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

如题所述

由于自卑心理的存在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不断破坏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会泯灭孩子的进取精神。所以为了孩子心理健康,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家长应该积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那么如何让孩子走出自卑的黑暗世界呢?家长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父母要坚定信心,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心理学家默顿曾经提出:预言自动实现的原则,他认为人们具有一种自动实现预言的倾向,所以如果把孩子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自信,当感到信心不足时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经常性的鼓励和赞许孩子,那孩子就会感觉自己是自己行为的主人,时间长了逐渐有了信心自信心,自卑感就会慢慢消失。

其次,父母要引导孩子确立合乎实际的目标,让孩子找到自信。
孩子的自卑心理往往由于失望而产生,而孩子的失望情绪又对某事件的期望程度相关,如果孩子对某件事情的期望值越高,事后结果不理想,目标未达到而产生的失望程度也越深。因此不管做什么事情父母都不能操之过急,给孩子定的目标也不能过高,不然孩子容易遭受失败或挫折,而应该制定适合的目标,让孩子尽可能多的体验成功,从而找到自信和希望。

另外,父母要教会孩子扬长避短,学会心理补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如果用其短而避其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如果一个人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即便是残疾人也会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感,父母要善于教会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优势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学会理智的对待自己的短处寻找合适的补偿目标,从中吸取前进的动力,把自卑转化为奋发图强的动力,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

所谓自卑感是指,个体在与他人进行比较后,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而表现出无能软弱,精神不振等心理失衡状态,它是个体对自己能力与品质做出消极评价的一种自我意识,自卑感对青春期孩子的人生和学习都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集体中,所以很容易拿自己和周围的朋友同学相比,当自己的某一方面不如他人的时候,自卑感油然而生,他们往往把这种不如人的想法积压在心中,更会由此不愿意与朋友同学相处,因此他们往往很敏感,对别人都抱有很大的戒心和敌意,不相信别人。

心理学家表示,自卑心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形成的,是孩子有了比较能力之后,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逐渐形成不自信。秀秀这种自卑心理在很多升学的青春期孩子身上都出现过。升学后,孩子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明显改变,另外小时候被老师重视的情况也变了,自己不再是老师关照的尖子生,周围优秀的同学太多,由于学习难度加大,使得成绩有些下降。于是这些孩子变得心情低落并开始自卑起来,他们从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不愿与人交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1
1.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
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之处而看不到自己的过人之处。
2.学会正确地归因。
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殊不知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一定是能力不足造成的。
3.提高自信心。
当你在干一件事之前,首先应有勇气,坚信自己能干好。但在具体施行时,应考虑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即使你失败了,也会由于事先在心理上做了准备而不致造成心理上的大起大落,导致心理失调。
4.体验成功。
经常回忆因自己努力而成功了的事,或合理想象将要取得的成功,以此激发自信心。
5.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当遇到某些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不妨运用语言暗示:“别人行,我也能行。”“别人能成功,我也能成功。”从而增强自己改变现状的信心。
6.建立新的兴奋点。
当你处于劣势或面对自己的弱项时,可以通过有意转移话题或改做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何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也是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活动中去,以淡化和缩小弱项在心理上造成的自卑阴影,缓解压力和紧张。
7.正确地补偿自己。
为了克服自卑心理,我们可以进行两方面的补偿:一是以勤补拙。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二是扬长避短。例如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于是在思想上痛下功夫,最后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自我调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扬长避短,克服自卑。
 8.注意自我激励。
自卑的人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因此应当注意,要善于自我满足,知足常乐。在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太高。适宜的目标,可以使你获得成功,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之后,可以适当调整目标,争取第二次、第三次成功。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9.选准参照系。
在与别人比较时,为了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我们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事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自卑感。与人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选择适当的参照系,否则只有“人比人,气死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