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十三陵之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呢?

如题所述

明十三陵中的思陵是崇祯帝朱由检的陵墓,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帝后与妃嫔合葬之墓;有一个陪葬的太监墓;没有守陵村。

它的特殊是由朱由检的死亡引起的,而这个太监墓属于朱由检身边的心腹太监王承恩。一般,能进入皇陵陪葬的都是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那么,王承恩,他又是凭什么在死后陪葬思陵呢?这仍然和朱由检的死脱不开干系。

明十三陵地处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是朱棣派人寻找到的一块风水宝地,专门用来安葬明朝的列为皇帝,但明朝自朱元璋建国到朱由检亡国共经历了十六位皇帝,明十三陵,顾名思义,是由十三位帝王埋在这里,还有三位皇帝的陵墓去了哪里呢?

朱元璋建国后,定都南京,在他去世后,就葬在了南京,为明孝陵;

靖难之变,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了,也就没有他的陵墓。朱棣成了皇帝,迁都北京;

土木堡之变中,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其弟朱祁钰成了皇帝,后朱祁镇回来做了太上皇被软禁,经过八年的努力,朱祁镇成功复位,认为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不承认他做过皇帝,而以亲王之礼将他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

所以才有了明十三陵,皇陵之中一般为帝后合葬,妃嫔陪葬。明十三陵中有八座陪葬墓,七个为妃嫔(有两个台子)墓,还有一个为太监墓,也就是王承恩墓。

王承恩是河北省邢台市人,少时因为家贫做了太监,进入皇宫,成为曹化淳手下的一名小太监,在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王承恩就被派到了朱由检身边监视他,后来阴差阳错,朱由检有了机会做皇帝,王承恩便一心一意帮助朱由检登上皇位,并成为朱由检的心腹太监,后来更是成为秉笔太监,可谓权倾朝野。

王承恩一步步走上高位,心狠手辣,心机颇深,但他一直忠于朱由检,凡事以朱由检为先。如果是在和平年代,王承恩或许会有个安逸舒服的晚年,但朱由检和王承恩的时代,偏偏没有那么顺利。

朱由检登基后,勤勉政务,其勤奋程度可以和开国皇帝朱元璋相媲美。他继位之初,即下决心清除阉党,一步步剪除魏忠贤的党羽,然后向魏忠贤下手,魏忠贤死后,前后近三百名阉党被处理。然后平反冤狱,贤臣良将再次被启用,其中就包括袁崇焕。风雨飘摇的大明似乎有了新的希望。

然而,朱由检刚愎自用又做事犹豫不决,多疑又决断不力,一次次做了错误的决定。

1628年开始,旱灾、蝗灾、鼠疫接踵而至,而百姓的赋税并未减轻,一时间,各地民变不断。1628年,朱由检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精简驿站,于是李自成成了失业人员,之后一系列的事件把李自成推到了明王朝的对立面。

而大明朝还有一个叫做后金的敌人。1629年,袁崇焕反击皇太极有功与朝廷,却被皇太极施以反间计,朱由检下令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大明失去了一员大将。之后的形势越来越坏。

1644年,战争达到了顶峰,大明朱由检、大清顺治、大顺李自成三方进行了最后的决战。李自成率农民军率先攻向北京城。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逼近北京城,朱由检命王承恩领禁卫军迎战,是时,大势已去,城门守卫寥寥无几,李自成让士兵架起云梯,击中攻击西直门、平则门、德胜门,王承恩见贼兵将至,开炮攻打,竟杀死数人,但毕竟兵力不足,抵挡不住敌军的进攻。

很快,北京城沦陷了,这天晚上,朱由检交代后事,让成国公辅佐太子,把儿子们都送走。然后让周皇后和袁贵妃自缢,砍伤了长平公主,刺死了昭仁公主,又杀了很多妃嫔,之后朱由检带着十几个太监试图冲出去却不得。

十九日早上,朱由检鸣钟召集百官,试图做最后的努力,然而没有一个大臣前来,心灰意冷的朱由检登上了煤山,此时身边只有王承恩,朱由检在衣服上留下最后一段话: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然后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了,见朱由检已去,王承恩也不想独活,吊死在旁边的海棠树上。三天后,两人的尸体才被找到,被李自成停放在东华门,四月四日,朱由检同周皇后葬入田贵妃墓中。

顺治入关后,将朱由检改葬思陵,顺治感念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让其陪葬思陵,入了皇家陵园,继续守护朱由检,顺治帝亲自为其撰写碑文。后来康熙帝也曾为他竖碑立传,褒奖他忠贞侍君的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