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应试教育,日本似乎比我国更成功,在教育方式上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日本高中比较偏进初等大学的模式,日本高中毕业开始决定读大学和找工作,在成年之际开始做决定。形式是死的,人是活的。不同的人对所谓的应试教育有不同的体验,撇开这个标签,单单是学习知识并应付考试这么简单?

并不是。有的人看到了知识,有的人连知识都看不到,有的人看到了知识之外的世界。至少可以体会到除了学习之外的很多方法论。还是一个主观能动性啊。

可是中国学生是本科大三大四才开始思索未来的路,正该学习科研的时候却被家长说着随便玩,主要还是因为学生自己没思索过,没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真正读研究生的有相当大比例连程序都不会,本科教育筛选出了大部分不适合科研的人。这是个连锁反应,基础教育不断把责任往后推,家长说的最多的莫过于你上了好的XX(高中、大学)就能有好的出路,推到高等教育,不让学生养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就只能一直后悔自己的决定却无能为力。最终教育的最大成果––科研就成了牺牲品。

日本高中的数学是有高等数学的,理科肯定是必修,数学III就是微积分,数学II里也涉及了导数什么的。可是根据如今的国情,如果不是应试教育,寒门子弟如何能够突围而出呢?我觉得应试教育分阶段的话可能会比较合理,再根据实际制定教材。因材施教。我听说贵州大学有一个酿酒工程学院,贵州作为白酒大省,如果真的是有,就挺符合当地情况,即使是应试也能够满足当地酒企用人需求和解决一部分教育。因为读书出来也是为了工作做准备。应试教育把学习和求知分离且分离得足够彻底,以至于国人在心智成熟以前很难体会到究竟什么是“求知”,而“学习”到底又是为了什么。

“局限性之教学知识/题目与现实生活/职业相关度太低”,但内涵要广泛、深远地多。求知本是乐趣无穷且有用的,而学习却痛苦无比且无用的,因此厌学。这个危害十分严重!因为在中国现阶段的教育水平与国民素质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人心智成熟地很晚,很晚才明白求知与学习之间的真实关系,很晚才懂得曾经学习过、考过无数遍的知识点到底是什么意思,很晚才想明白自己的人生道路应该如何选择,很晚才懂得学习是一种能力而非考核方式,也就很晚才真正认清“学习是有用的”。但是在“很晚”之前呢,很多很多学子们对“学习”深恶痛绝乃至潜意识中埋下终生厌学的种子。

大学选考考试的确比较灵活,但也有一些弊端,比如文理科完全不相通,还有高校生活看似丰富,手工课修学旅行我也是很羡慕的,但要上好大学的人不都得高二高三就开始放弃社团,都说日本的课业轻,但是塾取代了原本学校老师的一些职责。个人有限的精力只能选取一部分学习,而为了极少部分人文理互转的问题而不去改变教育弊端明显是本末倒置的。而私塾问题,毕竟只是一部分想要去好大学的人,普遍教育给人选择就可以了,至于具体怎么选还是个人问题。

况且,还是有很多人并没有放弃社团,也没有在课后补到很晚。而中国教育的问题则是不给人选择,无论你的目标怎样,都没有社团生活,还要在学校学到很晚。在应试教育这种大环境下,必然有很多学校对学生有一些不必要的压榨措施(中学阶段,各种不成文的规矩可以说是侵犯人权)。这种压榨本身虽然不是应试教育的一部分,但是确实是它的衍生品,既然这种危害性衍生品不能避免,那么就可以说这种危害和应试教育本身存在因果关系,也即是它的危害性了。总之危害性和局限性是有交集的,不能简单地割裂开来。我觉得有些东西安排是有一定道理的。

德智体美劳,我们只教了部分的"智",就是技术(考试标准,职业守则),我们连科学都不尊重,科学精神是什么?大部分孩子和家长估计都不明白。所以,在过去60年这个阶段,应试教育的局限性是不显著而优势明显。但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很多方面已经接近或者追平了世界前沿,接下来就需要创新推动了,应试教育的局限会越来越显著,整个体系也需要做相应的改变了。

应试教育的最大缺点就是把很多本来有其他领域天赋的学生被硬生生的弄去以语数外的成绩来考核他,导致最后应试教育的分数不足以谋个好前程,天赋也被掩盖了,他们也不得不从事低效率的大众性劳动,中国有13亿人口,按理说世界上平均每5个国际大奖的天才中就有一个中国的,而实际上中国尖端人才诞生比例在全世界上仅高于印度这些国家第三梯度国家,因为中国人口总数太多,所以才不至于落后太多,完全的发展中国家水平。音乐和美术人类是最伟大的两样艺术,在现在中国的教育界利益教育里却形同虚设没有音乐和图画滋养的大脑,怎么会聪明?

个人觉得应试教育的局限性真的都可以到大学进行弥补,到了大学你可以探索你的兴趣,你可以不只为了追求答案做题,也会有学科与现实的很强的联系性等等等等。尽管有约束有束缚,但是它们都在告诉每个人:你们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要先过我这关,才能有最好的平台给你去实现梦想。事实上社会也是如此,你想改变规则,你就要先适应规则,经过规则种种约束的淬炼才能成为改变规则的人。

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导致了一定的危害,这里的把人本身的情感因素弱化,只注重结果,因为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导致人的偏激思想,导致家长对学习的过度注重,升学压力,环境压力,以导致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日渐增多,学校中安排的心理咨询师却很少起到作用,所以使青少年的自杀率持续上升。

以学习为主体极大危害了学生利益以及未来的社会风情以导致反对声的兴起,考完撕书更是常有,极大的浪费了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这里也并非素质教育就多么高尚可贵,它同样存在局限性。只能说这样的教育方式适合中国国情,却不单具有局限性。素质教育的缺陷便在于不公平公正,会使优秀的越来越优秀,差的越来越差,个人认为应试教育也没用避开这一短板,通过应试教育收益的人获得了更好的经济条件以支持自己的孩子的进一步发展,也就导致了寒门再难出贵子。

相对来说,一个中国学生与一个日本学生投入了同样的学习时间,中国学生却要把相当一部分花费在自己目标以外的科目,这在专业领域上则会落后于日本学生。我本人在社会科学领域了解相对较多,自然科学就较少。但实际上新闻学也并非就见识广博,根据个人目标也会有很大的偏向性。我的一位同学就想成为体育记者,在专业课程外还修了很多体育相关的科目,之前也有人和我说过一位新闻学同学由化学转系的事情,总之也会根据个人喜爱及目标适当选取,但对全学科总体要求可能就会浪费一部分人的精力了,就像是新闻学要求学习大学物理我觉得就是明显欠妥的。

正是如今这样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和一些失败的教育工作者,成功的磨灭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有部分人开始厌恶,甚至于抵触学习。如今的人对于读书都再说“苦读”,我并不认同,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本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但多高强度的要求于强迫往往会磨灭参与者的兴趣于动力。这也许就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在吧。真正好的教育是可以因材施教的教育,是高度个人化的服务。如果有的人认为考试是人生最为重要的事情,那就为其量身打造“应试教育”,如果有的人认为解决问题最为重要,就为其私人打造“个人教育”,教育本来就不是别人逼我学,而是在我人生中不同阶段我计划我要学什么,我喜欢学什么,怎样高效获得我想要的技能和知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9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树,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不仅是对于国家来说是这样,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同样如此,因为你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的话,一定要接受良好的教育。

我们常说高考改变命运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毕竟这是我们向上的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也会发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人在吐槽我国的教育属于应试教育,很多人在高考之中虽然能够考高分,甚至是能够考到状元,但是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却很差。

对于应试教育,我国的话,一般评价都是相对来说负面一点,好像我们是被应试教育毁了,但是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其实也是应试教育,但是日本19年来竟然出了19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日本的应试教育与我国的应试教育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日本的应试教育。

首先说起日本的话呢,我们对他真的是不知道应该去怎么对待,首先来说的话,我们有国恨家仇,其次的话呢,日本这些年发展的确不错,作为亚洲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周边的其他国家学习的,毕竟也是大家以后要走的路。我们常说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日本的应试教育与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区别的话,主要存在于三个地方,而正是这三个地方导致了两国之间的教育出现了如此大的差别。

 

第一,先生在日本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

首先大家听到先生这个词的话,应该会联想到我国古时候那么那些教书先生的形象,大家对于先生都是非常的尊敬的把孩子送进学堂里面,之后也是任先生打骂,而到了我国现代的话,如果说老师一旦对学生进行体罚,那么家长恨不得直接抄板凳打人了。

但是现如今在日本的话,先生,也就是老师的地位还是非常的高,而且在日本1万元的钞票上面,更是印着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渝吉。

 

第二,日本妈妈们拥有更好的科学素养。

我们常说决定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以及今后的人生的,更重要的是妈妈。在日本的教育基本法之中,家庭教育已经直接写进了法律,而日本官员更是在讲话之中直接强调,提高家庭主妇的科学教养是绝对必须的,为了建设富于独创性的技术与产业,根本的前提就是倾注全力提高中小学生及一般家庭的科学生活。

而在我国的话,这个情况则完全相反。

 

第三,全民热爱阅读。

想必大家应该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阅读就是与前人进行交流,我们人生之中的很多困扰都可以在书籍之中找到答案。

而对于小朋友来说更是如此,对于小孩子来说的话,他看到这个世界的窗户就是书籍,一本有趣的书可以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兴趣,更是可以决定他今后的人生走向。

第2个回答  2020-11-16
日本更多的还是以实践为主,而中国就是学习课本知识,通过考试来测试能力,缺乏自主创新,实践能力。
第3个回答  2020-11-16
同样是应试教育,日本似乎比我我国更成功,在教育方式上其实就是对于学生约束,还有就是被学生的管理其实是有不同的,导致学生的学习程度也是和别人不一样
第4个回答  2020-11-16
日本所注重的观念是让孩子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理生活当中的各种事情,但是中国截然相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