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仁义善良的成语

如题所述

爱民如子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出处:《礼记·中庸》:“子,庶民也。”汉·刘向《新序·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安宅正路 比喻仁义。指以仁居心,以义行事。
出处:《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槌仁提义 指抛弃仁义。
大仁大义 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蹈仁履义 遵循仁义之道。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论安老爷这个人蹈仁履义,折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东征西怨 本指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指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出处: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含仁怀义 指有仁义之德。
出处:汉·刘向《说苑·辨物》:“故麒麟麕首牛尾,圆顶一角,含仁怀义。”
积德累仁 积累功德与仁义。
出处:《后汉书·李固传》:“李氏灭矣·自太公已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
久假不归 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出处:《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绝仁弃义 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履仁蹈义 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沐仁浴义 指受仁义的熏陶。
虐老兽心 虐老:虐待老人。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
出处:汉·班固《汉书·武五子传》:“呜呼!薰鬻氏虐老兽心,以奸巧边氓。朕命将率,徂征厥罪。”汉·司马迁《史记·王世家》:“于戏!荤粥氏虐老兽心,侵犯寇盗,加以奸巧边萌。”
仁义道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20
【安宅正路】:比喻仁义。指以仁居心,以义行事。

【残虐不仁】:残:凶狠;虐:残暴。凶恶暴虐,不讲仁义。

【残忍不仁】:残忍:凶暴;仁:仁爱。凶恶暴虐不讲仁义。

【槌仁提义】:槌:敲击,拍打;提:举出。抛弃仁义。

【大仁大义】: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大仁大勇】:形容为人仁义且勇敢。

【蹈仁履义】:遵循仁义之道。

【东征西怨】:本指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指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父义母慈】:做父亲的要有仁义,做母亲的要很慈爱。

【含仁怀义】:指有仁义之德。

【行义忘利】:躬行仁义,不计私利。

【绘事后素】:后素:在有了白色底子以后。指先有白色底子,才能进行彩绘。比喻礼乐产生于仁义之后。也比喻做事应先从简单做起,然后逐步深入。

【积德累仁】:积累功德与仁义。

【渐仁摩义】:渐:浸润;摩:磨砺。用仁义感化教育百姓。

【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绝仁弃义】: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口谈道德,志在穿窬】:穿窬:指偷摸盗窃的行为。嘴上在讲仁义道德,心里却在想着翻墙越壁偷东西。常用以讽刺伪君子。

【履仁蹈义】:履、蹈:执行。指实行仁义之道。

【没仁没义】:没有一点仁义。

【沐仁浴义】:指受仁义的熏陶。

【你不仁,我不义】:你不讲仁义道德,我也就不道义了。

【虐老兽心】:虐老:虐待老人。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

【仁义之兵】: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仁义之师】: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

【仁者乐山】:具有仁义之心的人安于义理,不为功名利禄所动摇,象山一样稳固不动。

【仁至义尽】: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善人义士】:善良之人,仁义之士。

【施恩布德】:指实行仁义,布施恩德,多行善事。

【施仁布德】:指实行仁义,布施恩德,多行善事。

【说经夺席】:讲说经书,争夺席位。原指讲经者互相诘难,义理不通者夺其讲席。后比喻口头上讲仁义道德,实际在争权夺利。

【义不背亲】:背:违背。讲仁义之人是不违背父母意愿的。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慧的人喜爱山,仁义的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重义轻财】:指看重仁义而轻视钱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