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通感修辞手法?

如题所述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即把人们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可分为形容的通感和比喻的通感。

形容的通感: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比喻的通感:例如: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把荷花的似有似无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以听觉写只有嗅觉才能感到的事物,准确而形象地表现出荷香似有似无,忽有忽无的特点。又如“歌声好像明媚的阳光”,也是用视觉来写听觉,就是感官的移形换位。

通感也不仅仅是感觉器官的沟通,有时也可能用某种感官去感受不属于某种感官范畴而本身比较抽象的事物。例如: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

移用和通感的不同点:移用侧重于词语在一定语境下替换;而通感则侧重于感觉的相移。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就是感官的移形换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1-17
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
第2个回答  2024-01-17

通感又叫“移觉”,是一种在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现形式。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

例1:《荷塘月色》的嗅觉与听觉: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例2: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

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例3: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

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