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晌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分别具体是指几点呢?

RT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9

1、早上也称为早晨、晨、朝。指日出至日出后两小时的时刻(一般为辰时),辰时即为现代二十四小时制的07:00至09:00。

2、晌午,一般指早饭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部分地区表示“中午”、“正午”之意。还有的地区表示下午15:00--17:00『末时、申时』时段,以及一日五餐(早点、早饭、晌午、晚饭、晚点)中的”晌午“。

3、下午,与上午相对,从正午十二点到十八点的一段时间,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4、中午,又名正午,指二十四小时制的12:00或十二小时制的中午12时左右,为一天的正中。太阳在子午线上方时。

5、由于冬夏时间差异,所以傍晚一般是指18:00-20:00。

6、在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制里,晚上被划分为五更,一更为戌时(19:00-21:00)、二更为亥时(21:00-23:00)、三更为子时(23:00-01:00)、四更为丑时(01:00-03:00)、五更为寅时(03:00-05:00)。

扩展资料:

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傍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晚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晌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早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02

1、早上即为现代二十四小时制的07:00至09:00。

2、晌午,一般指早饭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部分地区表示“中午”、“正午”之意。还有的地区表示下午15:00--17:00『末时、申时』时段,以及一日五餐(早点、早饭、晌午、晚饭、晚点)中的”晌午“。

3、下午一般指从正午十二点后到日落的一段时间。

4、中午为一天的正中。太阳在子午线上方时。

5、由于冬夏时间差异,所以傍晚一般是指18:00-20:00。

6、在中国古代的十二时辰制里,晚上被划分为五更,一更为戌时(19:00-21:00)、二更为亥时(21:00-23:00)、三更为子时(23:00-01:00)、四更为丑时(01:00-03:00)、五更为寅时(03:00-05:00)。

扩展资料:

时间来历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都是模糊的时间,没有准确的时间。
不过一般认为早上相当于7点左右(6~8点)
晌午12点左右(11~13)
中午与晌午相同,也是12点左右
下午,1点到5点
傍晚,5点左右(与季节有较大关系)
晚上,7点之后
需要要说明的是,早上、中午、下午等都是民间口语中的时间,并不需要精确,所以刚才的时间划分并不一定符合所有人的认知。
第4个回答  2009-03-25
我觉得应该不是指具体几点,应该是几个时段吧
早上6-9点,晌午9-11点,中午11-13点,下午13-17点,傍晚17-19点,余下的就是晚上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