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五宗,八宗和十三宗是如何分的?之间有什么区别

原来听说过净,律,密,教,禅这五宗!但是现在那些八宗和十三宗是怎么分的?和大乘小乘有关系吗?每一宗具体是什么?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翻译讲学、从萌芽到成熟的阶段,当时的派别就有十一种;直到唐代才正式形成宗派,计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又有史家将小乘的俱舍归入法相宗,成实归入空宗,故一般只提八宗)。

五宗说,即禅、教、律、密、净。禅宗就是参禅打坐;教宗就是讲经说法;律宗就是严净毘尼,弘范三界,专持戒律;密宗,密就是秘密修行,彼此互不相知;净土宗,就是专持名号,念南无阿弥陀佛修行。

大乘八宗,其中慈恩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多偏于教理的发挥、解说;禅宗、密宗、净土宗、律宗,偏于行持,重在讲行,教理方面就不如前面四宗广繁。在历史上又将禅宗称为宗下、宗通,将经教称为教下、说通。

大小乘的区别,直说一些主要区别,小乘教没有菩萨一说,修习佛法能达到的只有四圣果,小乘严格执行原始戒律。大乘创造出五十二阶位的菩萨体系,并因地制宜的创造和修改了戒律。

扩展资料:

中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唯识宗,三是天台宗又名法华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佛法本是一昧的,由于接受者的智慧、福德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时代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于佛法的认知、修行的偏重,也就有许多不同的分支派别了。八大宗派的特点可以用一偈浅而概之: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2-15
五宗说,即禅、教、律、密、净。禅宗就是参禅打坐;教宗就是讲经说法;律宗就是严净毘尼,弘范三界,专持戒律;密宗,密就是秘密修行,彼此互不相知;净土宗,就是专持名号,念南无阿弥陀佛修行。五宗特点略说如下:

1.禅宗略说:
禅宗为佛教五大宗之首。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达摩西来,极力提倡。当时佛教,崇尚文字般若,互作词句之较赛。讲经则争长论短,说法则己是人非。各立门户,舌战纷纭。独树异帜,巧辩无碍。著书立说,抑人扬己。舍本逐末,教理纵横。生公受谤虎邱,顽石点头。宣师隐迹于终南,天人送供。智者演教观,庐山弘净土。传者尚之。学者迷之。莫衷一是,无所适从。歧路徘徊,望洋兴叹。故我初祖,救偏补漏。慈示离言,不立文字,即心是佛。衣里宝诸,非从外得。集中精神,专心致志。迨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理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大彻大悟,返本还原。始信世尊拈花,金色头陀破颜微笑,原来如此。以心印心,教外别传。自性自度,如筏喻者,岂有他哉。

2.教宗略说:
教宗注重善巧方便,丽词美句,名相熟练,分科判教。义海澎湃,法理幽深,摄听者之众心,收观闻之散念。如入三昧之室,若登六欲之天。重重深入,步步高升。欲罢不能,难窥源底。天台四教,贤首五宗,唯识法相,各有专长。虽未必入主出奴,然偶亦薄人厚己,明眼善知识每感痛心疾首。教纲之不振,人才之难求,故愿以身示范,行头陀行,修六度门,百折不挠,万苦甘受。纷身碎骨,在所不辞。勇猛精进,誓愿宏深。舍己为他,普度有缘。观机逗教,应病予药。不厌疲劳,头目脑髓,身心布施,无非欲令众生返迷归觉,蠲邪趋正。早证菩提,速圆圣果。是以权实互用,顿渐兼施。慈运无缘,悲怀同体。出广长舌,苦口婆心。诲人不倦,律己精严。作法门龙象,为人天师表,长劫行菩萨道而不休息。

3.律宗略说:
律宗全示戒学,注重规矩法则。行住坐卧,四大威仪严整,身口意三业清净。所谓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五戒八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沙弥沙弥尼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等,一一遵守勿犯,信受奉持。但念生死轮回痛苦,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时刻精修毗尼,慎毋放逸。

4.密宗略说:
密宗者,专持密咒,即身成佛。然习此法者,苟不谨慎,很容易堕入修罗法界。缘其瞋心,未能降伏,报复性尤炽。慈悲心少,而忍辱鲜矣。贡高多,而骄慢太深。恃密咒而傲物,执金刚而凌人。若能除以上之陋习,则三昧功成,菩提果就,亦修道者之善巧方便法门也。

5.净土宗略说:
净土宗者,乃至圆至顿,至简至易,人人可修,个个能行之法门也,故云:「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只要专持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念至一心不乱,决定往生彼国。华开见佛,悟无生忍,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一切行人,但具信愿行,实行此三资粮,则必能达到目的地。望诸善来者,共勉之。

以上即为五宗说。

八宗说:初指小乘:成实宗(小乘空宗)、俱舍宗(小乘有宗),大乘:六宗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后来,禅宗、净土宗兴起。便有十宗之说。再后来,小乘两宗没落,只有大乘八宗: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

九宗说: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摄论宗(唐玄奘大师自印度归国后,逐渐被法相宗所取代)

十宗:成实宗、俱舍宗、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

十一宗:成实宗、俱舍宗、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摄论宗

十三宗:成实宗、俱舍宗、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摄论宗、涅盘宗(隋代极盛,唐之后并入三论宗)、地论宗(后并入华严宗)
第2个回答  2012-05-15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翻译讲学、从萌芽到成熟的阶段,当时的派别就有十一种;直到唐代才正式形成宗派,计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又有史家将小乘的俱舍归入法相宗,成实归入空宗,故一般只提八宗)。

大乘八宗,其中慈恩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多偏于教理的发挥、解说;禅宗、密宗、净土宗、律宗,偏于行持,重在讲行,教理方面就不如前面四宗广繁。在历史上又将禅宗称为宗下、宗通,将经教称为教下、说通。

现将各宗派分别介绍如下:

慈恩宗:又名法相宗、唯识宗。讲法相唯识,主要经典为《华严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

三论宗:又名空宗、无相宗、中观宗。讲般若,讲空。依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菩萨的《百论》等立宗。

天台宗:又名法华宗。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大智度论》作指南,《大般涅槃经》为扶疏,《大品般若经》为观法。智顗的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是该宗的根本典籍。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又称法界宗。

律宗: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净土宗:以普贤菩萨为始祖,主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其中国初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实际创立者为唐代善导。该宗所依经典为三经一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世亲菩萨的《往生论》。

密宗:又作真言宗、瑜伽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开元宗、秘密乘。此宗以毗卢遮那成佛经,金刚顶经等为依。立十住心,统摄诸教,建立曼荼罗,三密(身、口、意)相应,即凡成圣。其不思议力用,惟佛能知,非因位所能测度,故曰密宗。

禅宗:又称佛心宗、达摩宗、无门宗。指以菩提达摩为东土初祖,探究心性本源,以期“见性成佛”之大乘宗派。该宗所依经典,先是《楞伽经》,后《金刚经》、《六祖坛经》为其根本典籍。

八个宗派总的来说,重点思想是讲:佛法是净化心灵的,要修心。心不净,心是染污的,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就会被六尘境界迷惑、干扰,就会有无明障蔽,因而就会起烦恼,有烦恼就要造业。(惟贤长老)
第3个回答  2014-04-27
佛教源于印度.它虽具有一般宗教的特征,但又不同于其他宗教.由于它一开始就接触到生和死、心和色、思维和存在等根本问题,特别是大乘学说重视认识论,有它自己一套完整而繁富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同时在修持上,他们强调自力、自悟,这就使得佛教能自拔于原始宗教以外,在哲学领域内,蔚成单独发展的一支.它在中国传播近2000年的岁月中,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消融,已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的产生和学说的初步建立,是对古印度文化、宗教、哲学的一次大变革.基于前"六大教派"学说而建立起来的佛家思想,首先从缘起的理论出发,对宇宙人生进行分析.说明万物"缘起性空"的道理,通过五蕴三界的世间网络,显示出宇宙万法的实相真如.所有五蕴,亦即五种集聚.五蕴是: (1)色蕴,相当于物质现象,它包括地水风火四大元素,并由四大所组成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和感觉的对象(色声香味触). (2)受蕴,相当于感觉,即对外界感受所引起的感觉内容(苦,乐观).(3)想蕴,相当与知觉或表象作用(抽象或具体化).(4)行蕴,相当于意志,它是"先于行动的心的努力",亦即有目的行动的意志.(5)识蕴,相当于意识,即统一各种心理作用的意根.佛学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根本在于:破"有神论"和"无我"说.他们认为在宇宙和人生中没有"神"的主宰.宇宙本为时空概念的组合.宇宙间一切事物,大至宏观世界,小至微观世界,无时无刻不是前后相继,刹那变灭着;一多大小,统摄万有.这种万物流转不息的现象,用现在的话说叫做"生命之流".众生、万物,都是无始无终的生命大流中的现实.而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存在,都因缘而生.过去的积累是因,现在是果:现在的积累为因,将来的为果.因果重重,相继无尽,上溯过去无始,下推未来无终.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由各种现象相互关联所造成的,然后经过成,住,异,灭四个阶段,有孕育了新生命的开始.如一颗种子入土,经过发芽,生根,开花各个阶段,到最后结出的果实,又为下一代生命的种子.又如概括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只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现.从我们的祖先......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到自己,推至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子子孙孙,代代递传,如"种子说"一般.这就是同体中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道理.通常所指为某物,只是众缘和合,等流相继的假相而已.如种子在生长中,还要靠土壤,水分,阳光,肥料等.又如一个人的组织,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理的、心理的,乃至有血缘的遗传,地缘的关系,风俗的沿习,社会的影响等等.举一即包含了一切,言一切即统归于一.就自然界的生物和人,没有一息不与全人类,全宇宙的呼吸相通.纵观历史,横察现世,既然我们看到了宇宙人生是这样的无始无终,我们就能够把心量放到无量无边大,而与真如世界相契合,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破除一切偏执.只有破除了法、我两执,才能领会宇宙人生的真谛,达到"无我"的佛的境界.佛者,觉也.这就是佛教全部理论中的要义. 释氏这一学说,是针对当时其他宗教哲学提出的.他的特点在于:自始自终对宇宙人生的问题采取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的态度.八不中道(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就是不落两边而取中道的辨证观点.释氏的思想学说大致可分为:佛心,即宗门;佛言,即教义.前者,以灵山法会,世尊(释迦)拈花,释迦微笑,不立文字,不加言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心心相印为宗旨,在西天从迦叶至达摩,共传了28代.后者,以"四谛"为中心说,对机说法,形成了大,小乘. 为了保存和发展佛教的学说,释迦生前十大弟子在释逝世当年,用口传记诵的方法,举行了第一次大结集.结集的内容共分经、律、论三藏.释迦逝世百年后,因为教团内对律藏的理解和践行发生分歧,而出现了明显的分裂.以后,在学说观点上也不断出现分歧,产生了部派佛学,由上座部和大众部分裂成为18部或20部大小乘派系.许多佛教徒以及阿育王和迦王,都曾为统一教团内部的分裂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们在不同的时代和地点,先后主持了第二、第三、第四次的大结集.自从释氏开创佛教,然后发展,演变,直到衰颓,前后大约有1500年历史.其中经历了摩揭陀王朝,孔雀王朝(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对佛教有很大的发展,影响扩大到东南亚各国,可称为印度佛教的全盛时代.在华氏城,阿育王亲自主持了第三次集结,并对古佛经作了最后的定型),巽伽王朝(弗沙密多罗王推翻了孔雀王朝后崇奉婆罗门,使佛教遭到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贵霜王朝(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时代,重兴佛教.在迦王的赞助下,于东旁遮普举行了第四次集结,并为佛典做了权威性的注释),以及笈多王朝等各个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大动荡,使佛教渐趋末流. 印度佛教从释迦逝世后到龙树出世前为小乘阶段,龙树之后为大乘阶段,最后为密教阶段.大乘佛教到公元约七世纪就开始教化了.八世纪,密教在印度佛教中已取得主导地位.密教是佛教和婆罗门教-----印度教相结合的一种形态.它以高度组织化了咒术,仪礼,俗信为其特征.从原始的佛教经典<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密教的基本思想体现在:宇宙本体是和森罗万象合二而一的.如果离开了本体也就无所谓现象,离开了现象也就无所谓本体(相当而道,即事而真).宇宙的本体和现象都是由六大(即地、水、风、火、空、识)所组成的.这种六大或六界的学说虽见于原始经典,但与密教所倡的有所不同.前者只承认六种原素是一种随缘而起、刹那生灭的现象,而不承认其为本体的存在;后者则都加以承认.密教的兴盛是和当时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有着重要的关系.八九世纪后的印度,封建的生产关系已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西南印度一带在政治上分立为若干小国,专制主义的统治极为残酷.经济上,则由于当时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加上阿拉伯人的入侵,和沿海重要港口的被破坏,使商业资本一落千丈,以致对农村经济的封锁更加严厉.此外,它与当时印度新婆罗门教运动或富烂那宗教运动的发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密教,乃是大乘佛教和印度教相妥协的产物. 现在,将印度佛教前后经历的三个阶段,就其学说思想的内容,大致作一简要的提挈:(1)通过各种途径及不同的实践方法,去探索、寻求人生和宇宙的"真谛";(2)揭示真相,即万法缘起,诸法无我,诸行无常;(3)彻了人生宇宙的实相,达到觉行圆满的境界;(4)通过现象的观察,加上逻辑思维的过程,使理论更趋完整和严密化. 随着印度社会内部分化和外来宗教的影响,佛教渐渐被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等取代,十二世纪后一蹶不振.直至十九世纪中叶(1857年),印度近代佛教由斯里兰卡等国传回后,才以佛学研究为开端又重现复兴趋势.1891年"摩诃菩提会"的创建,开展了一系列佛教国际活动,加强了印度同各国之间联系,从而推动了印度佛教复兴运动.大量的佛学研究机构的设立和数以万计的印度教贱民皈依佛教,使印度佛教的复兴运动出现了大好形势.由此可见,印度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宗教发展史. 任何一种外来文化,都要在同本国情况较适应的气候条件下,才能得以植根、生长、演化.不论哪一种文化发展到了最高阶段,就必然要向外流传.几乎代表了全印度文化的佛教,在全盛时代,便由南北两系向国外传布.传入中国的佛教是属于北传一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全中国,建都咸阳.从此,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制度,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基于秦代齐整制度的影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自汉武帝建元年间(前138---126)和元狩四年(前119),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汉代的商业大门,引进了大量的西域文化.随之而来的便是以西域为桥梁的印度佛教.当时东来西去的佛教徒和求法者,都以西域一带作为中转站,那时西域的文化和佛教都已发展到较高的程度.由于汉代的商业文化占了主要地位,佛教在当初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多大重视,但是,汉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却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被统治阶级的反抗也就越来越强烈,不时爆发农民起义,以推翻当朝统治.在由"治"到"乱",和民族转徙斗争的年代,道术分裂,人心厌乱,无不渴求精神的寄托,以期摆脱身体和灵魂的枷锁.因此,佛教便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开始得以滋生.佛教的正式输入,当以汉末恒灵之际为近是.约在公元二世纪中叶,传习佛教经典和教法的先驱----西域人安世高和支娄迦谶来华,他们在洛阳译出了《阿含部》和《般若部》教典,同时传习禅定方法.魏晋以后,佛教的广泛流行,直接渗透了我国各民族的精神生活和学术领域,对我国古代文化起了转关的作用.从此,鸠摩罗什、佛驮跋陀罗(觉贤)、昙无谶等的东来,法显、玄奘、义净等的西去,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佛教自从在中国取得合法地位,通过佛典翻译、僧众、寺院修建等信仰的普及,就用前所未有的新奇形式和内容,在魏晋南北朝长期混乱动荡的社会里发展起来.特别是初期小乘佛教的"业感缘起"、"因果报应"种种说法,满足了一大部分人厌乱求生的迫切愿望,很快地在上层社会几乎取代了原有的道德和儒学的地位.它的兴起,和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广大人民的穷困无告、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统治阶级无分南北,都想利用它作为逃避现实、笼络人心、瓦解农民斗争的工具.而被统治阶级由于世族地主势力日见强大、人民社会地位逐渐低落、生活更加痛苦的刺激,除了最后用起义来反抗外,一般也要求有精神上的安慰,好把人间生活的幻想寄托在来生后世.这样,佛教的传播从外而内,从上到下,从士族到劳动人民,既为统治阶级所利用,又麻醉了被统治者.在"五湖"统治的北方,出身于少数民族的统治者,特别利用它来削弱以汉族为首的各族人民的反抗精神.因此,当时除北魏拓跋焘(太武帝)与北周宇文邕(武帝)曾两次毁佛灭法外,其余帝王都是极力保护佛教的.如北魏末年就有寺院30000所,僧尼200万;北齐时寺院竟达40000所,僧尼300万之多(详见《魏书.释老志》).他们大量修建佛寺、佛塔,为自己的利益"忏除罪恶",建立"功德",《洛阳伽蓝记》一书所描述的最为突出.东晋南朝也不亚于北方.东晋时,慧远在庐山弘教,一时文人学士,如谢灵运等多与往还.庐山的东林寺一如长安的逍遥园,两者成为南北佛教的重心南方仅见健康一城,就有寺院500所,僧尼十余万,唐杜牧诗有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犹可想见其盛况 ( 详见《南朝寺考》).正因为统治阶级和士大夫阶层的提倡,迎法师,开译场,大小乘教义纷至沓来,传译流布,雅俗共赏,更为各阶层的信仰提供了便利条件. 佛家有大小乘之分,谈“空”说“有”,立论范围,广狭异义。 乘是运载的意思。《法华经。譬喻品》说:长者之使诸子离于火宅,乃以羊、鹿、牛三车引之,各藉愿力的大小,运载以离诸苦,故以三车喻大中小乘(即菩萨、缘觉、声闻),一般地只说大小乘。这在佛学上有两个迥异的系统:一是“声闻乘”(小乘),一是“菩萨乘”(大乘)。“声闻乘”着重他们所依的佛的“言教”,言教由闻而得,所以重“教”,即是尊“闻”。另一系统“菩萨乘”,则着重“行为”。“菩萨”本是成就正觉的准备阶段,所以他们主张以“菩萨行”为行,对于佛说,从佛灭度后600年(公元二世纪中叶)开始,一直发展到公元八世纪左右。在这将近700年的时间内,虽有种种争执,但基本精神仍是前后一贯的。
第4个回答  2016-01-10
五宗说,即禅、教、律、密、净。禅宗就是参禅打坐;教宗就是讲经说法;律宗就是严净毘尼,弘范三界,专持戒律;密宗,密就是秘密修行,彼此互不相知;净土宗,就是专持名号,念南无阿弥陀佛修行。五宗特点略说如下:

1.禅宗略说:

宗为佛教五大宗之首。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达摩西来,极力提倡。当时佛教,崇尚文字般若,互作词句之较赛。讲经则争长论短,说法则己是人非。各
立门户,舌战纷纭。独树异帜,巧辩无碍。著书立说,抑人扬己。舍本逐末,教理纵横。生公受谤虎邱,顽石点头。宣师隐迹于终南,天人送供。智者演教观,庐山
弘净土。传者尚之。学者迷之。莫衷一是,无所适从。歧路徘徊,望洋兴叹。故我初祖,救偏补漏。慈示离言,不立文字,即心是佛。衣里宝诸,非从外得。集中精
神,专心致志。迨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理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大彻大悟,返本还原。始信世尊拈花,金色头陀破颜微笑,原来如此。以心
印心,教外别传。自性自度,如筏喻者,岂有他哉。

2.教宗略说:
教宗注重善巧方便,丽词美句,名相熟练,分科判教。义海澎湃,法
理幽深,摄听者之众心,收观闻之散念。如入三昧之室,若登六欲之天。重重深入,步步高升。欲罢不能,难窥源底。天台四教,贤首五宗,唯识法相,各有专长。
虽未必入主出奴,然偶亦薄人厚己,明眼善知识每感痛心疾首。教纲之不振,人才之难求,故愿以身示范,行头陀行,修六度门,百折不挠,万苦甘受。纷身碎骨,
在所不辞。勇猛精进,誓愿宏深。舍己为他,普度有缘。观机逗教,应病予药。不厌疲劳,头目脑髓,身心布施,无非欲令众生返迷归觉,蠲邪趋正。早证菩提,速
圆圣果。是以权实互用,顿渐兼施。慈运无缘,悲怀同体。出广长舌,苦口婆心。诲人不倦,律己精严。作法门龙象,为人天师表,长劫行菩萨道而不休息。

3.律宗略说:

宗全示戒学,注重规矩法则。行住坐卧,四大威仪严整,身口意三业清净。所谓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五戒八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沙弥沙弥尼十戒,比丘二
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等,一一遵守勿犯,信受奉持。但念生死轮回痛苦,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时刻精修毗尼,慎毋放逸。

4.密宗略说:
密宗者,专持密咒,即身成佛。然习此法者,苟不谨慎,很容易堕入修罗法界。缘其瞋心,未能降伏,报复性尤炽。慈悲心少,而忍辱鲜矣。贡高多,而骄慢太深。恃密咒而傲物,执金刚而凌人。若能除以上之陋习,则三昧功成,菩提果就,亦修道者之善巧方便法门也。

5.净土宗略说:

土宗者,乃至圆至顿,至简至易,人人可修,个个能行之法门也,故云:「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只要专持西方极乐世界教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念至一
心不乱,决定往生彼国。华开见佛,悟无生忍,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一切行人,但具信愿行,实行此三资粮,则必能达到目的地。望诸善来者,共勉
之。

以上即为五宗说。

八宗说:初指小乘:成实宗(小乘空宗)、俱舍宗(小乘有宗),大乘:六宗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后来,禅宗、净土宗兴起。便有十宗之说。再后来,小乘两宗没落,只有大乘八宗: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

九宗说: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摄论宗(唐玄奘大师自印度归国后,逐渐被法相宗所取代)

十宗:成实宗、俱舍宗、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

十一宗:成实宗、俱舍宗、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摄论宗

十三宗:成实宗、俱舍宗、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摄论宗、涅盘宗(隋代极盛,唐之后并入三论宗)、地论宗(后并入华严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