多强,一超就是指美国这个超级大国,而多强则是指中国、俄罗斯、日本、欧盟、印度等国际地缘政治中的强势力量。美国目前已成为新冠肺炎确诊者最多的国家,疫情对美国的打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美国经济的破坏作用,企业停工,失业率大幅上升;另一方面疫情对全球市场的冲击也必将影响到美国的霸主地位。

欧洲紧随其后成为疫情重灾区。俄罗斯由于经济滞后导致其经济实力与其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不匹配。日本的真实疫情可能比其所提供的数据要严重,而东京奥运会的推迟,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外还将极大挫伤日本民众对国家的信心。

印度在人均医疗资源方面不到我国的一半,一旦疫情扩散,其国力必将遭到重创。中国在疫情中已经对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提供了援助,中国的行为可能为自己带来一定的地缘战略利益,同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公信力则肯定会得到提高。

目前中、日、韩三国经济联系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2019年,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方一致决定要建立共同的东亚经济架构,从而加速东亚经济的发展。此计划如果能够实现,那么就将出现一个亚洲版的欧盟。疫情过后,世界经济的中心将转移至亚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秩序的基础,而美苏旷世冷战,则奠定了目前美国霸权下的世界秩序。新冠疫情对世界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目前已经公认是二战以后最大的安全事件。
而实际上,新冠疫情对世界的影响远不止是一次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那么简单,更非简单的重创世界经济,而是一场超越冷战、甚至不亚于二战对世界局势的影响。虽然世界格局会如何改变还不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将加速世界变革,改变世界格局。
一、美国受重创,霸权实力削弱。
1.贸易战无法继续,美国优先战略受阻。发起贸易战,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行美国优先原则。是为了让美国永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虽然贸易战没有赢家,虽然世界各国不接受美国贸易优先原则,但如果没有新冠疫情,美国还是能够一定程度上获得对美国相对有利的贸易协议。可新冠疫情使贸易战基本上无法进行下去。疫情过后,由于各国经济普遍受创严重,就更不会接受美国的霸王条件,也接受不起。否则经济受损会更严重。如果美国在贸易问题上一意孤行,很有可能形成被群殴局面。而受损严重的美国经济也需要与世界合作。
2.军事战略受损严重。
一方面,因为疫情美军在世界各地无法展开,只能自我隔离。另一方面,目前美国三军已经有近4000人感染了新冠,特别是海军受损最严重。虽然美国舰机还在四处活动,但疫情明显影响到了战力。对中东的叙利亚、伊朗、利比亚以及阿富汗的军事干预不得不减弱甚至是停止。对俄罗斯对朝鲜以及对中国的军事施压也不得不减弱。重要的是,已经没有国家在意或关心美军的行动,美军的行动已经没啥威慑力了。
疫情将对美国经济起到严重的打击作用,加上疫情又引爆了固有经济危机,美国经济也将受重创。美国军事战略支持能力减弱。疫后也难以短时间之内恢复。
而中东各国局势以及俄罗斯,都会借机调整和改变。美国要想在这些地区有所作为,一时半会儿是很难的。
疫情过后,不仅首先要恢复因疫情而受损的经济,更要面对已经引爆的系统性经济危机。军费开支肯定更会捉襟见肘。
3.重创经济。疫情本身对经济就是一个巨大的破坏力,为了抗疫只能暂停经济活动。而一旦重启经济活动,疫情就会恶化加剧,反过来再重创经济。
其实,更严重的是,美国的经济衰退危机本就在酝酿之中,疫情只是引爆的导火索而已。也就是说,即使疫情过去,即使经济重启,美国的系统性经济衰退危机却不会停止,同样需要时日修复。
美国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发展模式,是建立在金融经济霸权基础之上的。在抗疫中美国的表现,实际上是已经放弃了领导权,且只是自顾自抗疫和维持经济。
既然在抗疫过程中放弃了领导权,那么疫情期间的经济以及疫情之后的经济活动中,美国的金融经济霸权也将受到严重影响。由于疫情严重,且同时严重影响到经济,世界各国抗疫合作,实际上也就是经济合作。美国重启经济也只能很大程度上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了。
第2个回答  2020-10-10
大灾难发生一定会在某程度对经济造成直接影响,特别是死伤人数多、落后地区影响更是大。对相关的部门,医护也是压力重重。同时, 我个人第一意识到就是身体健康很重要,钱也很重要。 1. 对个人而言 1)很多的会议、加班都不是必须的。 在家办公,虽然有很多的不方便,比如资料放在公司电脑,一时半会拿不到,或者数据必须内网处理等。但也意识到,很多会议只是个面子工程,什么头脑风暴,灵感的碰撞,根本就是扯谈。我自己一个人想不会比一大帮人想的要快速、自由、更加发散性思维啊。一起开会的话要么变成低效会议,无聊吹水,要么变成撕逼大会,互相指责。会议过后不还是得加班补回来么!所以啊,能三五个人小组解决的,就不要开十几二十人的大会;能自己解决的,就不要开小组会议。 2)很多的逛街、消费都不是必须的。 TB、JD几乎什么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线下门店都变成体验模式了,大家逛街之后不还是上TB、JD去比价么,最后埋单还是回流到线上。

点击查看
3) 很多的饭局、聚会都不是必须的。 过年取消跟朋友的见面,走亲戚的聚会,其实该有的感情不会少,本来不多的感情也不会因为见多几次面就增加。除非彼此还在培养感情,互相了解阶段,否则牢固的感情,不会因为几顿饭而产生质的变化。 4)很多的病不需要去医院的。 特别是小病,平时的感冒发烧咳嗽,不严重的话,自己买点药,或者运动一下,出一身汗就好了。没必要半夜挂专家号,还要请假去挤医院。 5)基于以上,很多钱都不是必须花的,存钱很重要! 有钱可以买到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增加生还机会。有钱可以买公主号的带阳台套房舱,呼吸的空气新鲜一点。有钱买好点的小区,大点的房子,活动范围会大一点,不至于憋坏。有钱还是存一点吧,不要做月光族了,万一有什么事的话,起码保证自己不上班也能活多几个月吧。

点击查看
6)个人卫生、环保意识是有必要提高的。 随着身边的环境在变化,很多现代病也在逐渐增多,或原有的病呈低龄化趋势。这次疫情,大家也不知不觉科普了很多医学知识,个人、居家卫生习惯也得到了提高。而最近除了疫情之外,还发生了澳洲大火,非洲蝗虫等灾害,也让我们对环境也多了一份敬畏之心。

点击查看
点击查看
2. 对企业而言 虽然疫情会对一波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甚至倒闭。但对企业、个人都是一个很好的重新思考的时间。 是全面转型,还是寻求分支,或是多面开花? 当年的SRAS就造就了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那么这次,远程教育、网上办公是否也会变成新的上班上学方式呢? 例如餐饮行业,有人依旧走传统路线,,死守店铺,有人却转变思维模式,从线下走到线上。摇身变成菜市场,低价出售积压的原材料,或者干脆转变做外卖,让员工去送货,照样可行。在不能正常开门营业的情况下,虽然收入肯定比不上以前,但起码减少亏损的部分,让现金流再走一段时间。
第3个回答  2020-10-10
新冠肺炎对我们的损害已经全世界都知道了,新冠肺炎让我们死亡了3000多无辜群众,死亡了几十个医护人员,几千医护人员感染,8万左右的感染人数。武汉封城,千万级别大城市封锁,全国人民都没有过好2020年春节,经济影响肯定巨大。

以上都是新冠肺炎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但在负面影响的同时,它也揭露了很多问题,同时解决了很多问题。国内的就不讲了,讲讲国际影响吧。这场新冠肺炎,我们等同于开展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包括各种战略物资的转运、支援人员的迅速转移、军方的各个动作、巨额经济投入.....从好的方面来讲,我们让世界见识了我们的实力,虽然代价是惨重的。我们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是不可能被战胜的,敌人不行,病毒也不行。中国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国民、保护自己的领土、保护自己的国家,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要心存侥幸。

从医学角度而言,通过这次战役,医疗卫生系统内部也会有改进,包括传染病处置制度、各种高科技的医疗设备手段等等,都会进行一次重大的更新,促进医学进步。虽然代价是惨重的。

还有一方面,就是医患关系。方舱医院全部倒闭了,群众和医生都欢呼雀跃,为什么?很大一个原因在于这些费用都是国家在兜底,群众只管看病,不用出钱。医生也不需要理会费用,只管看病。这才是最和谐的。但回到现实生活中,目前是还不可能做到这样的,战役过后,医患关系会不会改善?大家见识了医护人员的奋不顾身、骁勇善战,会不会对医护人员多一分感动?希望如此吧。

医护人员其实都是尽最大努力救治患者的(个别不负责任的医生除外,哪里都有不合格的人)。下面是我们前天写的一个文章,跟大家分享:

今天无意中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在武汉同济医院,一名67岁的危重病人出现炎症风暴先兆,27岁的上海医师魏礼群在对他进行气管插管时,病人的病情急转直下,最终病逝。

魏礼群瞬间崩溃痛哭,迟迟无法释怀。同事们一直劝导,也难以平抑他的悲伤。他说:病人身后可是一个家庭啊!

隔着玻璃,同事们为他举起了一张纸,希望大家理解。纸上写着:

“对不起,他很难过,尽力了!!!”

据了解,魏礼群是上海华山医院第四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是一名麻醉科医师。

看到这里,不由得感到心痛,难过不已。67岁的病人,平时身体可能棒棒的,如果没有这场瘟疫,他可能还会活20年。但瘟疫就是战争,有战争,就会有伤亡。病人是不幸运的。魏医生的难过,不是医者无法感同身受。尤其是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我更加是切身体会过这样的痛苦。

这件事勾起了我痛苦的记忆。

2年前,一个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60岁左右男性病人转入我们科,当时患者情况还可以,经过充分评估后,没有给他气管插管,只是用了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无创通气,就是在口鼻上盖面罩,然后呼吸机往面罩里面打氧气。

患者当时还是清醒的,他很紧张,焦虑,转下来后他扯开面罩,问我,能不能熬得过去,儿子今年底结婚,我必须在场。

当时我在看他的动脉血气,他突然这样问我,我呆住了。但很快我就反应过来了,告诉他,肯定能熬得过去,这里是ICU,我们有最好的技术最好的设备,你肯定能过关,不用担心。

我望着他,见他眼里满噙泪水,我当时还跟规培的同学说这是二氧化碳潴留的后果,球结膜水肿,很典型的体征。等我转过身后,我才瞬间觉得心酸不已,这哪里是二氧化碳潴留啊,这分明是患者哭了,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眼下这个劳碌了一辈子的粗汉子是真的哭了。

他是害怕了,也是恋恋不舍。他儿子今年底结婚,他想活下来。他想活着看儿子成家,想抱抱孙子。这是多么普通的事情啊,但此时此刻,于他而言,就是奢求了。

我出去跟家属沟通病情,坐在我对面的两个人,一个是患者妻子,一个是患者儿子。儿子戴着眼镜,很斯文,年纪与我相仿,但他是晚婚了。

我告诉他们,如果患者病情加重,随时可能需要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插不插。我问他们。

插,病人儿子结果知情同意书,毫不犹豫签了名。

我接着说,气管插管是有风险的,很多风险,但其中有一条是必须特殊指出的,有极少数患者在插管过程当中会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当然,一旦发生我们会立刻抢救,如果你们能接受,就签名。

我必须刻意指出这一点,因为这样的事情我已经遇到一次了。已经有过家属不理解而闹事情,所以我必须提前把风险告知。这是我当时的想法。

病人妻子口唇震颤,问我,心跳呼吸骤停是不是死亡的意思。

我点了点头,说是的,就是死亡的意思,但如果真的发生,我们会马上抢救的,至于能不能抢救回来,我也不敢保证,只能说全力以赴。而且,如果他真的需要插管的时候,如果不插,他也会死的。插管能活下去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他们自然是同意的,所有的操作,只要是救我爸爸的,我都同意,都签字。他儿子表态了。

我很感动,平日里他们肯定是幸福团结的一家子。

那天晚上,我夜班。

事情来了。

患者白天情况还行,凌晨1点,突然憋气了,整个人非常焦虑。护士喊我到床边看病人的时候,他的血氧饱和度掉到了80%,心率快至120次/分。

经过快速判断,病人可能是急性心衰,当然,也有呼吸衰竭。此时此刻,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必须果断出击,给他气管插管上呼吸机。不管是心衰,还是呼衰,呼吸机都能帮到他。

关键是,为什么患者会突然发生心衰。有没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目前没办法证实,此时救命要紧。

我让护士帮我准备插管物品,同时紧急拨通了家属电话,告诉他病人目前情况加重,在处理当中,要插管,我让家属先过来医院再说。

挂了电话后,我飞奔到患者床头。此时护士已经把插管相关物品准备完毕。

患者意识已经模糊了,这是严重缺氧的征象。虽然我们把氧浓度调了最高,但效果并不好。

时间真的不多了。我必须争分夺秒把气管导管插入他气管,马上接上呼吸机,才有回旋的余地。

我跪在床头,左手持喉镜放入他口腔,顺势深入,直逼近声门。

声门暴露了!这是成功插管的关键。太幸运了,这个病人声门暴露很简单。

就在我右手拿起气管导管,准备伸入口腔通过声门时,护士喊了出来,李医生,患者心率开始慢了。听得出来她很着急。

心率慢更加是危重信号!这是患者缺氧最后的警报了!

我虽然有紧张,但还是沉住气准备把导管插进去。

就在我导管靠近声门时,护士喊,李医生,心率0次/分了,停了。

当时我听到护士这一喊,脑袋嗡了一下,天啊,这进展也太快了吧。同时我也感觉到患者心跳停了,因为患者的声门和会厌都突然停止不动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导管置入再说,这是我当时脑海唯一的想法。

成功置入气管导管!

几个护士分头行动,一人迅速把呼吸机管路接上,呼吸机开始打气。另一个护士马上开始胸外按压。

我退了出来,才发现患者已经脸色惨白。

心跳真的停了。

赶紧推肾上腺素。

几个护士都是老兵,场面虽然紧急,但大家忙而不乱。任务明确,有人推药,有人胸外按压。我以为经过成功插入气管导管接上呼吸机后,患者会能短时间恢复过来。

但我估计错误了。

按压了将近5分钟,一点好转的趋势都没有。

患者瞳孔散大了。

此时二线医生也赶了过来,协助抢救。

但没用,最终我们永远失去了这名患者。

病人儿子匆匆赶来后,我不得不跟他汇报了这个噩耗。

那一刻,我真的很拒绝去告知这个噩耗。患者虽然病情重,但按照预计来看,还不至于这么快就死亡的。越是意外的东西,越不能让人接受。

我们很努力地想治好他,我也很努力的想让他实现他的愿望,看着儿子成婚,抱抱孙子。但我们失败了。而我们的失败,就是一条性命。

对不起,我们尽力了。我跟患者儿子说,我甚至不敢抬头看他眼睛。刚好我鼻炎发作,说话有点鼻音。其实我没有哭,我已经不是那个看到病人死亡了也会跟着哭的自己,但心里难过的很,见得再多,都不可能麻木。

病人儿子很悲伤,但很通情达理,反过头来还安慰我,说辛苦医生了,我们都早有心理准备了,实在不行我也不想我爸走得太痛苦。

听到他说这句话,我鼻子一酸,才真的想哭。

但我还是忍住了。

疾病就是这样,意外总会太多。有些意外是人为的,有些意外是没办法预先知道的。后来我们仔细分析患者出事的缘故,还是考虑突发心梗或者肺栓塞的可能性最大,由于没有尸体解剖,没办法确认。是不是早点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就好了呢?也不好说。

文中一开头,魏医生给新冠肺炎病人插管途中,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抢救不回来,死亡了。这对他的冲击是巨大的。医生的责任就是救人。但当医生眼睁睁看着病人在自己手里流走掉,尤其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自责、痛苦都是难免的。

这次疫情当中,不少战友都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繁重的工作压力,巨大的体能消耗,面对未知的可怕病毒,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心理有结也是理所当然,正因为如此,国家才呼吁要重视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援、疏通。

毕竟,我们也是血肉之躯。

所幸的是,疫情态势越来越明朗。重症、危重症患者一天天减少,这当中自然有死亡的,但也有很多是转为轻症甚至是治愈出院的。在我们国家强大的集体能力下,在我们各自岗位不懈努力下,我们就要迎来全面胜利了。

魏医生,坚持住,过了这一关,你会是一个更加优秀的战士
第4个回答  2020-10-10
一是这次疫情可能持续的时间和严重程度。这应该是最重要的条件。即这场疫情持续的时间越长、越严重,其对世界经济、政治、安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影响就是有限的。疫情持续的时间和严重程度又取决于疫苗和药物的研发速度,以及新冠病毒的溯源和变异情况。而恰恰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医学专家们看法不一,至少还没有明确的定论。因此,当前国际关系学界任何有关疫情对世界影响的判断都还只是建立在某种假设基础之上,不一定就是科学的结论,需要时间来检验。

▲ 4月18日,在中国和新加坡医学专家的连线中,张文宏教授表示,当下难以预测疫情高峰还会何时到来

二是对人类与病毒抗争历史的深入考察。尽管今天的国际社会与过去相比已有本质的变化,科技进步更是日新月异,但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表明,人类与病毒的斗争永无止境,某种意义上讲,人类从来没有真正战胜过病毒。历史是一面镜子,温故而知新,对历史的考察是我们今天分析判断新冠疫情可能对世界造成何种影响的重要依据之一。

人类与病毒抗争了上千年。历史上,大的疫病对一个国家和世界的影响确实很大。我国东汉末年曾爆发过十户九户空的严重瘟疫,导致人口锐减,三国时期出现了不到百人就可占据一座城的景象。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失败据认为也和瘟疫造成士兵严重减员有关,从而导致三国的局面。在世界历史上,有人提出,天花是导致玛雅文明消失的重要原因,霍乱、鼠疫曾经让罗马帝国衰败。瘟疫曾打击了欧洲强大的宗教势力,从而诞生了启蒙运动。近代100多年历史上,最大的疫病就是源于美国的所谓“西班牙大流感”,它始于1918年3月,经历三次大爆发阶段,到1920年初结束,造成全球约5亿人感染,占世界17亿人口的约1/3,死亡4千万左右。这场大流感导致一些国家人口大量减少,死亡数量比一战战死的人还要多,各国军工生产由此受到影响,战争不得不停止。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场疫情影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有学者甚至认为,历史上的大流行病曾经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但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大流行病将加速或迟滞历史发展,而不是重塑历史,可以说是见仁见智。

▲ 1918-1920年,“西班牙大流感”造成去全球约5亿人感染

三是基于对现实背景的分析。新冠疫情是人类正在经历的一场巨大危机,但与历史上历次疫情的时代背景不同。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全球化与和平发展的时代。如果借用19世纪英国著名文学家狄更斯的话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全球化与和平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红利,也带来巨大的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人类自身的脆弱性更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常态,其直接的结果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人能够置身其外,也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一国发生的重大危机可能导致地区乃至全球危机,而当前已经蔓延全球的疫情,其冲击和影响肯定会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发达的今天以及全球化的时代,人类承受打击的能力不是更强而是更弱了。

▲ 全球疫情地图

从以上三个前提条件出发,目前看,判断这场疫情是否改变世界或是怎样改变世界都还为时过早。因为直到当前,人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仍然不多。这场疫情持续的时间、后果都还无法确定,真正的长远影响也难以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轻易的得出某种结论,很可能使人类陷入自设预言的实现当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