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如题所述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在数学考试中不难发现学生由于计算出错而丢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同过去相比有下滑的趋势。作为一位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一,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小学阶段,学生面临各种各样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够正确计算的前提。有些学生在考试中计算题做错,并不是真正的不会算,而是由于运算定律或是运算法则没有弄清,导致计算出错。只有把有关的基础知识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学生计算才不会出现差错。

如学生在计算125×28时,很多学生是这样算的:125×28=125×(20+8)=125×20+125=2500+125=2625.这部分学生知道这道题能够用简便方法计算。但在计算时由于乘法分配律用错而导致最后的计算结果错误。试想,我们的老师在教乘法分配律时,如果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定律的本质,知道该定律是把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变为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的和,学生在计算时就不会出现上述错误。

特别是学生到了高年级,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已经非常丰富了,因此在教学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而应帮助学生学会整理已学的基础知识,做题时能灵活运用。

第二,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俗话说的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这个道理。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只有平时多练,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才会提高。不然,学生在计算时会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例如:在计算3.5×20时,有学生解答成3.5×2,得到7,,忘记了“20”末尾的“0”。还有的解答成35×20=700,没有注意3.5中的小数点。这些都是平时练习不够引起的。在计算练习中,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例如,在计算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时,常遇到学生计算法则是正确的但结果却是错误的,究其原因,有约分、通分的错误,有互化错误,也有百以内的口算问题。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存在缺陷。为此,在练习中,应有的放矢。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另外,帮助学生小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也能大大提高计算技能。如: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总的来说,用小数计算比较简便,但判断能否把所有的分数化成有限小数成为了这一类计算的关键点,随着这一关键点的突破,学生的运算速度必定加快,计算技能也势必提高。

第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可靠保证。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并不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重要。我认为要养成以下几个习惯:

看清楚。学生在计算中由于看题目过快,有时会把数看错,如234看成243,有时会把运算符号看错,前后颠倒等,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养成看清楚题目中数的习惯,速度不要过快,要整体记忆,不要看一位写一位,写好后可以迅速与原数比照一下等等,从而减少误看而带来的计算错误。

写工整。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1和7、3和8;有的擦擦写写,写写擦擦,模糊不清;有的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等等,都可能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在教学中,要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督促学生把数字写端正,写清楚。注意了这点计算中的错误也会降低很多。

算仔细。计算中的错误有时也是因为学生计算马虎造成的,如把2×3算成了5,或进位忘了加,或退位忘了减等等。因此在教学时不要一味要求学生算得快,而是首先要算得对,然后在正确的基础上再提出相应的速度要求,这样也能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查认真。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乘和除等之间的逆运算关系。但小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不能自觉坚持检查和验算,敷衍了事大概看看,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检查和验算。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检查和验算的方法(如逆运算、估算、再算一次等),监督他们养成检查的习惯,另外也可通过恰当的时机让检查出错误而获得好成绩的学生进行现身说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由于认真检查和验算所带来的成功,自觉养成主动检查的习惯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16
怎样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计算能力 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的计算是粗心的结果,也经常为孩子的计算在考试的失分而着急,我认为计算是可以训练的,特别在小学的三、四年级是训练孩子计算的最佳时间。从我自己的教学经验上看,我觉得只要科学的安排好计算训练内容,采取恰当的鼓励措施,一定能让学生克服计算这一难关的。 一、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的内容。 1. 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重点练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训练,把题写在题板或者本子上,每天20个小题。不允许使用竖式,只能心算,写出答案,记下用时和正确率。(如下表),口算内容可以由易到难。可以先安排练习十几乘(2-9)的题,即第一个因数是12—19,第二个因数是2-9,共64个题,可以分二至三天完成。再练习二十几乘(2-9)的题,方法同前。再进行三十几乘(2-9)的题……,一直到九十几乘(2-9)。越到后面,难度越大,在练习时不要过分强调所用的时间,主要是看正确率。大约需要20天时间。计算练习情况登记表日期 练习内容 用时(分 秒) 正确题数 错误题数年 月 日分 秒年 月 日分 秒 2.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乘法。每天十个小题,要求竖式书写工整,数位对齐,进位的数一定要写清楚。家长在检查的时候,发现孩子出错时,只告诉孩子有错,不要指明错在什么地方,让孩子自己进行检查,必要时,可以让孩子用交换因数位置的方法重算。找到错误以后,由孩子告诉家长自己错在哪儿。如进位错了,或者乘法口决背错了,或者书写不工整影响正确率了。练习时也将练习的情况作个记录。大约练习十天时间。 3. 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方法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乘法。时间也在十天左右。 4. 脱式计算(递等计算)。每天练习三道题。将作业本分为左右两边,本子的左边写递等式,右边写竖式,竖式必须要工整。在孩子做错题的时候,也只说明某个小题有错,由孩子自己改错,并且要找到原来的竖式错在什么地方。这一项训练要长期坚持。 5. 简便算法。可以将小学阶段的简便算法进行归类,重点是掌握简便的方法。比较容易出错的是加减法中去括号的简算和乘法分配律运用的简算。有时间我专门写一个这方面的练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