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靖难之役”的元凶是朱元璋,而非朱允炆呢?

如题所述

明朝对于“立嫡立长”是执行最到位的一个朝代,明朝后期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而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却是一个例外。他继位后爆发了靖难之役,现在人普遍认为是朱允炆撤藩而逼反了朱棣。而事实上,真的如此,朱元璋就没有责任了吗?

朱元璋立朱允炆其实另有私心,并没有遵循立嫡立长的原则

朱允炆并非太子朱标的嫡长子,朱标的原配是常遇春之女常氏,她为朱标生下了嫡长子朱雄英以及三子朱允熥,而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是朱标的妾室,所以朱允炆是庶长子。尽管后来常氏死后,吕氏被扶正了,朱允炆的身份得以提高,但是嫡庶有别,庶子就是庶子,不可能变成嫡子。

《皇明祖训》中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如果我们将皇帝的嫡子视为第一梯队继承人,嫡孙子为第二梯队继承人。那么按明朝立嫡原则,朱标死后,继承人应从第二梯队中选择,那么就应该从朱标的儿子里选,而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早夭,那么就应该是三子朱允熥继位,而不是庶长子朱允炆。

为何身份更高的朱允熥没有继位,反而选择了朱允炆呢?

这就要从朱允熥的背景说起了,他的外公是常遇春,他的姨父是蓝玉、他的大舅是郑国公常茂,他的二舅是开国公常升。

看看这背景,这些人本来是朱元璋留给太子朱标的辅政班底,如果交给朱允熥,年少的朱允熥很难压制得住这些强大的外戚,那此时朱家的江山,很可能要改姓常了,这也成了朱允熥落选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朱允炆呢,其母族地位并不强,不会出现外戚干政的局面。其二:他天资聪明,经常被朱标夸奖,而且仁慈、孝顺,朱标病重时,他日夜守在病床前,自然更得朱元璋偏爱一些。

朱棣是否有继承权呢,为何朱元璋不选择朱棣呢?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4子,第一梯队的第四顺位继承人,而他前面的三位哥哥都早逝,于是他成了第一梯队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按宗法制,朱元璋不选择第二梯队的朱允熥,那么继承权就回到了第一梯队,此时朱棣就是第一人选。为何朱元璋不选朱棣呢?

第一:朱棣的执政理念和朱元璋相似度很高,都一样的文韬武略、杀伐果断,这样的人适当打江山,并不适合守江山;其次明朝初立,经过战乱,需要一位仁慈的君主,朱棣显然并不是最适合的。

第二:朱元璋爱子的私心,朱元璋对长子朱标极其喜爱,朱标的猝然离世让他难以接受,爱子的私心,让他想把皇位传给朱标一脉。

第三:朱元璋的嫡子朱标、朱橚(shǎng)、朱棡(gāng)早逝,第五子朱橚(sù)在洪武22(1389年)冬,因为私自离开封地凤阳而获罪,被下令迁往去南,已然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也不会选择他。而朱棣的生母存疑,若朱棣并非马皇后所生,那非嫡子,也不具备继位资格。

所以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用的是“清君侧”的名义,算是间接承认了朱允炆的地位,所以他也认可朱元璋的选择,只是朱元璋没有算到自己选的这个守成之君,办事如此操之过急。

朱允炆削藩若直接从最强的朱棣下手,根本不给朱棣准备的机会,一可以解决最大威胁,二可以敲山震虎,朱棣一旦倒台,其他实力较小的藩王也自然不敢乱动。所以“靖难之役”的元凶,并非朱允炆,而是朱元璋。

若当初他没有选择软弱的朱允炆,而是选朱允熥,那以常氏集团的能力,朱棣根本不敢起兵,同时还不用留下一个杀功臣的罪名。若选择朱棣为君,那“靖难之役”则可避免。

参考资料:《明实录》

《皇明祖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2
靖康之耻无疑成为宋朝最大的耻辱了,而此次灾难的元凶并不是朱允炆,而是朱元璋,因为朱元璋在开国时就与外面的部落造成了很大的矛盾,所以才导致今天有了这个灾难。
第2个回答  2020-04-02
之所以说“靖难之役”的元凶是朱元璋而非朱允炆的主要原因就是朱元璋明知野心家朱棣日后必反,还执意要把皇位传给朱允炆。
第3个回答  2020-04-02
因为是朱元璋种下了“靖难之役”的基因:不传位于朱棣让他怨恨;不根除朱棣对朱允炆造成极大威胁。
第4个回答  2020-04-02
因为朱元璋认为,异姓诸侯不可信,只有自己子孙一心才能拱卫皇室,所以不对异姓分封,对子孙分封,故此封建割据就形成了。也就埋下靖难之役的祸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