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下国际金融体系重新构建研究

一:本课题研究的科学依据,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和出处)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最终目标和关键问题,需要突破的难题...

不用太详细即可
谢谢各位
本人大一...第一次做论文调查报告...大家帮帮忙...谢了

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使世界上许多国家蒙受损失,世界各国在积极救市的同时,对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不仅10月底的亚欧首脑会议达成了改革共识,即将于11月15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金融峰会,也将讨论这一焦点问题。

国际金融体系为什么要改革?如何改?中国能起什么作用?围绕这些问题,本刊编辑部与驻华盛顿、伦敦和东京的三位记者进行了连线访谈。

国际金融体系不改不行了

编辑: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对其教训都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要求,各位所了解的情况如何?

半月谈驻东京记者刘浩远: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日本也深受其害,股市狂泻不止、日元急剧飙升、企业业绩下滑、经济增长倒退……目前,日本学术界和经济金融界的主流看法是,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主导的过度自由经济模式,政府监管缺位导致虚拟经济放任自流,引发金融混乱和恐慌并危及实体经济。

日本东京财团政策研究部研究员关山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欧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助长了金融市场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再加上现代金融业务的多样化,开发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相互关联的金融衍生产品进行跨国交易,使人难以把握其真正的风险。面对这种跨国交易的巨大市场,国际社会没有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各国也无法预防问题的发生,致使危机迅速蔓延全球。

关山健认为,必须对目前的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反思,重新认识以特定国家的货币作为基准货币的国际经济体系极易受特定国家经济金融形势影响的脆弱性,推动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半月谈驻伦敦记者陈文仙:10月28日,英国央行公布了《金融稳定报告》,预计全球金融机构在此轮金融危机中遭受的损失可能高达1.8万亿英镑。英国央行副行长约翰·吉夫指出,最近全球金融体系所遭受的动荡是历史上最为严峻的。他认为,必须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如何管理国际范围内的金融体系风险,必须建立更为有力的机制来控制金融体系内部存在的风险,以免影响到更为广泛的实体经济。

半月谈驻华盛顿记者刘洪:美国是国际金融峰会的东道国。据美国白宫发言人佩里诺透露,峰会将就金融危机根源和应对策略进行商讨,并将对世界金融领域进行改革的问题达成一套原则性意见。也就是说,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背景下,这次峰会将为新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奠定基础。

应该肯定,当前危机让所有国家都认识到,国际社会必须改革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才能避免危机再次发生。美国财长保尔森就承认:“假如你看一下目前的全球金融体系,我认为已不能反映今天的世界经济形势,现在是一个扩大的世界,比七国集团要大得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则表示,金融危机清楚表明,当前金融体系不能适应全球化金融市场的要求,这一体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存在疑问。

改革构想还存分歧

编辑:国际金融体系如何改革,是即将召开的国际金融峰会的焦点,对于这一问题,主要国家是如何构想的?

刘洪:按照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的构想,国际社会应考虑建立包括西方七国,以及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俄罗斯、沙特和南非等主要新兴经济体在内的14国集团(G14)或更大的新领导集团(NEW STEERING GROUP)。这个新多边体系应该灵活、没有成员数量限制,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还应该接纳符合条件的新兴强国。

按照德国的提议,新集团除包括西方七国和俄罗斯外,还必须涵盖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阿拉伯世界也可有一个代表,成员国应拥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意大利政府认为,新组织不妨称为X国集团,X代表多个不确定的国家。

由于创建一个新国际机构手续繁杂、费时耗力,一些经济学家和政界人士建议,不妨提升目前的20国集团层次,使这个包括西方七国和主要新兴经济体的组织成为协商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重要平台。

但不管怎么改,加强国际金融监管,提高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在金融新格局中的代表性,是各方的共识。

刘浩远:关山健认为,为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应把现在的IMF及BIS(国际清算银行)等相关机构进行整合设立“国际金融机构”,并大幅增加日本和中国的出资额。新的“国际金融机构”应该成为经济版的“联合国安理会”,议事和决策方式参照安理会的议事程序和做法。另外,还应扩充现行的IMF的特别提款权制度,构建由美元、日元、欧元、人民币等多种货币组成的国际结算体系。

中国作用受重视

编辑:长期以来,国际金融体系的“游戏规则”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缺乏全球参与的民主性,特别是忽视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愿望和利益。在今后的改革中,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能起怎样的作用?

刘浩远:日本日兴资产管理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宫里启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金融危机证明,备受西方国家推崇的市场至上的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出现了拐点。金融危机迫使各国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查找风险并出台法律政策来约束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寻求新的金融市场发展模式。中国尊重市场自由发展而政府又适当介入,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也可能会作为研究对象,进而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今后发展过程中寻求新模式的良好参照。

陈文仙:在英国,相关政府官员和专家在讨论如何建立新的全球金融体系时,无不谈及中国的重要性。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霍华德·戴维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是考虑将中国纳入全球金融体系的时候了。就目前而言,在世界重要金融决策机构如八国集团、金融稳定论坛、巴塞尔委员会中,中国都不是其成员,但是,现在已经不可能在不考虑中国的情况下管理全球金融体系了。在严重的金融危机下,中国进入这些机构的进程将加快。

刘洪: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势必削减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因此,美国对欧盟力主的改革态度相当保留,《华尔街日报》文章就指出,欧洲领导人的目标是改革世界金融体系,但这需要多年才能实现,“布什政府仍对欧洲实行的一些更为长远的主张持怀疑态度。由于距布什离任只剩下3个月时间了,本届政府将对美国能做出哪些具体承诺持谨慎态度。”

虽然在20国集团中有十多个新兴经济体,但许多观察家都认为,在所有与会成员中,美国其实最关注的是中国的态度和表现。道理很简单,中国是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拥有规模最大的外汇储备,中国经济仍保持相对快速发展。但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切实际地拔高中国的作用,以此敦促中国履行超越自身能力的责任,既有损中国利益,也不能有效应对目前的危机。

十五日即将在华盛顿召开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关键议题首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尽管当前有关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很高,但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是一场涉及全球政治、经济利益大调整的运动,其中的斗争、冲突将不可避免。”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世国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指出,“近期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发挥美元以外其他重要货币在国际经济中的积极作用、提升有关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规则中的参与权及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等。”

美元地位仍难撼动

长期从事国际金融研究的张世国认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短期目标主要在于发挥其他重要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积极作用,但取代美元国际货币现有地位的条件还不成熟。他说:“尽管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元本位币备受国际社会的批评,但废除美元本位制度的时机仍不成熟。美元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结算、储备货币,已被世界主流经济区及多数国家中央银行所接受。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符合大多数国家的根本利益。”

“因此,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无论是美国、欧盟还是中国及国际社会,均没有做好放弃或取代美元本位制度的准备。当前世界各国倡导的重建国际货币新秩序仍处于初期阶段,相关共识仍未凝聚,从‘建议’到‘实现目标’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世界各国推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短期目标均是尽量争取自己在变革中比较有利的地位。”

他具体分析说:“世界各国对建立未来国际货币新秩序的理解也是不同的。美国的意见是通过‘金融改革’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协同及监控国际资本流动,而在美元本位改革等问题上坚持多听少做,并通过各种方式传递信息: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动摇不得,否则全球将遭受更大的国际金融危机。”

“欧盟领导人早期的理想是借重当前金融危机的机会,提升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目的是想形成‘美元、欧元双极’国际货币体系,使欧元在国际储备、结算、流通发挥主流货币的作用。随后的情况是,欧盟在金融危机中也遭受到了重创,它的货币地位受到了重大影响,欧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走势,使欧盟旨在建立新的布雷顿森体短期意图大为收敛。毕竟动摇一九四四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国际货币体系地位将直接影响美国的重大利益,并会遭受美国的抵制和反对。到十一月,欧盟的态度已软化到建立货币新秩序的目标是强化欧元在当前金融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层面。”张世国指出。

他还指出,另外一些国家如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也在建议驱除“美元国际本位货币”,加强俄罗斯卢布及人民币等国际货币的作用,但鉴于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全球贸易、结算中所占的比重太小,对美元现有国际地位的冲击力度也不会太大。

改革须扩大各国参与权

张世国强调说:“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重点不在于重新构建一种‘非美元’货币新体系,而在于重新分配现有国际金融资源的实际利益和权力。”

他指出,鉴于现有以美元本位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然难以动摇,各国政府主要是技术层次致力于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塑国际金融新秩序。自今年九月以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国际间已通过欧洲峰会、亚欧峰会、中俄领导人会晤、金砖四国财长会议等机制,不断发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倡议、宣言,凝聚国际社会有关改革全球金融体系的共识。而即将在华盛顿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也有可能讨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关议题,但可以预期的是,有关各方有可能在不动摇美元国际本位货币地位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妥协,如扩大部分重要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参与权、话语权及影响力等。

他说,在传统国际货币规则的制定当中,美元居于核心地位,因此美国掌握着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实际控制权。欧盟、日本等国家具有一定的参与权,但缺乏足够的决策影响力。而近年来崛起的经济大国如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基本上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决策圈子之外。目前,欧盟、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均表示要扩大对国际货币规则制定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影响力,在世界各国的压力下,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态度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软化。

因此,张世国指出,在不动摇美元国际货币现有地位的前提下,改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可能的现实选择。他解释说:“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实际情况是美国拥有事实上的一票否决权。因此,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是否会动摇美国的一票否决权将备受关注。按基金组织协议规定,基金重大问题须经全体成员国总投票权的百分之八十五通过才能生效。而在基金组织内,美国拥有的投票权占百分之十六点七九。因此,重新分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持股比例,扩大基金规模将是改革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现实选择。而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论是增资还是扩大运作规模,都将直接影响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话语权,而这种以其他国家话语权上升为导向的改革,将导致美国话语权相应下降。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和欧洲、中国等国家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利益冲突。”

张世国最后指出,考虑到发挥其他货币在未来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积极作用及改革国际货币组织体系存在较大的利益冲突,在未来各国可能把重点放在金融监管合作方面。强化国际金融监管将成为影响国际金融秩序变化的重点。未来可能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一、监管跨国化,二、监管机构实体化,三、监管标准逐步提升,四、国际社会对世界主要货币储备国的监管及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等也将逐步强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21
晕。。你这课题做的。。。很赶潮流哟。
但是可能有点难做哟,因为这个东西是眼下各国都在努力希望解决的,也是布林森顿体系瓦解后30余年里世界希望解决但一直解决不了的。。。
只有多上网搜搜,多借鉴。。。多说套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3-22
你们学金融的怎么这么麻烦。告诉你解决金融危机的唯一途径就是战争。只有把现有的建设全部毁灭。才能够有重新建设的理由。大家才有活可干。其他方法不能重根本上解决金融危机。只是权宜之计。世界大战是不可避免的早晚要打得。时间大概在2012年的12月21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