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曹操追杀此使,为什么?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

《世说新语;容止》中记载: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这也正是“捉刀”这一成语的出处,捉刀也可以理解为枪手的意思。 言归正传。为何曹操要追杀匈奴使者呢? 俗话说:“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只有在来使挑衅过度的情况下,才会引来杀身之祸;杀使者无非是为了泄愤、或是立威。 曹操这又是为的哪一出呢? 曾经有很多人讨论过这个问题,一般都认为曹操多疑,故而杀使者。 持这种说法的,多半是因为使者看出曹操是英雄的缘故吧。 也有道理,刘备在曹操说他是英雄的时候筷子都掉了;可想而知,曹操当时肯定也有些许震惊:匈奴这小子眼挺毒的嘛。。。 但光凭这一点,我认为不足以让曹操动杀心。 被看出来是英雄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就至于要杀人? 也许有比这个更严重的后果,让曹操痛下决心,追杀使者。 这个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认为,正是崔琰崔季珪的表现害了匈奴使者。 且先来看看事情的原委。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世说新语》这一段并没有说明具体的时间出处,但可以推想,此时应该是匈奴使者初次或是头两次拜见曹操;否则曹操也就没有找人替代的必要。由此可见,当时应该是匈奴初定,或是初初与匈奴往来之时。 ——曹操对此次会面应该是非常重视的。“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如果是一般的会面,随随便便也就去了,绝不至于让素有美男子之称的崔琰代替自己。为了能随时掌控场面,曹操自己化装成捉刀之人,“立床头”。 ——曹操找人代替的目的是“雄远国”。当时应该是匈奴初定,或是初初与匈奴往来之时,对于此次会面,曹操希望在匈奴人心中留下一个威严、雄壮的形象;为的是震慑匈奴、使北方能平定。 事情发展的情况如何呢? ——很有可能曹操对崔琰的表现不甚满意,才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试想如果崔琰表现真有大国之君气势的话,曹操应该不需要遣人再去印证了。 ——匈奴使者的话也证实了曹操的看法。“魏王雅望非常”,这几个字可就值得好好推敲了。 ——匈奴人比较强悍,素来崇拜强壮之人;正是如此,身材不太高大的曹操(电视剧里的曹操就不太高)才会让崔琰来代替自己。但是“雅望非常”几个字,其意思也许就是:“这个魏王嘛,看上去倒是挺斯文的”,但其话锋一转:“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那意思就是:这个魏王嘛,看上去倒是挺斯文的,但却称不上是英雄。 ——窃以为,正是“魏王雅望非常”这一句,要了匈奴使者的命。 曹操捉刀的本意是,为了让匈奴有臣服之心,让容貌出众的崔琰代替自己接见使者;却没有起到理想的效果,匈奴使者对崔琰似乎不太感冒,只是客套地来了句“雅望非常”。如果使者回匈奴宣传,说魏王不过如此,没什么英雄气概。匈奴人必定对汉朝起不服之心。。。 曹操想到这里,不禁打了个寒战——“左右何在?” “在。” “速命精兵500,追杀匈奴使者一行。。。” 希望对你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这个故事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古文短篇,从初中就背下来,一直没忘记。 因为世说新语有文人新谈的毛病,里面的故事不一定能全信,所以现在很多研究历史的没多谈这个文人小说。 现在我们就这个故事来分析,这个故事说明,曹操见匈奴使者的时候,即要让他们知道曹操这边情况不错,领导人有才能,但又不能让他们看出曹操的雄才大略,估计是曹操在发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到袁绍开仗后期的候见的匈奴使。因为汉武以后匈奴有部分归顺汉朝后一直受汉的统治,三国前期天下大乱,匈奴还是向汉皇室称臣,曹操和袁绍开仗后期,为追杀袁绍后代(袁绍后代被进入了沙漠),曾深入沙漠腹地,杀得匈奴胆寒。后来匈奴就一直归顺曹操了。 找准历史时期就明白了曹操的用意,曹操这时对匈奴的做法是,要让匈奴归顺皇室(反正皇帝在他那,听皇帝的差不多也是听他的)。但又不能让匈奴看出曹操的雄心,有取皇室而代之的野心。那样搞不好会让匈奴反对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