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升空对我国的意义和重大突破

如题所述

天宫一号发射时,早早地守候在电视机前,一直目送到她进入太空轨道,直到宣布发射圆满成功。照例,感到一切都很顺利,只不过又经历了一次成功罢了,似乎也没有什么出奇的。因为咱是外行,只能是看了看热闹。但又有点不甘心,只得通过媒体,借助专家们的知识和慧眼,来看看天宫一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让世界为之震惊?
从互联网上一查,还是颇有收获。现将我找到的一些答案,摘要如下,以便与网友们共享。
新华网说,与中国此前发射的航天器不同,天宫一号不再是一叶孤舟,它安装了几个对接口,入轨后将等待一个月后发射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在地面人员控制下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今后两年内,中国还将发射神舟九号以及搭载宇航员的神舟十号,再与天宫一号对接,组装成一个能容纳三名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站雏形。这将使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可以在地球轨道上长期滞留工作的空间站,对于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有着重要意义。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空间站可以提供地球上不具备的微重力环境研究和开发平台。中国开展载人航天,建立空间站,目的是和平开发太空资源,让太空资源为人类服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爱好和平。中国空间站要成为世界科学发展进步的平台,为人类太空探索作出贡献。"
中新网说,中国首个太空实验室天宫一号昨晚成功发射升空。海外华文媒体对此予以关注,认为"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是一个扎扎实实的突破,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昨日迈出关键一步,开启太空时代,向世界显示急起直追的"中国速度"。
香港《大公报》、《文汇报》30日用3-4个整版对"天宫一号"进行了报道并发表社论。香港《大公报》社论指出,中国航天事业昨日迈出关键一步。"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在我国航天事业上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战略意义。
文章称,与历次神舟飞船系列相比较,"天宫一号"最重大的突破,在于前者都是"单打独斗"、独唱表演,而后者则需要开展"群体活动"和太空二重唱、三重唱。中国要航天、中国人要建"天宫",不为争霸太空,只为和平利用、造福人类。
香港《文汇报》社论认为,中国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并即将实施与飞船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又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在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持下,突破西方技术封锁,自主开发航天科技进步迅速,再向航天强国迈出一大步。
台湾媒体纷纷派出记者专门报道"天宫一号"。台湾《联合报》文章称,大陆昨晚成功发射太空实验室"天宫一号",一个月后"天宫一号"将与后续发射的"神舟八号",在太空完成首次自动交会对接任务,成为继美国、前苏联后,第三个掌握此关键技术的国家,自此也开启大陆的太空时代。
台湾《旺报》文章《天宫一号升空陆空间站迈大步》称,天宫一号昨晚发射,并将和神舟八号,进行首度空中交会对接,为大陆空间站迈出第一步,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载人空间站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
新加坡《新报》社论认为,航天科技除了展示软实力之外,还是凝聚国民向心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作用远远超越竞技体育。试想想,全国人民一起在看火箭升空,大家同时关心太空站内的活动情况,在这一刻,十三亿人同时感到自己是中国人,这是何等开心的场面。
里约热内卢报道,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的新闻在第一时间被巴西几乎所有门户网站和主流报纸网站在首页显要位置或科技版头条报道。巴西环球电视台网站在报道中介绍了此次发射的具体情况,并指出天宫一号是中国在2020年前后建立属于自己空间站的第一步,其主要任务是为将来飞行器在太空中进行对接积累经验。
《圣保罗州报》网站报道说,中国领导人分别在北京和酒泉发射现场观看了此次发射,显示了中国领导高层对这一项目的高度重视。报道还回顾了近年中国成功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成就,并指出这使中国继俄美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实施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新华社消息,西班牙《世界报》报道,曾为美国航天局工作超过30年的佩德罗.罗德里格斯说:"我的感受很矛盾。我很高兴看到一个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国家实现技术进步,为太空开发作出贡献并保持繁荣。但同时我对美国航天局太空战略摇摆不定而政治和经济形势又使其无法继续保持领先感到难过。"
罗德里格斯说,北京清楚地知道应该做什么,没有受到预算争执的束缚,目标非常明确,并且决定为太空计划提供一切必要的资金。相比之下,美国航天局正由于政府并非载人航天计划唯一投资者的政策限制而处于一个艰难的萎缩期。奥巴马出于经济考虑取消了先建立月球基地然后登陆火星的"星座计划",并停止了曾经取得巨大成功的航天飞机计划。
罗德里格斯认为,裁员将使美国航天局失去大量专家和知识积累,而中国可以利用正在测试的技术和发达的计算机系统取得飞速发展。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的中国太空计划专家琼.约翰逊-弗里兹说:"这场太空竞赛的环境有所不同,美国与前苏联的太空竞赛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而现在中国能够从过去50年里学到的所有东西中获益"。
约翰逊-弗里兹和罗德里格斯都认为,中国的下一个目标是月球旅行和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罗德里格斯说:"中国最终会超过美国,一旦中国人登上了月球,谁会是领导者?"约翰逊-弗里兹指出,更令人伤心的是,当中国开始为其他国家提供联合登月的机会时,美国依然在调整其无法得到政府全额资助的计划。"美国的影响力和领导地位将蒙受很大损失"。
中国未来空间站重约60吨,这要远远小于目前由美国、俄罗斯、欧洲、加拿大和日本共同运行的国际空间站,其重超过了400吨。但中国这个空间站仅仅出现在天空中,就已经代表了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到底是专门家,他们进入的起点高,航天事业的知识面宽,对全球的航天计划和发展情况又熟悉,所以,就能抓住要害如数家珍似的侃侃道来,字字句句说到点子上。咱们这些门外汉,还可以花点时间,慢慢琢磨、细细品味。因为这毕竟是在国庆节前,发生在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上的一件十分开心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9
探梦天宫,放飞理想 在太空中建立起一个属于我们中国人的空间站,这是无数中华子女、中国航天事业者的愿望,而完成这个愿望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梦想,天宫一号已经上天,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迈入一个崭新的篇章。今年发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这是我国航天事业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代表我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天宫是自古以来中华人民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也符合中国航天探索未知宇宙,知晓宇宙奥秘的精神。天宫一号是空间实验室,也是作为我国小型空间站的实验。天宫一号分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总的来说,实验舱就像个实验室,并保证宇航员生活与工作,资源舱就为天宫一号提供动力。当天宫一号发射成功,还将会发射神舟八号无人运载飞船,并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交会对接是个艰难的过程,两个飞船要互相协调,否则,两艘飞船将会相撞,这就对地面控制提出了极大的考验,既要稳定协调,又要维持基本运转,不过,我们中国的航天事业者,一定会把这件事办好!建立空间实验室,代表我们能从太空上做实验,在微重力,高辐射,无空气的环境下,能完成许多在地面上所不能完成的实验,因此,天宫一号的发射,在中国航天史上,将记下浓重的一笔!
第2个回答  2013-10-19
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即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第3个回答  2013-10-19
待中国过载航天领域的又一大突破。空间站往后退就该载人登月了复制搜索复制搜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