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面对疫情

如题所述

01
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

家长应做好孩子的健康责任人,每日按时进行健康打卡,根据所在社区、学校要求带孩子完成核酸检测,每日测量孩子的体温,关注孩子是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腹泻、味觉嗅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如遇到小区封控、健康码黄码等突发情况,应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学校报备,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健康监测。

02
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掩口鼻”是防范病毒的重要途径,也是有利于健康的卫生习惯,家长应通过以身作则、科学引导等方式,帮助孩子加强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03
保持家庭环境及孩子各类用品清洁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居室通风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对孩子频繁接触的玩具及生活用品,应及时清洁消毒。手机、遥控器、鼠标、门把手、水龙头、各种按钮等可用60%~80%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面积较大的物件如桌面、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溴)500mg/L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擦拭或拖拭消毒。衣物、被褥等织物可在阳光下曝晒4~6小时,一般不用特殊消毒。洗手池、马桶可定期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

04
加强家庭沟通,关注孩子情绪

疫情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紧张、焦虑等情绪,尤其是身边同学出现阳性、所在学校受到管控的情况下,孩子们可能会惊慌失措。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心理需求比较复杂,情绪也复杂多变,家长们应善于观察,及时回应孩子的疑问,用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如绘画),帮助孩子理解病毒、生病等概念,向孩子传递正能量。

05
制定规律作息表,关注孩子眼健康

如因疫情学校停课,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督与引导,帮助制定日常作息表,有计划、有意识地安排学习、锻炼、家务劳动、亲子游戏等,确保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居家学习期间,电子产品使用增多,户外活动减少,增加了近视发生发展的风险,家长应加强关注,帮助孩子调节电子屏幕亮度,提醒孩子把握网络学习时间(小学生每天不超过2.5小时;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次网课学习后远眺放松休息10分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9
在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常态化下,青少年面临着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人际关系方式等巨大变化。对儿童青少年群体,由于心理耐性、应变能力弱,对应方式少,容易产生各种恐慌情绪,出现各种心理不适和不良情绪,甚至引起一些身体化症状。那么,疫情之下,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1.恐慌焦虑:面对疫病肆虐的新闻十分担心,紧张恐惧,过分担心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一旦身体不适就联系新冠肺炎;担心学校延期、网络教育可能影响正常学业,有可能导致毕业延期、就业延期。白天太紧张了,不想学习,晚上又浪费时间,产生罪恶的体验。
2.抑郁症绝望:因为疫病感觉人生无常,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一切都失去兴趣。担心自己和家人生病,担心“万一感染了就麻烦了”,感觉自己和家人不能生活。自己和家人有明显的症状,担心治不好而绝望地崩溃了。
3.身体症状:虽然出现了奇怪的突发性头痛、呼吸困难、肠胃不适等身体化症状,但经过各种物理检查也没有发现异常的变化。
4.行为问题。家庭生活不规律,黑白颠倒,食欲不好。不能进行离线社交活动,青少年比较偏远,容易沉迷于在线社交。过度依赖电子媒体获取流行病信息,沉迷于网络视频,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学习,影响睡眠。
5.家庭问题.长期在家生活,由于观念、工作和行为的不同,青少年和父母容易矛盾,容易引起家庭关系的紧张。有些孩子由于家长的关注度增加,与家长敌对地增加,烦躁,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