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怎样摆平五虎上将的呢?

如题所述

最开始还是来“重温”一下相关背景。蜀汉时期的“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五位大将,而诸葛亮作为蜀国丞相,其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要指挥这些将领打仗。俗话说“千人千面”,对待不同的人显然要有不同的方法。那么诸葛亮作为一介谋士是分别如何让这些武将听命于自己的呢?

首先就让我们来说说张飞与关羽。关羽、张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这二人是“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面对这样两员大将,无论是什么人,没有些真本事,而只想靠使用手段折服他们显然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 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原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毕竟孔明初出茅庐时,关、张二人对他并不服气,只是碍于刘备的面子才没有过于排斥。后来是诸葛孔明在实践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折服了这两员大将。

诸葛亮游说孙权促成孙刘的军事联盟;接着,诸葛亮又与孙刘联军一起大败曹军。随后,刘备“先取荆州后取川”,天下三足鼎立的格局形成,实现了诸葛亮《隆中对》中远见卓识的战略构想。这种种的功劳必然使得关、张二大将发自内心佩服诸葛亮的真才实学和卓越军事指挥能力。

不过,当然也少不了使一些“手段”。从《三国演义》看,诸葛亮主要采取软硬两手,恩威并用的方法。一是“捧”,比如关羽要和马超比武,诸葛亮利用个人性格特点好好把关羽吹捧一番,关羽就心满意足,不再提这事了;

二是“立威”,比如在华容道,先引诱关羽上套,继以军令状要挟,关羽从而不敢再作乱。其次是张飞,张飞直人快语,缺心眼,但打仗杀敌,颇能用心计。诸葛亮一个 “哄” 字让他服服帖帖的。比如,有一次张飞喝酒后鞭挞士卒,刘备很担心,而诸葛亮却大张旗鼓,派魏延公开送酒给张飞,这令张飞十分感动。

再来说说怎么对待赵云等人的。其中赵云和马超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毕竟两人出身名门,有涵养识大体,并不需要诸葛亮过于操心。相对比较难的是黄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