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体系?

湘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体系?
各位教育界前辈帮帮忙,感激不尽。。。

湖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4册)》已由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今秋进入全国各实验区使用。
一套教材的诞生,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湘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特定文化遗产下的产物,是立足楚湘文化,依托中华文化,吸纳世界多元文化的产物,也是湖南教育界和全国基础教育界改革的产物,是编委会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从文选型教材到训练型教材,再到当今的综合素养型教材。文选型强调传授读写知识,训练型强调培养读写能力,综合素养型强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员和学科专家备尝艰辛,历经挫折,经过否定之否定的痛苦抉择,才逐渐认识到,小学语文教材走综合素养型道路,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强调通才、通识教育,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和我国小学

语文教材建设的目标是基本一致的。湘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与时俱进,既注意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又注意充分体现时代特色;既注意立足国情实际,体现民族特色,又注意吸纳世界多元文化,放眼世界;既注意加强基础,又注意拓展创新;既注意博采众长,又注意

体现个性,编出特色。总之,打造教材精品,争创一流教材,成为了编委会全体成员的共识。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社会价值的传承者,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媒体,归根到底是对真、善、美的追求。“真”,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教材要准确无误地反映科学的语文规律,正确地传达人类对语文的理解。语文学科不仅指语文知识和能力,而且涵盖与学科相匹配的方法论。“善”,是解决矛盾的准则。语文教材综合性强,其内容包括人、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因而呈现出多种的、复杂的、交织的、若隐若现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这就必然透视出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语文教材虽然和思想品德教材不同,但依然要传达人类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美好的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陶冶。“美”,是存在状态的丰富多彩:文字优美,琅琅上口,编排新颖,图文并茂。呈现在师生面前的是一本快乐的教材,

微笑的教材,让人爱不释手。

湘教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一、新

新教材应反映新时代的事物,符合新世纪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因此要独出心裁,另辟蹊径,真正走综合素养型的编写道路。“新”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观念形态和呈现方式的统一。当然,主要是理念新,内容呈现方式新。

二、实

小学要打好基础,为终身持续发展打基础,要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内容,精选那些能举一反三的典型内容,精选最基础的字、词、句、段、篇和易于听、说、读、写的内容,精选那些最基本的良好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去发展,去提高,去创新。不能从一个极端(过分注重知识系统化),走到另一个极端(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三、活

主要是语言活、思维活、练习活,活而不乱,活得有趣,活得很美,活的最终目的是创新。因此,语文教材应渗透创新意识,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人文精神。创新能力不是靠训练得来的,凡是靠训练出来的“创造能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能力,因为由现存的训练模式造就的所谓创造能力,其本身就丧失了创造力的基本特征——独特性和新颖性。因此,编写教材

要有一个高起点,要在教材中渗透一些辩证法思想,马克思说:“辩证法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但不能把辩证法庸俗化,平庸化。还有一位哲学家柏格森指出:“研究哲学就在于扭转思维活动的习惯方向。”凡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就容易产生创新的欲望。创新不仅是智力问题,而且还要受生活目标、思想境界、意志决心、审美情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任何知识都是“二元”的,一个“元”总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所提出的是真伪问题;另一个“元”则是一个时代社会价值观念的投影,属于人文范畴,所提出的是“是”与“非”的问题。这种双重作用说明语文教材还要负载正确的价值观。关于“活”,还有一个新的思路,即教材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文本,不是不容怀疑的“圣经”,应使学生感到亲近、亲切。此外,新教材应引导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是一个新的尝试。由于教材所展示的规律是有限的,因而要留有余地,具有弹性,将学生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知识平台。

关于“活”,还有一个观点,即教材应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过去的接受性学习变为批判性、反思性、探索性学习。

四、美

首先是内容美,其次呈现的方式也要美。美的关键在于“和谐”,即各个部分之间的和谐,例如五个板块(口语交际、识字、阅读、习作、综合性学习)如何和谐安排,图画和文字如何和谐地呈现等。课本图画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插图,因此,必须讲究图文相符,图文并茂,图文和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26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开展的是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但教研室的老师们考虑到我们今天来的老师中可能有一部分在这之前没有接触过北师大版的教材,所以,就先让我来对北师大版的教材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当然,这儿还有很多老师是从四年前就开始使用这套教材的,对教材的理解肯定比我要深刻,就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吧。
我想,老师们拿到教材最大的感觉就是教材的编排和我们以前用的教材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就从教材的编排特点说起。请大家看着我们五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单元。最前面一个“马”字,后面是课文《天马》《古诗二首》《巩乃斯的马》,然后是语文天地。教材采用的这种编排方式是“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那什么这个主题单元是什么意思呢?
一、主题单元的含义。
我们以往一说“主题”,就是说这篇课文表现的主要的思想,又叫“主题思想”,是从孩子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角度做的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所说的“主题”不是单纯的思想主题,而是学习语文的具体情境。它的“主题单元”不是像什么“爱国主义”、“环境保护”等思想教育单元,也不是按照知识点,能力点组合而成的,它是以一个核心词语组建的文化单元,围绕主题创设的一个学习周期。

二、文化主题单元的特点。
每个单元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注意:“语文天地”中的练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不是课外作业,不是课后复习,更不是考试内容。〕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相结合的专题或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这些专题或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形成语文综合素养。
三、围绕核心词语组成文化单元的好处
北师大版教材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主题或情境,多角度考虑学生的发展,以整体渐进的形式向前推进。这样围绕核心词语组成文化单元的好处在于:
第一,它符合词语表意的规律。一个词语,往往有本意、联想意、引申意从而构成其整个的文化含义,比如“家”,本意是人的家庭,但可联想动物也有家,也可引申为祖国是大家庭,这个词语的各种意义在生活中同时都在使用。因此,如果你单独建构一个本意、或引申义的主题单元,思想主题倒是很确定了,但你给孩子这个词语就缺少丰富的文化含义了,而把它的联想义、引申义思想与本意同时编入教材,孩子对“祖国是我们家”才会有更好的联想和理解。“眼睛”同样,它是视觉器官,它是情感的镜子、灵魂的窗子。把几种“眼睛”意义的诗文编在一起,有丰富的文化含量。
第二,这样的以核心词语组成的文化单元,使语文教学能够向课外延伸,向学生的生活、学校的活动、其他课程和社会延伸,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可以培养孩子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
第三,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化阅读,孩子不事先受到思想主题的束缚,可以感受到课文所包含的更丰富的内容。
^_^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5-03
一、总体思路

由于语文学习是分阶段、分课时进行的,每个阶段每个课时都要接触一些新知识,而学过的知识则变成了旧知识。新旧知识之间本来是有联系的,但由于语文教学中的阶段性,使知识之间形成了间隔。为了使新旧知识能相互沟通,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而形成知识网络,达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我们采取疏通思路,分阶段分步骤复习的方法。

二、具体做法

(一)课本知识的复习阶段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以教材为本,帮助学生过好课本关,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复习时间短,我们准备采用以下方法:大胆取舍复习内容,打破逐册复习的方法,确定好重点的册,然后再分体裁复习。分体裁复习时确定好重点的单元、重点的课文及语文知识(当然非重点的内容也涉及一些),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避免学生盲目复习。同时就这些内容一般怎样考,会出现哪些问题及怎能样应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二)知识点归类复习

在课本知识复习的基础上,把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作如下几大类复习:

1、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这里面的知识点多,但主要是要求学生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也就是要求学生能仿句、能对对联、能根据一句话提练观点、能简明、连贯、得体地使用语言等等。

2、阅读训练

(1)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们将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三类,每一类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题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因而我们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对每一类型都要涉及,但又不能面面具到。我们准备在复习时做到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授予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精心选取阅读材料,主要选取意蕴深刻、对学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精心设计问题,着重设具有层次性、能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合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注重方法指导,在解答阅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去关心问题的答案,而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

(2)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的学习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考命题上除了取材课内的文言文段外,课外阅读文段必须难度适中。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来,对文言文的阅读开始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阅读训练时也要向这一方向发展。

3、作文训练

我们在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会学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让学生明确每一类文章的写法。同时让学生限时作文,养成写作文的好习惯。

(三)综合强化复习阶段

这一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阅读理解和写作题就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这些能力,因此我们准备重点训练这些内容。

1、阅读训练,前面已讲了复习方法,在这里只是把各种方法进行综合,从而让学生提高。

2、写作训练

在这一阶段,我们准备突出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训练,指导学生。同时强化限时作文。

3、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进行强化训练。

4、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进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在这时应让学生适应,但要控制次数,防止学生产生厌考情绪。

上复习课的时候每门课都准备一本笔记本,把老师复习的概念,易错的题目记好,回家复习.
对于数学,用一本本子,把自己考试,做错的题目都记下来,快要中考的时候就看错题就行了.
总之,归纳下来,初三上学期做预备工作,就是学习,顺带复习一下原来的东西,还要准备好体育和历史考试.初三下学期开始,就是归纳,整理错题,至于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英语要多练听力,不要有侥幸心理,所有问题都认真对待.
第3个回答  2009-04-25
er

参考资料:errer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