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一览新冠肺炎中医防控方案

如题所述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推动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根据温州地区气候、居民饮食及体质特点等因素制定《温州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请广大市民群众重视发挥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的作用,规范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
温州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
严格遵循疫情防控措施: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家中常通风,备好常用药,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在外遵守社交距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居住场所的清洁通风。
一、方药预防
成人预防方
组方:苍术10g、藿香10g、炒白术10g、防风5g、黄芪10g、银花10g、芦根15g、生甘草6g
服法:煎汤,温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服用,连服3-5日;孕妇及合并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应在执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儿童预防方
组方:苍术5g、藿香5g、炒白术5g、防风3g、黄芪5g、银花5g、芦根9g、生甘草3g、大枣5g。
服法:温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服用,连服3-5日。
二、起居有常
起居调摄
起居应顺应自然变化,作息规律,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保证睡眠充足,适时增减衣物,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房间的温湿度调节,每天择时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风寒湿。
空气熏蒸
艾条熏法。熏艾对于抑制病毒传播有一定作用,适合家庭空气消毒,闻艾亦有提振阳气、增强抗邪的作用。可每日熏艾1柱,注意适当排烟,以免引起气道反应。
三、饮食有节
饮食上应注意选择顾护正气一类的食物,忌吃破气耗气之物,根据中医理论,过食辛辣、油炸等高热量食物容易造成胃肠积热,胃肠之热可上蒸于肺引起呼吸疾病的易感。因此冬天要减少煎、烤、炙等食物的摄入,避免饮食冰凉、生冷、油腻。多补充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禽类、鱼类、牛羊肉等,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
辨证饮食
根据食物属性和个体情况合理膳食。有怕冷、胃凉等症状的,可食用生姜、葱、芥菜等;有咽干、口干、心烦等症状的,可食用绿茶、豆豉、杨桃等;有咳嗽、咯痰等症状的,可食用梨、百合、杏仁、乌梅、橘皮等;有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的,可食用山楂、山药、白扁豆等;有便秘等症状的,可食用蜂蜜、香蕉等。
茶饮
茶饮方:
1.痰湿、湿热体质:银花10克、薄荷5克、米仁30克、藿香10克、甘草3克。用法:煎汤代茶饮。
2.阴虚体质:桑叶10克、北沙参10克、麦冬10克、乌梅6克、百合10克。用法:煎汤代茶饮。
3.气虚、阳虚体质或平和体质: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6克、太子参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用法:煎汤代茶饮。
药膳
党参山药陈皮粥。党参10g、山药20g、大米100g、陈皮5g。将党参、山药洗净切小丁,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同煮,煮开10分钟后,加入洗净的陈皮,再煮20分钟至大米烂熟即可。平和体质或气虚体质均可食用。
四、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增强人体脾肾功能,帮助人体获得更强的免疫力。每天走路至少6000步或太极、八段锦、八部金刚、瑜伽等。极端天气下不建议外出运动,尤其是70岁以上有基础病的老年人,若生活中有任何不适应首选医院观察治疗,若运动后伴有明显呼吸急促、喘憋应立即就医。
传统功法
八段锦
习练时间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据个人体质状况,以能承受为宜。
太极拳
习练时间每次30-50分钟,每日1-2次,据个人体质状况,以能承受为宜。
五、舒畅情志
移情易性法
改变生活方式,转移或分散思维的集中点,免于不良刺激,摆脱不良情绪。保持精神内守,做到心神安宁,情志舒畅。
音乐疗法
可听传统音乐。宫调音乐如《秋湖月夜》《鸟投林》等可以健脾;商调音乐如《阳春白雪》《阳关三叠》等可以养肺;角调音乐如《昭君怨》《塞上曲》等可以疏肝。通过轻柔和缓的古典音乐,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播放时间以不影响正常休息为宜。
六、中医适宜技术
艾灸疗法
艾灸特定穴位具有温阳散寒、化湿辟秽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常用选穴:肺俞、风门、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定位及示意图详见附件。
操作方法:距离穴位2~3cm,艾条悬灸,每穴灸15-30分钟,皮肤潮红或局部不热远部热、或表面不热深部热、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重、痛、麻等非热感觉热觉为度,注意避免烫伤。建议在专业机构的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
穴位按揉
穴位揉按一些特定穴位具有调和气血、安神定志,健脾益肾,平衡阴阳,提高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常用选穴:百会、太阳、迎香、合谷、中脘、气海、足三里、阴陵泉、太溪、三阴交等穴位。
操作方法:每穴位,用拇指按揉1-3分钟,按揉时感穴位微微酸、胀、重、麻感为宜,不宜重刺激,太轻穴位的激发效应较弱,双手交替。可反复重复操作。
操作方法:按揉穴位,拇指按压1分钟,双手交替,重复3-5次。
常用穴位定位及示意图如下:
1.百会:位于人体的头顶正中心,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
2.太阳穴:位于头部的侧面,在眉梢和外眼角沿线交叉的凹陷处。
3.迎香: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4.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5.风门:位于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6.肺俞: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7.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8.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
9.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10.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也可以用简易取穴法:用自己的手取同侧的穴位,拇、食指撑开成直角,拇指置于髌骨上缘取右侧足三里,五指朝下紧贴于膝外侧,食指中指间对应的位置即为足三里。
11.阴陵泉:位于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取穴时采取屈膝或仰卧位,用拇指沿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方在胫骨向内上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处即是。
12.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踝关节上三寸。
13.太溪: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中药沐浴
用菖蒲150克,加水煎煮后,加入浴缸中沐浴,可祛除病气。
中药泡脚
生姜、艾叶、肉桂、红花适量,水渍泡脚,可增强免疫力,有助睡眠。
佩挂香囊
将香囊佩戴身上,或悬挂于床边、窗前、案头。处方以苍术、藿香、厚朴、丁香、石菖蒲、白芷、艾叶,以上各等分共研细末,加入适量冰片,装入布袋内做成香囊,具有芳香辟秽解毒之功效,以预防疫病。孕妇及有过敏性疾病者不建议使用。
七、其他方法
呼吸六字诀
“嘘、呵、呼、_、吹、嘻”,依次每个字6秒,反复6遍,腹式呼吸方式,建议每天1-2组,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调整当天运动方式及总量。
放松功法
主动进行缓慢深长的腹式呼吸训练,可采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释放和疗愈身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