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和“干部”身份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1、划分依据不同

”干部“和”工人“身份的区别,是计划经济时代沿习下来的人事管理制度。最基本的区别是以初入职时第一学历、而且是全日制学历来划分: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的,为干部身份,高中及以下学历为工人。工人身份安置还有其他途径,比如从企业招工、退伍军人安置等。

在行政部门中,干部使用行政编制,工人使用工勤编制,行政单位的工勤岗位基本随改革撤销,工勤人员只出不进,工勤编制也是随现有工人自然减员随退随销。


在事业单位中,按照岗位进行区别,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是干部,工勤岗位是工人,分别对应不同的职务级别、职称级别和工勤级别。工勤级别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对于实行聘用制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人干部身份没有什么区别,工勤人员竞聘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就和干部无疑,包括管理方式、职级晋升、工资待遇、退休保障等,都统一按干部对待。

2、待遇福利不同

在就业范围上的待遇不同,干部可以在国家机关工作,工人群众如果不转变成干部身份则很难在机关工作,而且工人群众转变成干部身份的机会非常少。政治待遇不同,干部获得的国家社会以及国际信息要比群众多,干部级别越高所获得的社会信息也就越多。

在非工资的福利待遇上,干部比工人群众要高,例如住房以及住房补贴、用车补贴、带薪度假、子女医药费报销等等方面,干部都比工人群众享受的待遇高。在医疗服务标准上,包括住院条件、用药等级、医药费的报销比例等等方面,干部都比群众高。  

3、养老标准不同。

在养老标准上,干部比群众高出许多,而且干部级别越高,这种差距也就越大。例如,达到一定级别的干部可以享受离休待遇,而且有政府专设的老干部局为其服务。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工人,也要比在其它企业工作的工人的待遇相对高出一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干部身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人身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6
  简单说,在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下,正常在职人员常见两种身份,即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我国不同部门具备不同的行政职能,其中干部管理等方面由人事组织部门负责,工人管理及社会劳动保障等方面由劳动部门负责。换言之,市人事部门代理的是干部身份人员档案,劳动部门代理的是工人身份人员档案。目前身份仍是影响我国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具备明确身份的人员还不能随意流动。
  所谓干部与群众(城市里其主要成员为工人)的身份壁垒,其表现形式大体上至少有如下几种情况:
  1、档案履历表里,干部是有行政级别的,群众则没有行政级别。
  2、在政府管理劳动者的分工上,干部属于人事局管辖,群众属于劳动局管辖。
  3、在社会单位的划分上,在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工作的人(主要是知识分子,从这个角度来说,知识分子并不属于工人阶级,而是属于干部阶层)可以享受干部待遇,而在企业工作的人则只能享受工人待遇(企业的负责人可以享受干部待遇)。
  4、在政府及其直属部门的职务聘任上,基本只对拥有干部身份的人开放。
  5、干部身份是一种终生的身份,不因其退休而失去。
  干部身份与工人身份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国民待遇差异呢?有趣的是,或者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的学者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似乎不大情愿去研究。事实上,这些差异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清单:
  1、政治待遇不同,干部获得的国家社会以及国际信息要比群众多,干部级别越高所获得的社会信息也就越多,其中大量的社会信息并不属于国家机密,而是属于官方有意控制的内容。
  2、在就业范围上的待遇不同,干部可以在国家机关工作,工人群众如果不转变成干部身份则很难在机关工作,但是工人群众转变成干部身份的机会非常少。
  3、非工资的福利待遇上,干部比工人群众要高,例如住房以及住房补贴、用车补贴、带薪度假等等方面,干部都比工人群众享受的待遇高。
  4、医疗服务标准上,包括住院条件、用药等级、医药费的报销比例等等方面,干部都比群众高。
  5、在养老标准上,干部比群众高出许多,而且干部级别越高,这种差距也就越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0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