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以下引自知乎:

作者:轻舒猿臂

朱熹是北宋五子的集大成者,也是北宋理学的大成。他十分重视《大学》。按照现代新儒家大宗师牟宗三的说法,北宋以来的理学家们各自秉承经典来做学问,周敦颐秉承《中庸》《易传》,张载也是。二程兄弟不同,明道宗主《论语》《孟子》,伊川尊崇《中庸》《易传》《大学》,朱熹是伊川一脉四传弟子,也是以《大学》为主,后世所说的“程朱理学”,狭义上说的主要就是他们的学问。
朱熹很有规模,魄力很大,一生致力于四书,临死还在修订,可见他对四书用力之深。
他认为《大学》是错乱了的,顺序需要重新调整,并且“格物致知”有断缺,于是凭着自己的理解,就补充了一段: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裏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也就是说,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来认识了解万事万物,探寻其中的道理,主客观合一。然后根据已知探求未知,知道得多了,互相关联,一旦豁然贯通,就好像是渐悟之后的顿悟,豁然开朗,脱胎换骨。这就是格物致知。
当然也可以做简单平实的理解,就是认识事物,探索道理。

但题主既然问出这个问题,想必是骨骼惊奇,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那我多说两句好了。
格物致知是中国哲学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论题,出了朱熹,还有王阳明的回答更加别具一格。王阳明是谁我不说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物也就有两个半,他是其一,世称”真三不朽“。
他的格物说是这样的: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
慢慢来,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他所说的物,指的是念头,是事情,是事物。孟子说每个人都具有道德的心,是本来善良的,这是生来就有的,不是外边得来的。这就是”心“,纯粹的,至善的,光辉辉的,没有私欲杂念。
心要有所活动,就有了”意“,也就是意识活动,开始有善的念头,恶的念头。而这些念头所投注的事物,也就是”物“,就是自己心里的念头。当然也指平时我们遇到的事情,接触的事物,但王阳明的特色就在这里,物只要指的是念头。
格物指的就是正自己的念头,自己有念头,把不正的归于正,就是格物,其实就是诚意,就是正心。
致知就是获得本来光明纯粹的本心,这个心是良知,也就是致良知。
问题回答到这里就该结束了。
但我还是多句嘴好了,有个”淮南格物“说,就是王阳明的弟子王艮提出的,他主张所谓的物,以正念头为本,家国天下都是物,要一一落实。这不是我所了解,到此为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2
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儒家经典《大学》中的“致知在(于)格物”一句上,意思就是只有通过观察研究事物,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2-09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裏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也就是说,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来认识了解万事万物,探寻其中的道理,主客观合一。然后根据已知探求未知,知道得多了,互相关联,一旦豁然贯通,就好像是渐悟之后的顿悟,豁然开朗,脱胎换骨。这就是格物致知。

当然也可以做简单平实的理解,就是认识事物,探索道理。
很高兴为你解答有用请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5-08
把物体格式化,才能得真知
第4个回答  2018-02-18
儒学经典“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学生曾子所著《礼记.大学》里的八条目,而“格物致知”更是儒学思想中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我们普通人逐渐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条件。

       两千多年以来,“格物致知”一词的名家解释近百种。2012年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还有解释为“格除物欲,获得智慧”的,有解释为“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的。等等等等。

      太多的解释让我们后人无所适从,到底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下面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把“格物”仅仅理解为“格除物欲”是非常片面的,而把“格物致知”理解成“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也是不全面的。原因如下!

       第一,仅靠去除物欲、潜心修行,是不可能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的。

       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无法生产更多的物质;没有足够的物质,老百姓就不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如果忽视科技和经济的重要性,就会像公元1500年以后的明清一样,经济逐渐被外国赶超,最后被它们欺负凌辱。可见,仅仅靠修心养性是绝对达不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的。

       同样,仅靠抓经济和科技,而忽视思想道德、精神境界的修养,也是行不通的。

       为什么呢?人性本贪,欲壑难填呀!如果任由一个人的贪欲膨胀,再多的物质也不可能让他满足的。

       不满足就会有不平,不平就会起争执,有争执就会有伤害。世界大战的起因不就是因为这个吗?

       可见,如果只重视科技,而忽视人们的道德教育,只会加速矛盾的产生。也是不可能天下太平的。

       其次,我认为“格物致知的意思”是包括科技、生活、工作、家庭等等各方面的。这里的“格”可以解释为“归纳探究”,“物”可以解释为一切事物,“致”可以解释为引导开启,“知”通“智”,是智慧的意思。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归纳或探究事物的本相和彼此关系,从而引导开启自己的智慧,获得更深层的领悟。

       知识可以被灌输,但智慧是不行的。智慧是什么?是对事物快速而透彻地认知和理解的能力。智慧是怎么来的?就是从对事物反反复复地归纳总结、探究其原因和联系中得来的。

       事物无处不在,问题无处不在,但是真正时时刻刻在“格物”的人却少之又少。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问题(比如生命、意识、疾病等)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被动接受,很少有人真正去怀疑、去思考、去深入的研究。(所以某领域有重大突破的少之又少)

      “格物致知”的意思理解了,后面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当一些事物我们真的想通了,想透了,自然就会领悟这个世界的真相,就对这个世界不敢没有敬畏之心了。

       因为敬畏,所以意诚,所以心正。因为意诚心正,所以身得以修,言行得以正,潜心默化中,也会使家人(亲朋)也得以教化(齐)。

       当每个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都能互助互爱、尊老爱幼、遵纪守法。那么国自然而治,天下也自然可以和平无争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儒家的这个思想是对的,但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真正做到“格物”的人太少了,而且即使他明白了,他的思想被大众所理解和信服也是需要很多时间的。

       人的思想是自由的,即使你说的是真理人家可以选择不听不信,即使某些人说的是歪理但是人家就是相信,谁也没有办法。

       因为有思想信仰的不同,所以就会有争执。只有这个世界的主流思想都是宇宙真理、这个世界充满了仁慈、博爱、无私、宽容、谦和的时候,才真正是“平天下”的时候。(编辑拼音“马老师369点cn阅读更多国学道德文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